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新塘羽绒产业园给长三角一体化带来的N种启示(云创跨境电商园)

英杰
英杰 这家伙很懒,还没有设置简介...

0 人点赞了该文章 · 22 浏览

宣城新塘羽绒产业园给长三角一体化带来的N种启示(云创跨境电商园)

萧山新塘羽绒企业实验室中,瓶内的绒毛在水中快速来回晃动,经过连续300分钟测试并滴水不沾后投向市场。

杭州市萧山区新塘街道羽绒产量一度占到全国80%,2008年金融危机前后急速跌至40%。随着安徽宣城·新塘羽绒产业园正式投产,如今又回升到了60%。

宣城·新塘羽绒产业园是安徽宣城和浙江新塘的产业共建载体。原本,这只是一个地市和一个街道的合作,层级并不高,也没受到外界多大关注。直到去年6月,G60科创走廊联席会议上,两地政府签署《宣城·萧山产业园合作框架协议》,该产业园正式进入长三角一体化的视野。

近日,浙江相关部门组成的调研组来到新塘,试图从这一个小小产业园的成长中,寻找长三角一体化的另一面。

宣城新塘羽绒产业园给长三角一体化带来的N种启示(云创跨境电商园)

既要接轨龙头

更应各展所长

上海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起着龙头带动作用。新塘街道党工委书记郑建明认为,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各地既要更好服务支持上海建设全球城市,更应各展所长让资源充分流动起来,“这就要求我们站在整个长三角的角度,充分比对优劣,寻找最合适的合作对象。”

新塘羽绒产业优势有多大?坊间戏言,新塘几个羽绒老板坐在一桌吃个饭,要是说一句“开始收鸭绒了”,第二天羽绒行业就会暴涨。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新塘羽绒产业受到冲击。为了保护羽绒这个传统行业不被分散弱化,新塘更早走出了长三角合作这一步。

当时的新塘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经过集体研究,决定对辖区内羽绒企业先进行优化整合,再进行集中统一转移外迁,实现在转移中升级、在转型中提质和生产流程再造。2010年,新塘在全国各地尤其是长三角考察承接地,最终选定安徽宣城。

牵手宣城,绝非转移落后产能的无奈之选,而是各展所长的天作之合。

安徽宣城在区域位置、政策优惠、发电热气资源等要素上,具有天然优势。而萧山是杭州湾城区,具有人才、信息、产业、技术优势。通过产业链合作,宣城能为萧山提供产业发展空间,而萧山能为宣城带去招商理念、业态需求等。

事实证明,这种探索既是共建共享,又可共谋共识,更能共生共荣。

安徽宣城·新塘羽绒产业园,从一个乡镇与地市间的合作,升级成为长三角一体化合作样板。

从细节可以窥探两地合作的深度。新塘分管招商工作的科长喻国强长期“驻扎”宣城,甚至还成为了宣城市政协委员。新塘街道党工委委员、工业副主任洪泉良介绍,产业园固定资产总投资35亿元,一期已有21家羽绒企业入驻,今年全新规划的二期项目,已有20余家企业签约。

宣城市现代服务业产业园区相关负责人说,最初承接新塘羽绒产业时,因为环保问题进行过激烈讨论,经过多次实地考察、慎重决策,才决定引入。“所有入驻企业工艺水平有了极大提升,全都自建污水处理系统,污水可实现90%再利用,另外10%排入园区污水处理厂大循环,实现了无污水排放。”

宣城新塘羽绒产业园给长三角一体化带来的N种启示(云创跨境电商园)

长三角一体化

是谁的一体化?

一体化发展,是“馅饼”还是“陷阱”?要搞清楚这个问题,先得搞清楚究竟是谁的一体化。

在个别地方云创跨境电商园,一体化存在这样那样的难题。比较突出的是,表面上是为了一体化,实际上是打听对方优惠政策,互挖墙脚。

业内人士认为,如果政府在一体化中唱主角,很容易出现功利主义,一体化很难做好。推进一体化,政府应该懂得退一步,让市场主体唱主角,让市场有效带动交通设施互联互通、市场资源充分流动,为块状经济良性发展、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探索可能。

宣城·新塘羽绒产业园的成功,就是党建引领、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成功案例。虽然产业平台由新塘和宣城合作共建,但搅活资源的却是企业。

近四年来,由新塘街道牵头发起,联合柳桥羽毛、华英新塘羽绒、三星羽绒、方翔羽绒等20家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出资成立了宣城新塘羽绒园建设投资有限公司。这个公司按照统一规划、设计、配套、服务和分散经营的原则实施建设,宣城则全力保障产业园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空间需求。

在政府与市场的合理分工下,企业在宣城·新塘羽绒产业园迅速壮大。仅华英新塘羽绒一家,其30亿元年产值中,宣城厂区就已经占到三分之一。去年,宣城·新塘羽绒产业园实现30亿元产值,到2020年,产值预计突破100亿元。

未来,柳桥羽毛、华英新塘羽绒、三星羽绒、方翔羽绒等行业龙头企业的新增产能,将重点投向宣城,不但要带去增长动力,还要尽己所能帮助宣城·新塘羽绒产业园打造成为集加工生产、检验检测、产品展示、市场商贸等功能于一体的羽绒特色产业集聚地。

宣城新塘羽绒产业园给长三角一体化带来的N种启示(云创跨境电商园)

腾笼换鸟

发展城市经济

作为新塘一大支柱产业,羽绒新增产能的外迁,并没有影响街道税收。相反,近年来云创跨境电商园,新塘的税收每年均以20%以上的速度在增长。为什么?

在柳桥羽毛的实验室里,一架左右摇晃的机器上,摆放着两个装着水的玻璃瓶,瓶内的绒毛在水中快速来回晃动,但依旧滴水不沾。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款羽绒将用在登山服上,需先经过连续300分钟的测试,测试结果合格后才能投向市场。

在新塘街道,走进柳桥羽毛、华英新塘羽绒等企业,看上去最洋气的大楼,一定是研发大楼。匀样室、成分分析室……各种实验室不一而足。新增产能外迁之后,换来的是本地研发力量的强化和总部经济的萌芽。

新塘羽绒行业的转身,恰逢萧山推进数字经济“一号工程”的加速期。以更大力度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以新的经济业态替代原有发展模式,才能让产业输出地找到新的增长点,消除“产业空心化”的顾虑。

腾挪重塑,为新兴经济拓展空间。云创直播小镇、数字支付产业园、履带吊资源共享网、新能源汽车电控、“无人工厂”自动系统研发制造、新塘创业大街等项目,让新塘开始驶入了新的蓝海。

曾经,一根羽毛让新塘飞上天。未来,跨境电商、直播、新能源汽车等,能否让新塘在新的风口继续飞?

发布于 2023-03-30 20:31

免责声明:

本文由 英杰 原创或收集发布于 火鲤鱼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可联系本站删除。

火鲤鱼 © 2024 专注小微企业服务 冀ICP备09002609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