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创业(什么时候找家政不再难?——广东省“南粤家政”项目创新实践调查)
来源:经济日报
深圳喜娃娃母婴服务有限公司的新媳妇们正在接受月子餐的技能培训。本报记者杨铮摄
在南粤家政(江门)产业园,育婴师培训项目吸引了很多学生前来学习。
本报记者庞摄
家政服务业野蛮生长多年,却始终无法做大做强。有许多事情要做。为什么这么“难”?重要的症结在于,这是一个各方都难以建立信任的市场。没有信任,没有标准,难以匹配。正因如此,“南粤家政”项目在全国3354大省广东铺开,力求激活家政市场的一池春水。
7月27日,广东省首届“南粤家政”技能大赛总决赛在肇庆圆满落幕。这里是家政人员技能交流的“竞技场”,也是“南粤家政”项目实践成果的“展示窗口”。24位获奖者从近5000名竞争者中脱颖而出,展示了广东家政服务在母婴、居家养老、养老等多个领域的最高水平和独特风采。
什么是「南粤家政」项目?广东为什么这么做?“有人说找保姆就像找对象。太难了。在河源市和城镇,需要儿童保育和清洁等家政服务的家庭数量超过一半。”广东省河源市家庭服务协会会长徐建清可谓是国内市场的生动写照。
从根本症结出发,建立了一个可信的、规范的国内行业市场。2019年以来,全国第一大省广东3354启动“南粤家政”工程,打破行业坚冰,激活家政行业市场一池春水。经济日报记者走访广东各地发现,这项旨在解决城乡富余劳动力就业、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民生工程实施两年来,使传统家政行业发生了深刻而可喜的变化。
汇聚“源头活水”
一张帅气的脸,一个简单的微笑。当她见到从河源市紫金县宝山村走出的客家大年邓小妹时,她刚刚从深圳的雇主家赶回河源的家乡街道。“我一单的服务费是13800元到15800元,所有工作都排到年底。回头客很多。老大来找我,老二和老三也会来找我。”
从贫困户到“金月亮”,邓小妹的人生“逆袭”来自一次免费培训。还没成为农历年,丈夫就意外去世了,三个孩子的赡养让她在工厂打工喘不过气来。在政府的推荐下,邓小妹进入了陈曦职业培训学校,接受了农历新年的技能培训。第一次在深圳服务产妇,她收到了雇主的锦旗,名声也逐渐积累。“早上五六点起床,一天至少做五个月的饭,但我从来没有太辛苦过。”邓小妹期待着将来在县城买一套房,方便孩子读书。
邓小妹勤劳朴实的“河源过年”传遍了粤港澳大湾区。目前,超过10,000人在大湾区就业。在“南粤家政”项目的支持下,“岳麓村”在河源遍地开花。
不仅是“河源月嫂”,一批响亮的地域家政品牌也在广东各地异军突起:老实自重的“肇庆家媳妇”,做广式小吃的广州“增城妈妈”,擅长家政的江门“一管家”.这些区域特色品牌为曾经暗流涌动的家政市场注入了清澈的“源头活水”。
在门槛低、竞争无序的传统家政行业,“单打独斗”是常态,“抱团发展”可谓天方夜谭。“南粤家政”项目是如何让家政行业走上集聚化、品牌化发展之路的?记者在河源家政Str找到了答案
“我们做过摸底调查,河源的家政队伍不小,大概有5万人左右;企业不少,300家左右,但普遍规模小,档次低。去年河源在全省率先提出创建这样一个街道,就是想给企业和员工建一个‘巢’,让他们发展,做优做强。”河源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邓告诉记者。
理想“丰满”,现实“骨感”。“听到我们的想法,企业都在徘徊观望。大家都担心集中会导致恶性竞争,互相诋毁。”邓说,经过与龙头企业反复沟通,阐述政府的扶持政策和发展思路,23家企业最终消除了后顾之忧,决定借助“南粤家政”入驻平台,共同发展。
聚是“筛子”,敢来的都是有想法,真心做品牌的人。记者采访的家政企业负责人,有月嫂创业的农村妇女,也有名校研究生,还有从广州、深圳回乡的管理人才。他们以不同的方式与国内事务结缘,带来了差异化的理念和核心竞争力。
客家嬷嬷张世鸿利用月子里积累的客户资源创办了紫晶家政公司,甚至在家乡紫金县创办了培训学校,带领客家姐妹靠双手致富。如今,她的陈曦职业培训学校已培训月嫂、老年护士等4458人,成为“南粤家政”的培训基地,帮助了邓小妹等众多客家妇女致富,也为公司带来了源源不断的人力资源。
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的80后女孩王朝晖,因为看好健康管理的大市场,辞去了大学老师的“金饭碗”,现在是中正健康管理有限公司的总经理,“我们的客户很多都是‘80后’家庭,他们对家政人员的素质要求很高。如何利用香薰改善家庭生活质量,如何提升形象和沟通技巧.我们在研究和培训课程方面做了很多努力,为员工带来专业的健康管理技能,增加他们的含金量。”
“这么多优秀的企业和人才聚集在一起,行业的面貌彻底改变了。”邓表示,“家政人员的专业化、年轻化、高学历化已经成为一个明显的趋势,给行业带来了新的理念和模式。大家发现国内业务这么丰富,有4大类,33个子类。只要做出自己的特色,就能在‘抱团’中实现错位发展。”
集聚发展不是“集聚”。家政一条街首创线上“区块链”、线下实体店的平台服务模式,向产业化、集团化发展。利用区块链科技在线搭建集家政机构及人员管理、培训督导、精准就业促进为一体的“南粤家政”综合管理服务平台;线上设立运营中心,对入驻企业全面实施“亮化”自律管理,注重技能培训和品牌推广。在平台的带动下,企业积极“送教育下乡”,在河源各乡镇设立125个培训点,每年组织农村劳动力培训1万余人次,直接带动8000多名农民就业创业。
河源家政一条街品牌效应初步显现。“我们的学生对去大湾区就业特别有信心。有的客户听说是从家政街出来的,就直接签约了。”柏林鸿运家政负责人徐浩庭说。邓告诉记者:“如今,市民来到同一条街寻找管家。吸引了很多湖南、贵州等省的妇女来参加培训,广州、深圳的企业也来谈合作。这条街成了人才培训基地和出口市场,所有企业都觉得越做越期待。”
河源的做法是一个缩影。
网上找保姆不像网上买菜。这个市场有太多供需极难匹配的痛点。记者在深圳调研发现,在“南粤家政”项目的引导下,一批“敢吃螃蟹”的企业直击行业痛点,探索出多种“互联网家政”新业态、新模式,深度重塑行业生态格局。
家政也能做成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吗?深圳市深佳网络信息服务有限公司就是这样一家以“技术驱动模式创新”推动行业效率提升的企业。其“社区邦”品牌已服务超过10万个家庭,模式入选三部委联合推荐的全国家政行业运营模式典型案例。
“我们利用信息技术,对行业的每个环节进行精细化设计。”公司董事长孙景涛是深圳市家庭服务业发展协会会长。他告诉记者,社区邦以“我创新(社区邦),你创业(加盟商),她工作(家政工)”的新思路颠覆传统家政模式,解决了行业的诸多痛点。
第一个痛点是做的不多。“传统家政不开三家分店就做不下去了,熟悉了就容易独立。”孙景涛引入了社区邦开发的国内商业垂直整合连锁管理模式,将服务品牌、产品、标准、培训等体系整合,整体输出,并引入了以互联网微创业单元为核心的三种合伙人模式,让国内小型商业企业和创业者可以选择不同的权利、责任和盈利模式,轻松创业。“依托互联网技术,未来3到5年,行业融合程度将大幅提升。”孙景涛的判断。
第二个痛点是人力资源不足。“深圳有30多万家政人员,缺口至少20万。”孙景涛认为,人才短缺也可以通过互联网来解决。“家政人员来自全国各地,相信亲戚朋友,相信老乡。”社区开发的IT系统实现了人力运输的自助服务,每个服务员都可以成为运输员,通过裁判获得报酬,从而突破调度壁垒,形成口碑裂变。社区数千名服务员送账,带动超万人上岗,占公司服务能力近三分之一。
第三个痛点是服务赶不上时代需求。“国内高端市场日趋活跃,行业迫切需要供给侧改革。通过服务项目的产品化,不断孵化新的服务产品,满足细分市场的需求。”孙景涛介绍,“比如育儿市场对早教的需求很迫切,我们的早教育婴师很受欢迎,尤其是在IT人群中。”高端服务项目不断孵化,也为高学历专业人士提供了成长空间,增加了行业的吸引力。
如果说社区邦的成功靠的是互联网技术基因的话,喜娃娃母婴服务有限公司就是在市场厮杀中摸索出新模式“下来一只黑鸟”,成长为国内月子服务垂直领域的头部企业。
“我们本来想做月嫂在线撮合平台,但是发现做不下去了:月嫂服务周期达到26天,接单后整个服务流程无法控制。撮合平台解决不了行业最大的痛点,3354信任。”Xi娃娃董事长黄炯东回忆道。
万亿美元的母婴市场就在眼前。你是想停下来还是换个思路?Xi娃娃做了一个大胆的尝试:把月嫂改成员工制形式的个体户,开发线上产品“月嫂日记”,以“傻瓜式”的操作方式告知雇主月嫂的服务内容。月嫂需要将客户的情况反馈给公司,必要时公司专业团队会立即上门服务。
“一个团队为一位母亲服务,整个过程都很小心
这些拥有互联网技术的龙头企业不仅改变了深圳的家政生态,还以可复制的模式迅速渗透到各地。记者看到,河源家政一条街的很多企业都与其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在“南粤家政”项目实施过程中,广东各地纷纷出台政策拥抱“互联网家政”新业态,提升优质家政服务供给能力。
构建三大体系
龙头企业的涌现和新业态的日益成熟,在南粤大地上犹如“如沐春风,一夜之间上来”。探究其背后的原因,政府设立了三三三五四标准体系、信用体系、培训体系三大体系,为国内产业发展铺就了一条“高速路”。
服务质量参差不齐,收费难以预测,是家政行业长期被诟病的主要原因。“南粤家政”项目实施的第一个突破口就是定标准、立规则,全面构建行业标准体系。《南粤家政》实施两年来,先后发布了7项省级地方行业标准,围绕母婴、居家护理、养老、医疗四大培养项目制定了27项课程标准,逐步填补了家政领域的标准空白。
广东也加快了标准化建设的步伐。什么价格有什么服务?肇庆市以“肇庆人家老婆”的星级评定体系,为消费者搭建了一把杆秤。从教育程度、工作经历等10个方面给“肇庆世家媳妇”打分,对应一至五星。大家的服务水平一目了然。
很难追踪信用和评估服务.难以“放心使用”,是国内行业良性发展的又一大障碍。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葛国兴表示,“南粤家政工程”的首要任务是加快信用体系建设,以打造“让百姓最放心家政”的金字招牌。
如何构建诚信体系?广州成为“领头羊”,今年创新性地发布了全国首个家政从业人员信用等级评定标准。今年4月,广东省商务厅也发布了《家政服务员信用信息管理规范》等多项信用标准。
推行家政“上门服务证”,让诚信建设看得见。广东各地正在加快推进管家“一人一证”的核验工作。如肇庆打破部门间数据共享壁垒,联合民协、魏健等多个部门搭建信息平台,提供实名验证。消费者可以快速识别家政人员的身份、信用记录甚至从业经历。目前,“广东家政服务公众平台”已记录服务员信息81万余次,完成验证11万余人次。
目前广东有一百多万家政人员,帮助他们突破“技能藩篱”是做强产业的必由之路。“南粤家政”项目着力构建市场化、多元化的培训体系,推动培训机构、技工院校、龙头企业齐抓共管。两年来,累计培训77万余人,带动123.7万人就业创业。
“具有专业资格的毕业生在市场上很受欢迎,有一份好工作,收入可观。现在报名家政的学生越来越多了。”肇庆技师学院教师谢晓东告诉记者,“南粤家政”项目实施以来,家政企业、培训机构、家政学院遍地开花。在过去的两年里,肇庆开展了32,500次家政职业培训。
记者在江门市也看到,广东首个南粤家政产业园落户,“产学融合”新生态圈建成。园区内的南岳家政学院即将投入使用,将培养现代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