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城市大脑来到吉隆坡之后,阿里云还要为当地培养千名数据科学家、孵化300家公司

明记
明记 这家伙很懒,还没有设置简介...

0 人点赞了该文章 · 19 浏览

阿里云 ET 城市大脑海外落地的第一站,选在了吉隆坡。

这事儿还要从 2017 年 5 月 12 日说起。当时,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访问阿里巴巴,在马云的介绍下,纳吉布对杭州萧山 ET 城市大脑表现出强烈的好奇,不仅发推文表示喜爱,还问马云这套技术是否有落地马来西亚的可能。

半年后,「可能」变成合作的事实。1 月 29 日,阿里巴巴 ET 城市大脑落地吉隆坡的消息正式公布。

这是吉隆坡首次使用人工智能技术对城市进行全面调节,会涉及到交通治理、城市规划、环境保护等。马来西亚数字经济发展机构(MDEC)和吉隆坡市政厅(DBKL),也作为参与方促成项目落地。

当然,作为第一个在海外市场落地的商业化项目,阿里云培育市场的目标远大于短期收益。

对阿里云而言,ET 城市大脑「出海」的关键点在于——以交通大脑切入、借助当地技术生态的力量、引入天池平台激发当地技术创新以及数据输出。

「游子城」吉隆坡

写这篇报道的时候,我正堵在吉隆坡市中心的路上。吉隆坡和北京一样,是流动人口较多的城市,市中心房价较高。据当地居民表示,在吉隆坡市内购置公寓房产需要至少 150 万马币,这个数字可以在吉隆坡市环外购买 3-4 栋带有花园和车库的联排别墅。

因此,很多人选择在环外购置房产并每天驱车前往工作地点。每日,吉隆坡环外驱车族需要在 6 点左右出门,并在路上经受两个小时的拥堵来到公司,晚高峰下班时刻也是如此。

加之吉隆坡作为旅游城市,每年约接待三千万游客。在旅游旺季,特别是旅游旺季的早晚高峰,由于非法停车、道路作业以及交通事故导致的拥堵更为严重。

因此,阿里云 ET 城市大脑以交通作为登陆吉隆坡的切入点,并将逐步拓展到 ET 城市大脑的其他方面,例如市政基础设施的改造、城市建设的规划、能源基础设施分配、停车场规划、数字化规划等等。

目前,项目正处于第一阶段。吉隆坡的 281 个道路路口将接入城市大脑,系统不仅将全局调控交通状况,加快车辆通行速度,还将为应急车辆开辟「一路绿灯」的生命通道。

此外,城市大脑还将通过道路摄像头优先发现交通事故,这不仅将为红绿灯调节提供参考,还能为交警部门提供更全面的疏导建议。

事实上,交通也是阿里云 ET 城市大脑在大部分城市落地的切入点。阿里云副总裁、机器智能首席科学家闵万里认为,此举原因有二。

第一,交通是大城市的通病,阿里云希望抓住城市间共通的痛点快速铺开。第二,交通大脑相对底层,通过交通大脑收集到的数据,能够找到城市交通系统的结构化病灶,进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城市化建设。

从萧山到吉隆坡

「如果说罗马给了世界一个下水道,伦敦给了世界一个地铁,纽约给了一个电网,我们希望这一次中国杭州和马来西亚吉隆坡一起,把城市大脑献给未来的世界。」阿里云总裁胡晓明在合作发布会现场表示。

吉隆坡的城市大脑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是杭州萧山的复刻。在萧山,城市大脑已经取得将救护车到达现场的时间缩短至曾经的一半、使城市车辆的平均速度提升 15% 的优秀成绩。在城市大脑的指挥下,杭州的拥堵程度已经从全国第四跌出前十。

但由于城市情况不同,在 ET 城市大脑的落地过程中还是需要针对吉隆坡市况进行定制化处理。

闵万里表示,虽然在杭州萧山采集到的数据不能直接应用到吉隆坡,但使用数据的经验方法可以复用,因此,软件层面并不存在特别大的复制难度。

甚至由于萧山的道路状况比吉隆坡复杂(例如,路上有大量的送餐电瓶车等),吉隆坡的城市大脑在技术层面相对萧山会更简单。

难点在于城市大脑「技术生态系统」的打造。据闵万里介绍,阿里云在吉隆坡面临的首要问题是交通信号灯控制系统层面吉隆坡与萧山的差异。

ET 城市大脑只负责数据计算与方案统筹,具体到交通灯的控制层面,则是由其他公司负责。也就是说,城市大脑不是单单软件层面的项目,而是与整个生态协同作用的系统性工程。

天池进入吉隆坡,让城市大脑「自生长」

类似的阻碍还有马来西亚数字化人才以及初创企业的缺失。

由于阿里云希望在吉隆坡的城市大脑项目中扮演「点火人」的角色,并没有在吉隆坡开设办公室长期运营的计划。因此,阿里希望吉隆坡的城市大脑能够呈现「自生长」的状态。

也就是说,有足够多的数据人才能够运营城市大脑,并且在吉隆坡当地的技术生态系统中有足够多的企业为城市大脑提供配套设施以及数据支持。

虽然马来西亚政府本身也有培育数据人才的计划(到 2020 年培养 2 万大数据人才),但阿里云想要更多。

因此,阿里云将天池大数据竞赛引入吉隆坡,希望通过相关项目和竞赛,让马来西亚的数据专家同来自于全球的数据专家同台竞技,相互学习,从而使他们获得全世界一流水平的大数据的技术能力,为马来西亚的数字经济培训所需要的人才。

胡晓明表示,阿里云计划在未来 2 年内为马来西亚培养 1000 名数据科学家,并孵化 300 个相关公司。

目前,阿里云已经在马来西亚开展了 ACP(云计算及大数据技术认证)的技术和大数据人才的任职培训,已经培训了 100 名马来西亚专业技术人员。

同时,阿里云与 MDEC 合作建立了马来西亚的数字创新中心,为初创公司和中小企业提供技术培训,以及免费的上云咨询。

合作发布当天,胡晓明不止一次表示自己对马来西亚创新精神的认可。「马来西亚政府官员的思想是非常非常开放和理性的,他们愿意尝试去做,这让我们非常敬佩。」他说。

胡晓明提到,曾经,阿里云也和其他云计算厂商一样,认为马来西亚可以用新加坡的数字中心,现在阿里云认为马来西亚在数字化进程上的发展将领先于东南亚。

因此,2017 年 10 月,阿里云在马来西亚的数据中心正式开服。阿里云希望以马来西亚为核心,辐射整个东南亚。更进一步地,希望能够借助 ET 城市大脑在东南亚的落地,让阿里巴巴的贸易体系覆盖整个东南亚。

放眼整个阿里云全球化,胡晓明表示,目前还需要耐心等待,「要想国际化对阿里云业务有主要贡献还需要 5 年时间,届时,预计国际化业务将占阿里云总收入的 40% 到 50%。」

发布于 2023-02-25 14:09

免责声明:

本文由 明记 原创或收集发布于 火鲤鱼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可联系本站删除。

火鲤鱼 © 2024 专注小微企业服务 冀ICP备09002609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