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运营管培生(手握多份offer的毕业生,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小智告诉第一财经记者,第一个offer是一家安全座椅公司的管培生,第二个就是现在入职的人力资源公司。从院校类型来看,普通二本院校毕业生offer进程较慢。具体来看,双一流、专科院校求职毕业生中已取得offer的比例分别为589%、543%,较总体分别高出85个、39个百分点;
手握多份offer的毕业生,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2023年高校毕业生人数达1158万人,创历史新高。毕业生找工作难,是社会关注的焦点;第一财经调研发现,部分毕业生找工作确实有困难,而对于一部分未雨绸缪的优秀毕业生来说,手握多个用人单位的录用通知,是选工作而不是找工作。他们将自己求职的成功秘诀对第一财经记者进行了分享。
手握9份录用通知的毕业生
小许是复旦本科+港大的硕士生。她告诉第一记者,秋招期间她共投递54家公司,进入第一轮笔试、测评、AI(人工智能)测试的有42家,第二轮真人面试有19家,终面13家,最后收到了9家的offer(录用通知),它们分别为Coty 管培生、阿里市场部、恒天然管培生、美团产品运营、开云管培生、农夫山泉、安踏、拼多多运营、耐克。
小许是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她投递的目标行业多为快消、奢侈品行业或是互联网大厂。
小智是一名上海交通大学经济学专业的本科应届毕业生,他高高的个子,面相清俊,谈话举止带点机灵劲和孩子气。
在这个毕业季,小智通过努力获取到两个offer。小智告诉第一财经记者,第一个offer是一家安全座椅公司的管培生,第二个就是现在入职的人力资源公司。管培生岗位是通过boss直聘联系,录取比较顺利,但当时在考虑考研,其实不太想入职。这家公司的HR了解到他就职意愿不强后,就把他的简历推到了HR微信群里,被第二家人力资源公司的领导看到了,双方一聊发现观念很合适,所以就正式入职了。
虽然就读于名校热门专业,但由于大学期间没有任何实习经验,小智对记者感叹说,在求职时根本没有大平台向他伸出橄榄枝。
小李是拥有北京户口的留学生,求职偏向体制内等级和职位比较好的工作。她描述自己是一个不想躺平也不太能吃苦的人。
小李学的是商科会计和管理专业,投递简历的目标行业基本上都是体制内编制或企业还有金融企业。
最后小李收到了4份offer,其中有国有银行、报社和政府事业编制单位等。
第一财经记者调研发现,985、211高校的毕业生在求职市场上具有相对优势,即便在被某些毕业生称为求职“地狱级”的2023年,他们(她们)也不缺工作机会。
小胡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的硕士研究生。“我自己属于比较灵活化和多元化的性格,还是希望多看看机会。”小胡说。她今年毕业后,面试过媒体和企业,并且至少获得了2个offer,最终她选择了去企业。小胡透露,其同学中有不少都是获得了1~2个或以上offer,尤其是在北京求职时,一些大型机构媒体对他们的录用率还是挺高的。中国传媒大学的招牌和专业度很好,为该校毕业生求职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与上述拥有名校、出国留学经历的毕业生相比,普通本科毕业生求职面临的压力更大。
涵婷来自于浙江海洋大学行政管理专业,因为她在大学期间的认真准备,在求职时也拿到了两份offer,这在她的班级里比较少见。
“我的学校不属于双一流高校,没有那么好,这是求职中的劣势。但我的个人简历相对来说比较光鲜,有学校的一等奖学金以及浙江省优秀毕业生等,大学做项目的经历和其他的奖状也比较多,因此也如期找到了工作。”她分析道。
据智联招聘调研数据,截至2023年4月中旬,在有求职计划的应届毕业生中,50.4%已收获offer,较去年提升3.7个百分点。
从院校类型来看,普通二本院校毕业生offer进程较慢。具体来看,双一流、专科院校求职毕业生中已取得offer的比例分别为58.9%、54.3%,较总体分别高出8.5个、3.9个百分点;而普通一本、普通二本院校求职毕业生获得offer的比例分别为48.5%、46.1%,较总体分别低1.9个、4.3个百分点,普通二本院校求职毕业生获得offer的比例最低。
此外,普通二本院校毕业生在面试机会上也处于劣势。研究数据显示,在认真投递的简历中,普通二本院校毕业生收到面试通知的比例仅为23.3%,而专科、普通一本、双一流院校分别为27.4%、25.4%、28.3%。可见普通二本毕业生求职时,一方面面临与优质高校毕业生竞争的压力,另一方面面临实用技能弱于专科生的劣势,加之本科生对于就业岗位期待较高,造成了普通二本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困境。
求职秘诀一:拒绝海投
第一财经在调研中发现,毕业生找工作海投简历的大有人在。小李告诉记第一财经者她的优势在于能考,她能考的几乎每场都会去考,面试的时候保持大胆自信。还有毕业生建议找工作前期海投时多投小公司练手,积累经验,也给自己更多的机会和容错。
小许给毕业生的建议是:不要盲目海投,针对自身情况投相关的岗位会更有竞争优势,合理安排合适的时间投递适量公司,把有限的精力利用好。并且要学会多关注求职公众号,多加秋招群,利用好身边的内推、人脉资源;更要密切关注秋招补录机会。
小许认为自己的优势就在于肯坚持,懂得主要利用好资源,不放过任何一个机会。
求职秘诀二:慎选大厂
在与多名应届本科生的交流接触中,第一财经记者了解到,不论是名校毕业生还是简历光鲜的普通高校毕业生,毕业后工作第一选择不少都是大厂、大平台、大公司。
涵婷告诉记者,她在求职前本来期待着进入互联网大厂,“我最期望的是字节跳动、阿里巴巴这样的大厂,但是我知道这两家肯定难进,也曾希望进入美团、拼多多、哔哩哔哩等大型互联网公司。”
不过,即便涵婷在大学四年里把能拿的奖项都拿到了,对上述大公司不懈投递简历,目前也没有收到任何的大厂offer。当求职预期和实际结果不相符时,她告诉第一财经记者,自己在心理上的确存在一些落差。
而对于小智和他身边的上海交大经济学系同学来说,对offer的预期首先也是华为、腾讯这样的头部企业,或者四大会计事务所、大型券商等金融机构。但是,小智没有听说身边有同学获得这些公司的offer。“其实班级里大多数同学还是选择了保研或者出国深造。”小智说。
即便有一部分应届毕业生避开了求职竞争,像小智这样的名校生,以及涵婷这样大学期间表现优秀的普通院校生,进入大厂、大公司的竞争仍旧十分激烈,难度确实高。
但如果只是单纯找份工作,以小智、涵婷的求职经历以及他们对身边同学的观察来看,也没有那么难。尽管心理上存在一定落差,但调整心态,总还是有顺利就业的机会。
“在求职市场,985、211高校已经不再是当年那样的金字招牌。”小智说,对于名校毕业生来说,要想一口气进入大平台的难度确实变大了,但是心态平稳一点,从小(公司、岗位)做起的话,其实机会还是蛮多的。
拉勾招聘调研发现,仍有超三成的毕业生会优先考虑大型及超大型企业,希望在职场第一站跻身大厂。与此同时,37.2%应届毕业生更青睐于中型企业。究其原因,中型企业通常处于发展上升期,相较于大型企业以及小微型企业,这类企业在个人发展空间、工作自由度上更能够满足Z世代的需求。
求职秘诀三:争取实习机会
小智的同班同学上海交通大学毕业生余余也拿到了两份offer,不过他认为这样的数量并不算多,并且为自己错过了去年的秋招深深地感到遗憾。“因为春招的大多数公司会要求应届生先实习,再根据实习情况发offer,个人的选择相对减少。”
涵婷说,她的第一份offer是在实习后获得,来自一家资产管理公司,职位是行政人员,同时负责前台接待。第二份offer则是来自一家人力资源公司,工作内容包括人员招聘和行政事务。
涵婷告诉记者,第一份offer转正后的薪水大概在8000元/月,第二份offer薪水稍微低一些,但她果断选择了第二份人力资源工作。
“因为通过实习下来,我觉得第一份工作的行政岗位过于简单化、流程化,工作内容就是收发文件,可能再做5年,工资也还是8000元。这对个人没有提升空间,所以拒绝了。”涵婷说,第二份工作有创新性,而且接触的人都是一些行业精英,每天都很充实,虽然起步工资少一点,但个人成长快,职业发展空间更大。
对于2023年毕业生的求职情况,拉勾招聘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应聘成功的应届毕业生有两个显著特征值得还在找工作的同学注意:
1,对自己的职业规划有清晰的定位和认识,在大学期间有相对丰富的实习经验;2,一些高精尖的专业比如人工智能、计算机、软件开发等热门专业,依然是需求量较大,相对来说毕业生的就业率更高。(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