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朝天门汉正街齐熄火,论“摆摊”重庆武汉为何拼不过义乌

tony123111
tony123111 这家伙很懒,还没有设置简介...

0 人点赞了该文章 · 20 浏览

重庆来福士广场的建筑真的“丑陋”吗? 最近出版的《重庆建筑》中有这样的随笔。 作为长江和嘉陵江夹天门的新地标,来福士在设计效果刚公布时,就被很多重庆人骂了。 当地人对朝天门的爱有多深,对来福士的吐槽有多激烈。 最新一期的《中国十大丑建筑评选》让开业的来福士名列榜首。

曾经的“中国商业第一街”,夹在长江和汉江两江之间的汉正街,正在经历着同样的“洗礼”。 两江互通的汉正街中央服务区拟建双塔高约470米,总建筑面积约140万平方米,项目以现代金融、高端商务等业态为主。

汉正街中央服务区规划图

朝天门和汉正街以小商品批发闻名,都产生于20世纪80、90年代。 斗星转会,那些风流韵事,已经让——传统线下批发业态在市场转移的艰难中逐渐消失,线上电商的冲击让其疲于应对,如今核心区的土地也成了“高大上”的综合楼。

西部朝天门、中部汉正街批发市场已经熄火,浙江中山区有特例。 30多年前,义乌小商品市场的销售额只有汉正街市场的一半,如今前者成为“华夏第一市”,销售额远远超过后者。 最近,在全民摊牌热潮下,小商品货源义乌又成为最大赢家。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不少市场摆摊子,笑到最后的为什么是义乌? 搜狐以汉正街、朝天门、义乌为样本,梳理中西东部小商品市场的兴衰历程。

吉利

汉渝坐义乌“鸡毛变糖”

“十里帆樯依市立,万家灯火彻夜熄灭”。 汉正街是“古汉口之正街”,是汉口历史上最早的中心街,是万商云集、商品之争之地。 过去汉正街的经营品种繁多,有排队、批发商、零售商。 八达的区位优势使汉正街的经济影响辐射超过湖北,遍布大半个中国,明末清初汉口已成为商业名镇,被誉为“四大名镇”之首。

早期汉正街市场

新中国成立后,以个体私营为主体的汉正街小商品市场长期处于停顿状态。 就像小鉴视村农民自发进行农村联产承包一样,汉正街的重启也来源于市民的自发行动。 据汉正街个体户、有“盲侠”之称的郑选举回忆,他从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偷摊子做小生意,多次作为资本主义被逮捕,但由于生活所迫,“多次被逮捕”。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武汉开始有限度开放汉正街市场,包括郑选举在内的个体工商户再也不用偷偷做生意了,首批103名待业青年和社会无业人员在汉正街挂牌创业。

义乌区位优势不如汉口,但义乌人有天生的摊牌基因。 由于土地贫瘠,义乌人发明了用鸡毛等动物的毛“堵塞苗根”来提高粮食产量的土方法。 明清以后,义乌有人煮糖换鸡毛,历史上有万人称之为“敲糖帮”。 他们不仅卖糖,还兼做商人卖百货,是广大农村孩子很喜欢的流动商人。

新中国成立后,敲糖让其沉默了几十年。 改革开放前后,为走在外面的商品郞配送商品的摊贩开始在义乌廿三里町和浓厚的小镇聚集。 这是小商品市场的原型。 1982年,有关部门沿老城中心湖清门露天铺设了700个水泥板摊位。 当年9月,浓厚小镇小百货市场正式开放,成为义乌第一代小商品市场,商品主要销往义乌周边县市。 到1984年,市场交易额达到2321万元。

与汉正街和义乌相比,朝天门批发市场略显落后。 重庆渝中区东南端长江与嘉陵江交汇处的“金三角”朝天门批发市场始创于1988年,1991年正式开业。 市场以批发中低档商品为主,销售各类小商品、生活用品、服装鞋帽。 作为长江上游最大的日用工业品批发市场,鼎盛时期拥有18000多家经营者,直接从业人员达10万多人。

划分领域

义乌高歌猛进汉渝踌躇前行

汉正街、义乌是开创全国先河的批发市场。 改革开放之初,专业市场寥寥无几,到本世纪初,全国交易额百亿元以上的专业市场已超过50个。

数据显示,1992年之前,汉正街市场凭借500年的历史积淀和先发优势,位居国内同类市场首位。 1992年以后,义乌市场的后发制人在交易额上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市场竞争力和知名度也是首屈一指的。 朝天门市场在90年代稳居西部同类市场之首。

义乌商品城

不同起点、不同道路,三地批发市场的差距逐渐拉大。 2023年,义乌中国小商品城交易额达到1226亿元,同比增长10.9%;义乌市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2220.03亿元,同比增长25.3%。 据2023年义乌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全年小型商品市场交易额4583.1亿元,增长12.0%。

据湖北日报去年年底的新闻报道,汉正街市场目前年交易额超过1400亿元人民币,其中服装产业超过千亿元人民币。 根据武汉市提出的汉正街复兴总体设计方案,截至“十二五”末,汉正街年交易额突破3000亿元,跨境电子商务年均增长100%以上。 这样,汉正街五年的目标也比不上义乌现有的数据。

义乌汉正街朝天门历史交易额比较

朝天门市场最新交易数据目前无法测试,据中新网2023年报道,市场年交易额达到300亿元以上。 作为市场兴衰的晴雨表,重庆棒可以提供一个视角。 据重庆媒体猜测,高峰时期,重庆棒棒人数达三四十万人,到前两年,棒棒人数已不足3000人。 除了转为固定运输业者职业的棒子外,传统意义上靠一根扁担生存的棒子,可能远远低于3000人。

棒子马上就要成为历史了

朝天门棒子头王歆最多时统率五十余人,业务一度遍及重庆全市。 王焢回忆说,棍子的收入高峰,是1997年到2007年的10年间,当时钱还很值钱,收入逐年上升,普通棍子每月能赚4,500元到7,800元。 大约从五六年前开始,朝天门的生意下跌,棍子的收入也下跌了。 现在一个打包棒的月收入三四千元就相当不错了。

现状

很难说,成功搬迁的汉渝意外地走上了同样的道路

批发市场的核心竞争力是交易成本低,交易成本主要体现在运输和租金上。 汉正街、朝天门两大先天优势已不复存在。 20世纪90年代,随着汉正街市场规模的扩大,弊端日益凸显:依赖现金、实物、现场的“三现”交易,难以突破市场瓶颈; 由于传统的“买全国、卖全国”,批发模式逐渐缩小的占道经营,前店后厂等“肮脏作坊”的结构,火灾频发。

汉正街曾经频繁发生火灾

据不完全统计,自2000年以来,汉正街火灾火灾保险案件已超过10起。 2011年1月17日,某商用大楼着火,大火贯穿了整个大楼,造成14人死亡。 1995年5月27日,朝天门综合交易市场突然起火,300多个摊位被烧毁。

由于拥堵、火灾等问题突出,武汉市2011年提出“三五年整体搬迁改造汉正街小商品市场”,搬迁至黄陂汉口北和三环外区域。 据汉正街管委会2023年统计,搬迁改造启动以来,汉正街是1.67平方公里的核心区,经营面积由200万平方米缩小到110万平方米。 原来的2.7万家商铺过半已迁往汉口北和汉川等地。 但仍保留1.2万家店铺,其中8成从事服装及相关行业。

在两地的争夺中,汉口北和汉正街曾爆发过多次客场之战。 搬家回来,是汉正街许多服装店的共同经历。 专家表示,汉正街整体搬迁改造工作之所以举步维艰,困扰商家,确实与缺乏统一、持续的政府引导有关,最终可能是市场势能的消散,商贸资源的流失,进而有了“天下第一”的金字招牌。

现在汉正街的服装店一年四季都很忙。 一些商店通过网络直播销售商品。 打包发货的店也不少。 汉正街复兴总体设计方案提出,要成为“买全国、卖全国、买世界、卖世界”的国内强大市场枢纽和国际供应链管理服务中心,昔日的“天下第一”是自焚,还是浴火重生,真的

汉口北已形成服装、鞋业、皮具、酒店用品等30个专业市场集群,拥有3.2万名经营商户,目前大部分商户兼营。 市场将打造体验亲情的街区,全面转型为体验性消费的“网红打卡地”。 汉口北还有生意,朝天门的“搬家户”想哭。

门可罗雀新市场

2015年,重庆市政府发行《关于推进大型商品交易市场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南岸区迎龙承接朝天门综合交易市场群。 但是,旧的“朝天门”迟迟未搬迁,新的“朝天门”活了不到半天。 调查数据显示,许多商贸批发企业认同朝天门市场各类经营条件,转移意愿较低,倾向于继续滞留。 新商贸城的零售不行,也不能批发。 现在大多数经营者的生意都很惨淡。 当初的租赁住房大多撤离,只有部分购房业主支撑困难,商贸城与业主纠纷不断。

从目前的结果来看,汉正街、朝天门这两个旷日持久、政府主导的专业市场转移很难说成功。 近年来,不少大城市将市内批发市场迁出市外,但大都遭遇“搬迁难”。 难以搬家的背景,既有错误的利益纠葛,也有缺乏新市场的吸引力。 这是一个在政策、市场、经营者多方纠缠下,如何平衡各方利益的“商业困境”中难以解决的问题。

汉正街、朝天门艰难搬迁的这几年,电商已经席卷全国,但两家商户没能抓住这波风口,反而在与拆迁部门的谈判中挤掉了奖金期。 地方政府没有提前推进批发市场电子商务化的强大推动力,其目标是实现更简单粗暴的“批发市场转移到外围商贸城,旧市场的黄金地被拆除,高楼建设”。 在这样的背景下,朝天门来福士和汉正街双塔应运而生。

来福士

探究原因

义乌经验:政府、市场由谁主导?

反观义乌,借助电商东风,网购小商品大多来自义乌。 坐上跨境贸易的大船,成为了“买卖世界”的批发市场。 在义乌,不说“O2O、跨境电子商务”就不能和人打招呼。 义乌凭什么把摊子铺在全球?

本文认为义乌小商品市场的产生和发展是国家自身建设和市场建设相互推进的过程。 在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义乌地方政府不断转变和塑造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形成独特的发展型政府,推出独特的地方要素,推动当地市场建设。

义乌小商品市场发展史

浙江省委党校副研究员、义乌市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杨志文在接受财经杂志采访时表示,义乌政府是服务型政府,温州“无为而治”激发民间活力,而义乌则采取“有为而治”。 自从有了第一代小商品市场,义乌政府部门取得了创新突破,在此过程中,义乌完成了从传统农业小县向商贸城的初步转型。

义乌小商品市场不会衰落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孤立地建设和发展市场。 据杨志文等撰写的《见证义乌》一书介绍,上世纪90年代中期,义乌政府提出“转商”、“工商联动”的发展战略,将商业资本拓展到工业领域,形成发展优势明显、与市场关联度较高的产业,形成首饰、袜子

上世纪80年代,做伞骨才几毛钱,办了几张卡才赚到一毛钱,义乌人不少,他们在市场上发展好销售好、有本地优势、劳动密集型的小商品,赚钱后把资金投入制造业。 但汉正街的经营者们“空手”倒卖,自己的生产基地很少,积累资本后,大部分都离开汉正街去找别的工作。

“在政府干预市场的程度上,义乌控制得很好,既不太开放,也不太管。 ”杨志文说。 几十年来,义乌的发展主线是“富民强市”,历届党委、政府在继承和创新上都很合理,很少出现无谓的消耗。 尽管各发展阶段工作重点不一,但确立“兴商建县(市)”总体发展战略仍未改变。 政府在大框架下确定了方向,微观层面仍然交给市场主体。

相比之下,汉正街早年长期沿袭贸易市场式的发展模式,“假货街”的市场形象不佳,阻碍了它的进一步发展。 90年代初,汉正街建立了“买全国、卖全国”的独特市场格局,但市场定位一直摇摇欲坠。 1994年汉正街提出建设面向21世纪国际梯队格局的小商品城,但没有仔细考虑规划。 1997年,当义乌要走向世界时,“汉正街市场姓农”又被提出要定位汉正街。 进入新世纪后,批发模式变小,物流交通落后,火灾事故频发,搬迁困难。

武汉市政府向外国取经

汉正街最新的发展思路是“时尚”,在武汉市政府官网发布的“推动汉正街高质量发展”责任内容中,今年完成的情况是,协调支持武汉国际时尚中心项目开业,提升多福路(汉正街主干道)批发服装产业去韩国与首尔市政府协商时尚产业合作,推动两市签订时尚产业战略协议等。 虽然借鉴他山之石也是一条出路,但首尔东大门批发市场的转型却异常成功。

结束

汉正街不再是汉正街,朝天门也不再是朝天门,义乌还是那座义乌。 现在,他们面临着同样的课题。 网上批发衰退,网上交易火爆。 据媒体报道,2014年9月至2023年8月的数据显示,义乌商贸城每月平均关闭店铺1039家,2023年前8个月店铺总数比两年前减少8000家。 义乌还是这样。 汉正街和朝天门都知道。

“电子商务确实冲击了商贸城市,优胜劣败,这与整个大环境一致。 ”杨志文表示,市场总是动态变化的。 最重要的是保证综合支持能力,促进交易的完成。

武汉市硚口区副区长张智直播有货。 来源/楚天都市报

在距离义乌商贸城约2.2公里的北下朱村,约4400家公司保持着市场主体,其中约8成通过直播销售商品。 汉正街将推动跨境电商服务资源集聚,打造“传统市场跨境平台外贸服务商”示范。 上个月,武汉市硚口区副区长张智还试穿了三套汉正街原创设计的衣服,通过直播带来了商品。 在朝天门市场,不少商家不再是店员现场吆喝、现场推销商品。 直播带下,不少批发商的销售业绩并未因为疫情大幅下滑,部分商户更是出现了逆势增长。

40年前的村子胡同、30年前的街角、20年前的商场、10年前的互联网、如今的手机,时代从未停止,摊子从未停止。

文/搜狐市肖义强

参考资料:

[1]覃亚子.汉正街产业现状研究.科技经济导读

[2]杨立赟.义乌蜕变:从贫瘠的县城到世界小商品之都.财经

[3]曾宪萍.汉正街与义乌小商品市场比较分析.中国商界

[4]冉光和.中西部专业市场竞争力比较研究.经济管理

[5]菊梅.爱“云卖品”传统批发商.重庆日报

[6]朝天门批发市场搬到迎龙两年后大吃一惊

[7]李宁.重庆市朝天门批发企业搬迁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价值项目

[8]李冉.改革开放以来个体工商户发展的历史轨迹.探索

[9]甄志宏.政府构建还是市场构建:义乌小商品市场的兴起.社会科学研究

[10]高孟然.义乌:一个可以在摊子上安家的城市。 方塘智库[11]廖平.消失的棒军。 重庆晚报

[12]义乌统计年鉴

[13]“武汉之心”来了! 汉正街环球规划.读武汉新闻网

发布于 2023-02-17 06:47

免责声明:

本文由 tony123111 原创或收集发布于 火鲤鱼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可联系本站删除。

火鲤鱼 © 2024 专注小微企业服务 冀ICP备09002609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