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豌豆荚王俊煜:巨头夹击下,独立应用渠道的未来

liyimei
liyimei 这家伙很懒,还没有设置简介...

0 人点赞了该文章 · 37 浏览

 对话豌豆荚王俊煜:巨头夹击下,独立应用渠道的未来

在PingWest举办的SYNC 2013北京峰会上,豌豆荚联合创始人王俊煜与PingWest联合创始人刘伟进行了对话。过去这一年,行业巨头对移动互联网入口进行了激烈的争夺和布局战争,但豌豆荚认为应该坚持独立发展的道路,这让他们成为目前唯一几乎独立的应用分发和发现渠道。王俊煜在对话中阐释了独立的理由,以及他对竞争环境的判断。他谈到,豌豆荚并未将自己定义为应用分发渠道,而是用户去找内容的地方,应用只是内容的一种。他们已经推出了视频搜索产品,转向应用搜索,这家从一款工具产品出发的公司,正在逐步适应新的变化:生态、平台、to B业务……

(以下为访谈实录,P=PingWest ,W=王俊煜)

P:过去一年,行业巨头对移动互联网的入口级应用争夺得非常厉害,大兼并、大收购不断,你们为什么剩了下来?

W:今年下半年,说白了就是百度买了91以后,很多人问我们为什么不卖,为什么不加入巨头的阵营,这样的问题越来越多。为什么大家觉得应该卖?或者觉得你应该加入一个阵营?这可能是因为和我们做豌豆荚最初的想法不一样。其实我们一开始的时候从Google离开,开始做豌豆荚的事情,本质上还是想去做一个事情,我自己不是为了创业而创业的创业者,我是觉得,我自己做一个公司,能更好的把这个事情做出来,所以我选择不从一家大公司跳槽到另一家大公司做这个事情,因为我觉得在国内很多公司的思路还是太商业化,太过于看所谓的合纵连横,或者是策略方面的考虑非常多。我是一个做产品的人,我希望做产品就是做产品,做产品的价值就是最后你能为几千万、上亿的用户提供服务。但在这个过程当中也需要合纵连横,也需要有商业模型,也需要赚钱,但目的不是为了后者,而是为了更可持续的做出这个事情来服务,这是偏感性角度的想法。

当然我们自己做公司,我们有200人,我们有投资人,他们也需要回报,从理性的角度来讲,我没有觉得加入某一个阵营会给公司的发展带来更大的好处,反而是我们独立发展会有更大的好处。可能有时候这么说别人会觉得这个人太拽,其实不是这样,我们独立发展其实是能更好的跟大家沟通,像我们今天跟BAT都能有合作。我们在最近一两个月跟微软的Bing达成了合作,你在微软的Bing搜索应用,里面是豌豆荚提供的架构,我们和巨头的合作,作为更中立、独立的厂商能够更多帮助大家,帮助我们自己的成长,这是从感性和理性两个层面来回答这个问题。

P:你怎么去说服你的投资人、你的股东支持,你给他们许了一个怎样的未来?

W:我觉得说白了是公司的体量不足够大,我们做的事情的发展空间是足够大的,我翻回我2010年写的幻灯片,其实基本上我们还是在这个路子上往下走,我对往下做的事情还是非常有信心,包括今年很多发展,大家可能都会觉得是一个应用分发渠道不该做的事,这恰恰是因为我们从来没有把自己定位成应用分发渠道,我们把自己定位成用户去找内容的地方,应用是其中一种,前两年我们觉得应用是大量用户从普通的功能机转为智能机最需要的内容,但今年我们花更多的精力在视频上,花更多精力在其他内容上,其实都是我们本身规划好的事情。

P:所以我们之前提到豌豆荚是一个应用分发平台时他马上纠正说不只是分发平台,于是我们加了一个“应用分发及发现平台”。豌豆荚是我们比较喜欢的那一类公司,带着一点理想主义的气质,产品、设计、技术驱动,这种公司特质会支持这样的你们在早期时保持比较好的增长,获得很好的口碑推动,但是一旦成长到某一个阶段,当你要去直面与巨头的冲突时,他们更熟悉那一套所谓的“丛林法则”,或者说“黑暗法则”,你怎么跟他们竞争?过去的经验还管用吗?

W:下午我听大家讲,其实有几个点大家是蛮共通的:一个是,当你进入了移动互联网这个时代以后就有很多的做法确实是不一样,过去所谓的丛林法则,PC上常见的做法,捆绑,卸载对手产品之类都不管用了。在移动互联网上,用户卸载之后你还要用户确认,这是种比较Low的做法。

另外,本质上来讲,豌豆荚没有什么经验,今年做的事情,去年的经验也不怎么用得上,里面最重要的一个事情,我们最终相信也是证明了的事情,我们是一家做工具型产品的公司,那么我们把工具做得足够好,这个事情是我们吸引用户最大的来源,我们今天吸引的用户过半百万,而且大部分都还是通过用户的口碑传播,用户主动来我们的渠道、官方渠道下载,这还是我们的经验,其实在今天还是会非常适用。

但具体用什么样的战术、用什么样的产品,其实对我们自己来讲也是每天都在变的,我们可能去年不需要做生态,但我们今年需要有一些平台产品,我们去年没有To B的产品,今年我们加了To B的产品,这对我们自己来讲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但我觉得最重要的经验还是给用户足够好的产品。

另外我们经常讲“简单有爱”,简单是对工具产品来讲的一个很大的标准,“有爱”是我们真的是用心的做一件事情,用户是会认可这个事情的,就像我们也看了PingWest之前对豌豆荚产品方面的吐槽,其实我们虽然一直没有回应,但也是默默的关注,像更新太频繁的问题,我们也在慢慢的改变,让用户更喜欢我们。

P:谈到产品,刚才俊煜谈到,不只是做分发或发现,实际上豌豆荚现在在做的是应用搜索的事情,打破应用之间的界限,让应用互通,让应用里的内容能被搜索到,其实是一个非常大的机会,但是百度也在做轻应用,跟你做的事情有些类似,跟他们的竞争中有些什么样的想法?

W:我觉得它看起来是类似的事情,但其实还是蛮不一样的道路,包括Google这周更新的版本里加上了应用内搜索,我们想做的事情不是在Web搜索的基础上做一些修补,今天我们智能手机大部分的时间是花在应用上,我们是想适应这个新的环境,而不是在传统的Web的角度上加一些应用,重新做这样的事情。

反过来讲,反而对开发者来讲会有更大的好处,因为基本上不需要重新开发一个什么样的东西,而是有现成的APP的应用,用户习惯的部分,用户习惯的体验,能够利用豌豆荚的应用搜索直接提供出来,我们在9月份发布的视频搜索就是用这样的方法去做,很多时候,你在豌豆荚视频助手里找到一个视频再点一下,你可能都感觉不到其实已经跳转到了搜狐TV里面,转到了其它另外一个应用里去,这个感觉实在是太无缝。

P:你们怎样更有力地说服开发者支持这个东西?

W:它其实不需要支持,因为它本身的开发成本几乎是零,有一个应用在这里我们就能把它接进来。

反过来讲,我们看一个东西,很重要的还是看它实际的体验,我们从两个角度来讲,它后面用什么技术,前面是什么样的用户体验,产品形态是什么样的,还是看回它核心的产品体验,包括轻应用它到底好不好,这是我们很多时候做分析、判断时要拿到手上玩一下,才会有非常直观的感觉。

P:所以这对开发者来说这并不是特别困难?

W:我们还没有具体的做法,这也是我们设计时保证的一点,你不用从零开始做一个应用。

P:OK,下一个话题。过去几年整个移动互联网行业的爆发主要还是靠着智能手机的人口红利,最近我看很多报告说增长整个用户规模增长在放缓,其它对手也在说往三四线或农村的市场拓展,对豌豆荚来说这个事情还蛮有趣的事,你怎么去吸引那些对设计和产品并不是特别敏感的用户?

W:我觉得我们都是在一二线城市去想象三四线城市的情况,我们今年也花了不少时间跑三四线城市,包括东莞、保定等地方,我自己最大的感受,三四线城市的生活方式没有大家想象的跟一二线城市有那么大的区别,我们访了很多用户,比如一个在某个四线城市,上班时间非常短,早上八点上班,下午两三点就下班了,他大量的时间会消耗在手机上,看视频或是玩游戏,你能说他对产品、对质量的要求不高吗?其实不能,因为他有大量的时间花在上面,产品哪个地方做得好,哪个地方做得不好,对他的影响是非常非常大的,其实三四线城市大家对更好的生活方式,对更高质量的产品、对更好的体验一样有追求,有些追求现在可能还不强烈,但智能手机在他的生活里占有了越来越多的时间,他不一定会变成所谓的高端用户,但他一定会变成重度用户,重度用户和轻度用户的要求在于他对产品的要求高不高,而不在于他的地位高不高,品位好不好。

我们的定位是做工具类产品,打个比方,如果在餐馆里,我们是做盘子,不同的餐馆有不同的口味,可能我的爸妈完全不会吃生鱼片,这是一个口味的问题,不是好坏的问题,我们不能说生鱼片一定比饭好吃,但作为工具型产品来讲是有绝对标准的,一个产品更简单,一个产品运行的速度更快,一个产品在完成一个操作时需要的步骤越好,界面越清晰,就像餐馆里盘子刷得干不干净,摆盘漂亮不漂亮,这些是有绝对标准去衡量的,所以我反而相信,其实今天我们的三四线城市的用户也占到了我们的大部分,而且三四线城市里也是有意见领袖的,可能他不会是微博上的大V领袖,而是一个个小圈子里的领袖,这些人我们做到了,他对豌豆荚的认可度足够高,其实我们是用一样的思路在做三四线城市核心的判断,三四线城市的用户其实和一二线城市的用户没有那么大的区别。

今天很多用户已经比我们的年纪还要小一点,他其实从小用着互联网长大,他对事情好坏的判断力会变得越来越好,不会再像以前那样子是你给他推什么东西他就用什么东西,何况今天在移动互联网上东西要推一个东西的难度更大,你让用户自己做选择,包括自己选择的影响力反而更大。今天移动互联网上的入口是桌面,不像浏览器的首页,你放什么就读什么,大家都知道桌面的图标是可以删除的。

P:最后再问一个抬杠的问题,你们一直强调产品简单有爱,靠着更好的设计和产品体验,靠口碑吸引更多用户,其实现在所有人都意识到了产品设计的重要,你们怎么去持续的保证你们能相对更好?

W:我觉得这也是我们今年会碰到的现象,我2010年创业的时候说我们主要的优势会在设计上其实是没有人信的,但今年不管什么样的公司都在讲设计,反过来我觉得大家对设计的理解比较浅,很多时候还是停留在一个东西美不美、好不好看的层次,我们在组织结构上有很多创新,我们没有PM(产品经理),我们的产品决策是由设计师和工程师直接做,这是能保证我们在体系上做得比别人好的其中一个原因。

另外我们现在大概200人的公司,在招聘上其实还是蛮有优势,而这个事情本身也是靠口碑,可能很多人都没用过我们的产品,他会知道豌豆荚也是一个很简易的环境,因为简单,我们的效率会做得很高,我们内部的很多东西没有那么复杂,有爱,我们觉得大家加入到我们的这个团体里是能够做出好的事情的。我觉得也可以这么说,是我们在设计师,在产品,在工程师招聘上是非常一流的,这也是我们能够保证优势的一个原因。

发布于 2023-01-14 19:44

免责声明:

本文由 liyimei 原创或收集发布于 火鲤鱼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可联系本站删除。

火鲤鱼 © 2024 专注小微企业服务 冀ICP备09002609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