新媒体运营实战实战技能(于斐老师谈:中小微企业老板,2023年如何做好新媒体营销?(七))
即通过“场景”和“内容”让品牌人格化,使企业区别于其它品牌,更容易吸引消费者。也就是说,在数字化时代,品牌营销要学会跟社群对接,通过社交媒体进行品牌传播的核心就是影响那些在社群中有影响力的用户,通过这些超级用户,再影响他们背后的朋友圈,引发社群共振效应,从而达到品牌营销之目的。
于斐老师谈:中小微企业老板,2023年如何做好新媒体营销?(七)
蓝哥智洋国际行销顾问机构 于斐
这个世界上只有两种产品:
一种是卖的好的;
一种是卖的不好的。
要想做好市场,必须多走多听,来自消费者的声音。
简单说,2040年,当我们和美国的人均GDP平等的时候,活的很好的人应该是这样:
有品位,会讲故事,能跨界,有人味儿,会玩儿,而且有点自己的小追求。
不难看出,当下基于感情色彩的沟通内容是最容易触动用户的内心世界,引起共鸣的。
2014年有两个此类案例值得分享:
一个是可口可乐继“昵称瓶”活动后,又掀起了“歌词瓶”狂潮,从周杰伦到五月天,从世界杯主题曲到毕业季应景歌,考虑到了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以及特定人群的喜好;
二是历时两年时间锤子手机终于来了,罗永浩面对粉丝的“谩骂”和业内的唱衰,到最后的演讲“在屡次被黑的道路上,更加爱这个世界;即使不被他人理解,也并不放弃产品。”
煽情言论边解压,边展现个人情怀,让不少消费者买账。
音乐歌词作为“含蓄表达情感”的载体,将包装本身成为一种“自媒体”与受众情感沟通,容易引发共鸣;老罗面对“老罗用了两年时间,换来的却是一个笑话”的言辞,只能情怀依旧,无法去讲理,通过感性打动那些喜欢他的人。
这在内容创作时是可以借鉴的方式。
五、社群共生,赋能市场
数字化媒体使人际沟通和生活方式,越来越呈现出碎片化、娱乐化、兴趣化。
这将导致未来的消费者会变得越来越以自我为中心,越来越关注消费过程为自身所带来的利益和价值。
许多老板问我,现在还有商业机会吗?有!
当下消费者容易审美疲劳,他们更愿意围绕在,真正热爱的东西周围,基于共同兴趣出现的小众群体,是这一个商业时代的机会。
由“小众崛起”的利基市场,老板必须考虑从“产品主导”到“社群主导”,社群时代是规模经济退位,深度经济当朝的时代。
社群经济是粉丝经济的升级版。
社交电商的核心并不是价格战,其核心是实现产品与用户、用户与品牌的深度交互,实现交易和情感的双重闭环。
南京的糜老板,很着急的慕名来咨询,说他在社群营销上,投入了大量精力人力财力,表面看起来群里挺热闹好像流量也不少,但转化率几乎是空白,难道是他路走偏了或方法不对?
一番诊断后,我告诉他:做社群推广是个系统过程,不是一腔热血头脑发热就能做好的,这相当考验你的内容生产能力!
因此,你要将主要精力放在内容上,自采UGC跟PGC相互结合,设计有吸引力的内容,让用户参与进来,不断进行测试、优化调整自身的内容。
内容,只有当真正抵达用户的时候,它才是活着的,只有当人们愿意接受、分享甚至主动参与到创造中来,它才是有价值的。你如果不善于在体验故事化上下功夫,通过错位经营——
把消费者与产品的关联和体验,用生动故事表达出来……要想做好产品,根本没戏。
真正做好社群营销,其实有3大原则!
1、要有共同的成员属性,才能形成认知的归属和向心力,这是有效连接的基础;
2、每个社群要有自己独特的主张和价值观。现在的年轻人都号称是斜杠青年,有很多爱好、身份和标识,他可能生活在很多的社群里,但在同一个社群里的,人们的价值观和审美一定是互为认同的;
3、社群能够内生出独特的共享内容,彻底改变内容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单向关系,出现凯文•凯利所谓的“产销者”,这是社群持续粘性和永动的基础。
新品牌运作的核心,是要重构出一套新的经营用户价值为中心的营销体系。
主要是通过新的营销手段,重构品牌与客户、消费者的新关系,由没有关系、弱关系再变成有关系甚至是强关系,不是用户数量多少为判断的营销模式,而是以用户价值高低为主要判断的营销体系……
为此,营销传播过程要有趣味性、有话题感、人格化和仪式感。
品牌人格化,就是把品牌打造成具有独特魅力和情感诉求的人性化符号,呼应目标消费者心中的潜藏情感,营造身临其境的感受,引导消费者“对号入座”,让品牌潜移默化中产生粘性。
罗振宇把《罗辑思维》经营成了一个有种、有料、有趣的读书人形象,呈现了品牌人格化的魅力。他说:“互联网时代,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时代,品牌是基于人格魅力带来的信任与爱!是品牌的去组织化和人格化!”
伴随技术创新与运用,微信、微博、短视频、微电影、社交APP、论坛平台等新媒体不断崛起,中小企业品牌体验有了更多参与渠道、连接渠道;
同时,技术创新与运用,让连接一切成为可能,线上线下打通,多场景联动的实现,
使得品牌体验可以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实现快速、联动、即时完成产品体验与口碑传递,无论是企业品牌的塑造还是企业营销推行,网络的建设对现代的中小企业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网络的互动,不仅能使消费者者快捷地了解企业的特色和长项,更便于消费者与企业之间信息交流。
现实中,社交媒体平台多,社群分散,如何让消费者在众多平台和有限时间内了解企业的产品和服务是企业头疼的问题。
企业可以从品牌人格化角度出发,结合新4C法则,落地企业实践。
即通过 “场景”和“内容”让品牌人格化,使企业区别于其它品牌,更容易吸引消费者。接下来,通过“社群”和“连接”实现社交媒体营销的传播。
著名营销管理大师艾·里斯说过,市场营销不是产品之争,而是认知之争。
过去成功的品牌,都有“一套通用的建立品牌认知的打法”,这就是利用有影响力的传统媒体,大量投放广告,占据用户头脑中对这一品类的认知,然后通过各种渠道把产品尽量铺得到处都是。
今天再也不可能想通过单一媒体,就可以让自己的声音覆盖大部分人。
在信息泛滥,渠道碎片化的背景下,由于互联网正在把人群切成一小块一小块的社群,产品如果没有社群、粉丝的支持,很难调动传播势能。
也就是说,在数字化时代,品牌营销要学会跟社群对接,通过社交媒体进行品牌传播的核心就是影响那些在社群中有影响力的用户,通过这些超级用户,再影响他们背后的朋友圈,引发社群共振效应,从而达到品牌营销之目的。
如杜蕾斯、ZARA、可口可乐这些社交媒体时代的宠儿无不奉行这样的品牌营销逻辑。
中小企业要打开市场,有没有能力去给物理空间提供更多的内容很重要。
这些内容的制造,一定是从用户思维、用户视角产生的,而这些内容能否真正得到应用和商业价值,是基于我们对社群的制造能力,能不能做社群,会不会引导社群,会不会产生社群。
数字化品牌营销颠覆了品牌管理进阶顺序,以知名度、美誉度和忠诚度构建起来的倒金字塔营销模型已落伍了,而以忠诚度、美誉度和知名度打造的金字塔营销模型备受追捧。
在数字化下,新的品牌营销理念如用户标签、大数据营销、精准传播等层出不穷,光鲜亮丽,数字化下品牌营销关键在于互动和参与,“共享、共鸣、共振、共情”,才是致胜的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