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新媒体有哪些形式(解读政务新媒体的发展现状)
政务新媒体是提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推动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从管制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的重要动能。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大量新媒体平台涌现,如微博、微信、抖音、今日头条等,政府部门也紧抓当前互联网思维,运用“互联网+”与政务融合,将自身的职能属性与新媒体平台特征、用户特性等相结合,建立更好的沟通服务渠道,实现政通人和。
经过长时间的发展,我国的政务新媒体已向精细化、特色化、服务精准化运营,并形成了以政务微博、政务微信、政务抖音、政务APP(网站),为四大主流媒介形式。
政务微博
最先走进我们视线中的政务新媒体媒介形式就是政务微博,依托微博平台的庞大流量,与其运营门槛低、信息传递实效性强等优势,使其在政府部门舆情引导、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因此,大多数的政府部门都将微博运营作为开展政务新媒体工作中的重点,把通过微博公布政务政策、与群众交流等工作内容趋于日常化。
截止至2020年12月,由新浪平台认证的政务机构微博数为140837个,该数据与去年相比增加了1983个,且在2012年12底,我国31个省(区、市)均已开通了政务微博。
政务微信
微信公众平台上线于2012年8月23日,截止至今运行已近9年,早就成为了个体、企业、社会机构等传播和获取消息的途径。
自2014年,微信公众平台上“政务微信”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依托功能丰富、拓展性强、沟通方式多样等微信在政务信息传播方面的优势,各大政府部门也纷纷开设了政务微信,利用微信公众号,向群众推送时政新闻、采集民意、提供信息咨询等政务服务。
时至今日政务微信已经成为政府部门加强政民沟通,增强政民互信的有效工具。
政务抖音
随着短视频的崛起,大量年轻用户涌入,政务新媒体有了自己的“新阵地”。从2018年起,短视频高速发展,大量主流媒体、政务机构,也纷纷入驻抖音平台,截至2020年12月底,注册政务抖音号共26098个。
政务抖音利用短视频传播探索出一条高效快速、形象生动、用户连接密切的政务消息传播新路径。
政务APP(网站)
政务APP或网站是以政府为主导的,与上面三种政务新媒体媒介形式相比,它更专业、针对性更强,可以根据政府部门的职能需求来定制开发。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智能手机与其他类型移动端实现全面推广,为政务APP或政务网站的开发与推广提供了优良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