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分拆,先“飞”的菜鸟能彻底独立吗?
来源|政探财经
菜鸟成为了阿里第一家启动上市的业务集团。
9月26日,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09988.HK,以下简称“阿里”)发布公告称,公司拟通过以菜鸟股份于香港联交所主板独立上市的方式分拆菜鸟。分拆完成后,阿里将继续持有菜鸟50%以上的股份,因此菜鸟仍为阿里子公司。目前,阿里持有菜鸟约69.54%的股份。
分拆完成后,阿里未分拆集团将继续经营其现有的主要业务,其中包括淘天集团、阿里国际数字商业集团、云智能集团、本地生活集团、和大文娱集团以及其他业务。
但菜鸟面前,有主打中高端的顺丰、淘宝背后的“三通一达”、京东背后的京东物流,以及与拼多多深度绑定的极兔,“单飞”的菜鸟如何在竞争激烈的物流行业中分一杯羹?
01成本占比营收接近90%
开启上市进程的菜鸟,也终于带来一份更加详实的财务报告。
据招股书,菜鸟使用的是与阿里一致的财年周期(即从上一年4月1日至当年3月31日为一财年)。2021财年-2023财年,菜鸟分别收入527.33亿元、668.67亿元、778亿元;同时期,菜鸟净利润分别为-20.15亿元、-22.86亿元、-28.01亿元;经调整净利润分别是-8.29亿元、-10.3亿元、2.79亿元。
赚钱难的原因在于成本过高。成立之初,走的是平台式的轻资产模式,但随着业务不断扩大,逐渐演化成轻资产+重资产并重的模式。
体现在成本上,2021财年-2023财年,菜鸟的营业成本占收入比重一直维持在89.5%左右。在成本构成中,包含采购及管理的仓内操作、干线运输、配送及其他服务相关的成本在内的履约成本,分别为409.33亿元、517.47亿元、597.19亿元,占收入比重则维持在77%左右。
对快递公司来说,履约成本占收入的比例越低,说明盈利能力越强。菜鸟的盈利能力还有待释放。
除了成本外,有关物流设施的投入也加重了菜鸟的资产。
招股书显示,截至2023年6月30日,菜鸟的全球网络遍布200多个国家及地区,包括总建筑面积超过15万平方米的两个e-Hub、1100多个总建筑面积约16.5万平方米的仓库及380多个分拣中心,并连接了包含逾4400个网点及逾17万个驿站的大型末端网络。
随着物流基础设施的逐渐增多,菜鸟的物业、厂房及设备资产由2021财年的117.95亿元增长至2023财年的174.59亿元,其中仓库及楼宇、在建工程在2023财年分别占据了该项的56.54%、31.36%。主要用于持有及租赁给其他方的仓库及楼宇的投资物业也从2021财年的41.24亿元增长至2023财年的69.27亿元。
2023财年菜鸟的商誉也达到43.48亿元。在招股书中,菜鸟表示,商誉的保持相对稳定,其产生也主要与扩大物流网络而收购具有配送及仓库业务的若干物流业务有关。
不过最新的财务数据显示,菜鸟的盈利能力正在提高。2024财年第一季度菜鸟收入231.64亿元,同比增长34%,净利润2.88亿元,经调整净利润10.93亿元。这一数据放在整个阿里也表现不错——其收入规模仅次于淘天集团、云智能集团,是阿里第三大收入来源。其收入增速也仅次于阿里国际数字商业集团的41%、大文娱集团的36%。
02离不开电商
不过,目前的菜鸟还无法彻底离开阿里“单飞”。
在招股书中,菜鸟披露,2021财年-2023财年,来自前五大客户的收入分别占总收入的34.4%、34.8%、32.3%,其中来自最大客户阿里的收入分别占总收入的29.2%、30.8%、28.2%。
菜鸟也坦言,如果未能维持与阿里的关系或适应阿里生态体系的变化,或生态体系并未按预期发展,菜鸟的业务、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及前景可能会受到重大不利影响。
在诞生之初,菜鸟就是为了服务阿里的电商业务。
2013年菜鸟成立,主要目的是满足阿里电商平台上买卖双方的物流服务需求,做的是技术平台。
2014年,菜鸟提出天网(物流数据)、地网(仓储物流中心)、人网(服务站、自提点)构成的“三网”战略,“三网”同时发力,并与阿里电商业务全面打通;2015年,菜鸟的定位为“社会化物流协同、以数据为驱动力的平台”,并将快递、仓配、跨境、农村和驿站定为五大战略。
2018年,菜鸟提出了“两纵一横”的战略。“一横”是指推动全行业数字化升级,“两纵”是指推动新零售供应链和全球化供应链数字化升级。
今年起,菜鸟也做起了快递。6月,菜鸟官宣推出自营快递业务“菜鸟速递”,提供高品质快递服务——有别于现有的标准快递服务,菜鸟速递提供快速、可靠且具有时效性的服务,并承诺送货上门。在主要城市地区提供快至半日达的配送,并在超过300个城市提供次晨达、次日达及预约配送。
之后菜鸟又联合聚划算推出了全新IP“卖空菜鸟仓”,联合速卖通上线“全球5日达”国际快递快线产品……
如今的菜鸟已经从平台发展为全球性的智慧物流网络。然而,物流行业对电商的依赖,也导致菜鸟无法脱离阿里背后巨大的电商件。随着电商的发展,电商件逐渐在国内快递市场扮演着重要角色——快递行业80%以上的业务来自于电商订单。而目前的快递公司也多与电商平台绑定,有“三通一达”通过菜鸟与淘宝天猫深度绑定,京东有自建的京东物流,与拼多多合作紧密的极兔速递,以及不断尝试推出自有电商平台的顺丰。
菜鸟想要独自突围可能还有难度。
03瞄准国际物流
如今的菜鸟不得不面临一个问题:国内的快递市场已经成为了存量市场。
今年前8个月,快递行业业务量同比增速达到15.89%,行业增速仍保持双位数增长,但单票收入仍同比下降,为4.35%。目前快递市场仍处于竞争状态,格局仍未确定。
菜鸟亲自入场送快递,也意味着市场更加拥挤。菜鸟自营的菜鸟速递兼顾成本与服务,与目前的快递公司略有差异。但向上做高端有顺丰;做电商物流,既与原有伙伴“三通一达”竞争,又无法打破京东物流的护城河;走低价路线,又要对上极兔。
今年以来,各大快递公司也动作不断。极兔速递继2021年收购了百世集团的中国快递业务后,又在今年接手了顺丰的丰网速运,并在6月向港交所提交了招股说明书;5月,中通成为香港联交所及纽交所双重主要上市的公司;8月,顺丰启动了二次赴港上市;京东物流进一步与德邦整合;“三通一达”也纷纷升级服务。
同时,随着电商平台在今年相继打响价格战,在低价下,快递公司也难提升单票收入。顺丰、中通、圆通、申通、韵达今年上半年的单票收入分别为15.8元、1.32元、2.44元、2.35元、2.45元,分别下降了0.6%、5.38%、6.03%、8.2%、3.16%。
虽有阿里电商在背后做支撑,对独立上市、自负盈亏的菜鸟来说挑战也很大。
因此,菜鸟的未来离不开海外市场。据其官网介绍,菜鸟是全球第一的跨境电商物流公司,业务涵盖国际快递、国际供应链、海外本地服务。通过“全球10日达”“全球5日达”等解决方案帮助中小企业开展跨境贸易。
从收入结构来看,菜鸟主要分为三大业务板块。国际物流服务,包括跨境快递、国际供应链及少量海外本地物流服务,2023财年收入368.51亿元,占总收入的47.4%;国内物流服务,包括供应链及品质快递服务,收入359.61亿元,占46.2%;物流科技及其他服务,收入49.88亿元,占6.4%。
显然,在多年布局下,国际物流已经成为菜鸟收入的半壁江山。
在海外,国内的快递公司尚无电商平台,而菜鸟还能与阿里国际数字商业集团产生协同效应,随着阿里海外电商版图的扩张,菜鸟也能随之受益。不过与国内电商板块遭遇围堵增长乏力相似,阿里的海外电商板块仍在试图打破增长瓶颈。菜鸟要彻底独立,还需要证明其持续增长的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