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性白酒品牌,一把东风便可火烧赤壁

eskimoren
eskimoren 这家伙很懒,还没有设置简介...

0 人点赞了该文章 · 47 浏览

在单一品牌越来越罩不住的情形下,很多白酒企业开始实行双品牌战略,两条腿走路。如衡水老白干的十八酒坊,沱牌曲酒的舍得,稻花香的清样等等。从字面就不难看出,第二品牌的定位都是基于原始品牌基础上的提升,向中高端迈进。对于品牌升级而言,这是较为稳妥的途径。双品牌带来的显而易见的好处至少有两个,从积极的角度看,增大与市场的接触面积,也就意味着更多的机会。自保守的思路盘桓,即使第二品牌出师不利,也不至于损害多年积累下的原始品牌而全盘倾覆。

  根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目前约有四千多家白酒生产企业,其中中小型企业占到百分之九十甚至更多。截止到目前,实施第二品牌战略的绝大多数企业均不在此之列。多数业内人士认为,白酒生产企业至少应该在原始品牌具备一定的市场活动能力后才有必要考虑第二品牌战略,基于这种方向的思考,是将第二品牌摆在锦上添花或者协同作战的位置上,而这恰恰是一个认知误区。双品牌更适合的不是全国性知名品牌,而是籍籍无名的区域性小品牌,对于众多有发展潜力但仍困守一隅的区域性酒企而言,第二品牌将是他们扩张市场的破冰船。

  从地理角度看,白酒消费逐步呈现明朗的两极化态势,尤其是在分量更重的餐饮渠道,朋友聚会,商务洽谈,政府接待等等,对于酒水的选择往往囿于以下两种情形,要么就喝茅五剑蓝,要么就会品尝当地名酒,如济南的清照、趵突泉,烟台的烟台古酿,诸城的密州春,菏泽的花冠等等,前者固然高端,后者也不意味着便宜,即使是固守一县的县域品牌,也常推出珍藏版、限量版等单瓶伍佰元以上的高端系列,因为附加值低,所以本身价值高,口感明显超越全国名酒,往往是当地高端消费的首选,并不跌份。相反,由于担心喝到假酒,全国性名酒在三线及以下的广泛市场并不好混。所以,从生存的角度讲,区域性品牌保持在自家门前市场的优势地位难度不大,但如果向外进一步攻城略地的话,则要面临重重风险,众多区域品牌因此就此止步。

  扩张就必然面临品牌传播,其本质是一种信息能量的快速、集中释放。这种能量起到的作用与业务员类似:业务员领着企业的工资和提成,把货送进渠道,铺遍终端货架。品牌传播,花掉企业的广告费,通过各种视听途径,把品牌铺进消费者内心。一般而言,在品牌塑造、卖点提炼没毛病的前提下,花钱越多,产生的能量越大,一百万能使一县之内妇孺皆知,几个亿就可以红遍大江南北了。

  近两年来,白酒行业最是风光无限的当属洋河蓝色经典,海之蓝、天之蓝、梦之蓝的概念使其快速脱颖而出。品牌理念的精辟有目共睹,但其大手笔的投入也足以令一众区域性中小型酒企咋舌。双品牌战略,则为这些中小型酒企提供了又一次机会,对于他们而言,第二品牌不是锦上添花,而是改写企业未来的奇兵劲旅。如何出击,这就涉及到借势的问题。

  古往今来,借势的经典战例莫过于火烧赤壁,在这场战役中,东风和火起到了决定性作用,火海把曹操引以为豪的百万雄师化为了灰烬。对于明显弱小的孙刘联军来说,硬拼几乎胜算,此计谋使孙刘以极小的代价换取了战略性胜利,扭转了局面,曹操元气大伤,三国鼎立至此形成。

发布于 2023-03-09 16:11

免责声明:

本文由 eskimoren 原创或收集发布于 火鲤鱼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可联系本站删除。

火鲤鱼 © 2024 专注小微企业服务 冀ICP备09002609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