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区房文案背后:家长吵翻了,楼盘笑弯了
各位姑娘小伙儿,甭管您是单身还是已婚,有娃还是没娃,房子对您来说是刚需吗?
拿北京来说,房价平均只有6万多,而某些小区却可以飙升到20万+,只因它对口的小学是顶级学校。
啥是现实啊?这14万的教育溢价就是现实。
教育和房产一直是绑定的关系,因为政策就是这么要求的,所以“学区房”一直都是房产中的硬通货。哪怕又老,又破,又旧也没关系,因为在房子所有的价值中,客户对教育的关注度往往会排在其他价值前。
盯住了这一点,地产广告已经“帮”你总结出了学区房的购买理由。
比如——距离
比如——资源
比如——配套
比如——投资价值
在北京可能更直接暴力一些: 1. 属于哪个市辖区?海淀?朝阳?西城?东城?…… 2. 属于哪个学区?和平里?安交?东崇前?…… 再然后不是问多少钱,而是,还有么? 三年断断续续的网课让一些家长发出“勒紧裤腰带买了学区房,就上了几年网课”的感叹。但这个风儿没吹多久也就散了,在高校竞争如此激烈的背景下,对于不输在起跑线这件事,大家都憋着一股劲儿。
买了就是比不买强,而且家长还可以自己鸡娃啊!
海淀区是北京的鸡娃大区,鸡娃到什么程度呢?
※ 北京海淀“牛”娃作息时间表
其实我要找的不是这张图,我想找的是一张海淀3岁还是4岁女娃的日常作息图,花花绿绿的还有各种小贴纸,装饰很温馨,内容很窒息,可惜找不到了。
这张图是海淀某小学生的假期作息图,怎么说呢,也挺喘不上来气的,我猜是COVID-19后遗症吧?
仔细看了一遍,基本上就是数语外,兴趣爱好给睡前30分钟自由发挥。嗯,自由。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事情就不对味儿了。身体素质、人际交往、情商逆商、审美体验、个人态度、自理自立能力逐渐缺失...当然,我把这些描述的太功利化了,咱换个简单点儿的表达——童年去哪儿了?
甭管是跳房子、抓蝌蚪、逮蝴蝶、扔沙包、还是各种体育运动,小时候玩儿的简单游戏背后渗透着的是做事逻辑、团队合作等等一系列书本上教不了的东西。
至于什么「海归美女博士把出租房住成了垃圾房」、「30岁巨婴背后的教育缺失」咱们就不展开讨论了。
所以,「双减」就来了。但家长能买账吗?显然不能,你不让我学,我还不能偷着学?好学校就是有好老师,哪怕天天就在学区房里站着,那也值!
那政策使出一剂「左正蹬」,就还有「右鞭腿」——教师轮岗制来了。简单理解就是校长、骨干教师、优质高水平“好”老师在不同学校要轮岗交流,使北京市各小学、初中校的优质教育得到均衡。
然后家长慌了。
北京学区房,没有未来 现在北京学区房都在弱化的大前提下,学区房买还是不买? 在北京花一千多万买学区房的人为什么不直接读个国际学校呢? 北京学区房彻底崩盘了? …… 各种小题目就被刷起来了,家长心里长了草。 再说成绩。父母费时费力又费心费财给孩子送进好学校,归根结底还是想出好成绩,保证升学质量,考更好的学校。但拿北京2022中考成绩来看,家长们的如意算盘还是没打过政策。2022年北京中考成绩飘高闹得沸沸扬扬,被调侃「是不是把小升初的试卷当成中考试卷印刷出来了?」。试题难度垂直下降,分数通胀很严重。结果就是,鸡不鸡娃差别不大,虽然你抢跑了,但根本没在赛道上。
除此之外,还出台了一系列锁区、校额到校、校级统筹、摇号等政策,直接一套组合拳,弱化学区概念,致力于均衡教育资源发展。
家长直接懵了。
但其实面对变化,大可不必摇摆不定。
站定了回想一下,若干年来,不管中考政策如何变化,高中都需要凭实力保送或考入,高中从来没有所谓学区房的概念。
现在的幼升小、小升初、初升高政策千变万化,看似十分复杂。然而中国实行了近1500年的科举制,能玩的花样,基本都玩过了。
再加上,中小学的线上教育已告一段落,优质老牌学校的课堂效率和文化教育优势将井喷式的凸显,无疑会成为学区房的加分项。
老牌学校的人文历史和文化氛围因为传承而悠久,所以被认可,学生和家长趋之若鹜。这直接保障了一所学校的生源,而生源也决定了良性积极的学习环境。即便有教师轮岗,老牌学校里的师资力量也属于第一梯队,就算有骨干轮走,留下来的也是教师精英。
甚至是迎接教育变革,进行教育尝试,老牌学校也会是试点,拿到最新的资源,获得最有利的教育支持。
如今疫情完全放开了,「网课」可能成为历史,但随着元宇宙技术与模式的发展创新,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数字孪生、虚拟现实等为代表的先进科学技术已经进入了教育领域,为社会变革带来了更深远的影响。比如构建虚拟校园,并在入学典礼、图书馆、电台、社区、生日派对、博物馆参观、人文演讲等多方面进行运营;基于虚拟形象和元宇宙的语言学习平台,完善基于游戏的语言学习模式,提出了语言学习的新范式,最终完成一个包含AR和VR内容管理的、基于元宇宙的游戏化语言学习平台;一些高校在其自主开发的元宇宙中开设了虚拟STEM课程等等。
也许有一天,网课的延伸会彻底打破学区房这一概念,让教育资源彻底实现网络化的开源共享。但很显然,这种变革可能还需要其他黑天鹅事件的推动,不可预测,遥不可及。
不管怎么样,家长希望孩子能上好学校并且学习好的初衷永远不会变。而政策和成绩构成也在把教育往个性、多元、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上面推动。
大家都希望孩子能越来越好。可能以前只是成绩好,现在更多的是让孩子知道自己哪儿好,怎么好,如何更好,以后想做什么,现在能做什么,以及怎么做。也就是我们现在总在说的「规划教育」。
往眼前说,就是升学规划,学业规划;往远了说,就是职业规划,人生规划。
那这一切,可能要从房产规划说起。并且老牌学校对学生规划的理解也会更透彻超前,将学校的文化和理念优势融入规划教育中,实现规划成绩两手抓,让学生学习趋同而个性求异,也许会成为未来学区房文案的入手点吧~!
教育的美在于这是一项不可逆的艺术,是父母和孩子共同经历的一段冒险之旅。希望所有家长都能成为孩子生命里,说“没关系,都会好”的那个人。
买不买学区房,学区房值不值,也有很多主观感受在里面。你要有你的定见,去定心。
以上一切观点都来自于我个人对北京中小学教育现状的一点理解和思考,非北京地区我也不了解不熟悉,欢迎大家一起在留言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