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基金败退2023:“王牌”与天价管理费背离故事

hs79
hs79 这家伙很懒,还没有设置简介...

0 人点赞了该文章 · 15 浏览

来源|一视财经

中国顶流公募机构版图上,中欧基金占有关键地位。2023年,这家公募巨头迎来了最失意的一年,不仅丢失了权益投资的王牌人物,而且旗舰产品损失惨重,更因管理费问题引来指摘。

中欧基金成立于2006年7月,作为行业首批公司治理结构改革和股权改革的公司,中欧基金聚焦主动投资管理能力,组建了主观基本面、基本面量化、固定收益、多策略投资投资研究团队,并诞生了周应波、葛兰、曹名长等明星基金经理。

可惜的是:中欧基金遇到了一些“坎儿”,并在2023年彻底暴露出来。

01管理费陷入巨大争议

2023年,中国公募行业迎来了意义重大的费率改革,股票产品管理费普遍由此前的1.5%下调至1.2%。

这场改革前,市场就出现了对公募管理费收入的指摘。

其中,一个聚光灯就照射在中欧基金葛兰身上。

此前指数级牛市中,中欧基金“杀手锏”就是“兰兰”——很多基民对基金经理葛兰的亲切称呼。她是市场为数不多的的女性顶流基金经理。

据天天基金网,葛兰管理的公募资产规模为638亿元,这位基金经理可谓中欧基金的“扛把子”。

此前牛市中,医药股成为资金抱团的重点,葛兰的产品集中医药赛道投资,自然收益不菲。

然而,近三年这种赛道投资突然偃旗息鼓。

截至2023年12月31日,葛兰的明星产品“中欧医疗健康”年内收益为-20.95%,近三年收益率为-43.33%。

以2022年年报为例,上述产品亏损上百亿,却凭借巨大管理规模收取9.83亿元管理费,也就是中欧基金将上述接近10亿元的管理费塞入腰包,进入自家的财务报表中。

一家公募机构的利润核心,就是管理费收入,这是旱涝保收的收入,不管产品盈亏,管理费都是照收不误,毕竟这项基金费率白纸黑字写在合同中。

截至目前,2023年基金年报还未出炉,但截至2023年1月-6月葛兰的上述基金的管理人报酬录得4.53亿元。

“兰兰”此般业绩可谓十分“拉垮”,但其产品管理费收得“盘满钵满”。

02基金老将“找不到感觉”

提起中欧基金,不得不提内部的一位老将——周蔚文,他不仅是个人股东之一,也是中欧基金“决策枢纽”——权益投资决策委员会的主席。

周蔚文是中国第一代公募基金经理,拥有北京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硕士,历任光大证券研究所研究员,富国基金研究员、高级研究员、富国天合稳健优选基金经理、中欧基金研究部总监和投资总监等职务。

市场对其的吹捧到了“人中龙凤”的定位,曾有一篇报道称:中国市场累计超过5000名基金经理,能够穿越两大轮牛熊,且生涯年化在20%以上的基金经理只有2位,一位是富国基金朱少醒,另一位是中欧基金周蔚文。

更有报道称周蔚文是基金圈的“张三丰”。

不论什么样的标签,一位久经沙场的老将,其投资技艺更需要在熊市中进行证明。

天天基金网显示:周蔚文操盘的公募资产规模为442亿元,管理时间最长的产品为中欧新蓝筹,至今已超过12年。

然而,周蔚文这只代表产品同样业绩“拉垮”:截至2023年12月末,产品年度收益为-12.87%,近三年收益率为-22.47%。

非常可惜,这位老将并未展现出战胜市场的真正能力。

这么一盘点,中欧基金内部的数位名将都未能在近两年证明自己,而是“随波逐流”。

03少壮派空缺

2019年,A股市场开启了一轮指数级牛市,中欧基金在内的机构获益良多,不仅收获了管理规模的增长,也打造了明星基金经理。

所谓明星基金经理,就是靠着一段“高企”的收益率曲线,短时间内获得了基民的热情追捧。

中欧基金其中一个“代言人”则是周应波——少壮派的代表人物!

资料显示:周应波毕业于北京大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毕业后曾在腾讯的即时通讯产品部担任产品经理。

他成为是基金圈少有具有互联网实业从业经验的基金经理。

2010年,周应波先后在平安证券、华夏基金担任研究员,正式踏入二级市场圈子。2014年,他正式加盟中欧基金,历任研究员、投资经理助理、专户投资经理。

2015年11月成为周应波的事业转折点,他开始管理第一只公募基金——中欧时代先锋,这也成为其成名作。

当他接手这只产品时,恰好受到2015年股市异常波动影响,成立时是一只迷你基金,自然也没受到多少关注,更不用说基民追捧。

最初让市场认识到周应波,是在2018年,当时A股市场悲观情绪弥补,他的这只产品顶着九成股票仓位,只跌了11.80%,而同期股票跌幅中位数高达35%。

2019年-2020年,周应波继续保持高仓位,持仓愈发集中,大市值白马含量增多,叠加其擅长的科技成长股,他的基金迅速获得基民关注,很快就晋升为百亿基金经理。

与很多知名基金经理一样,在公募战绩优秀之时,周应波选择“公转私”,追求激励更高的私募投资。

2022年,周应波离开中欧,转身创立了运舟资本,开始“单飞”,自此中欧基金流失了一位名气超高的人物。

名气,代表着募资的“吸铁石”,有明星在,规模就不愁。

十分可惜,中欧并没有能挽留住周应波。更为可惜的是:周应波运作私募之后,可谓相当不顺利,业绩拉垮让投资人失望。

到了2023年,中欧基金里谁能填补上周应波的“少壮派”位置,并没有明确的答案。

04事业部机制剩下多少“荣光”

中欧基金是中国公募机构中,最早尝试市场化机制的。

所谓的市场化,就是给予基金经理更高的管理权重,以及更有市场竞争力的薪酬,类似于对冲基金模式,基金规模变化、收益率等因素与薪酬正相关。

据称,这场改革要追溯至2014年,相继锁定了曹名长、陆文俊、曹剑飞、刘明月等知名基金经理加盟,并形成了多个独立作战的小分队,借此招聘到诸多优秀人才。此后,这种模式在业内很快被借鉴,成为很多公募机构使用的分配机制模版。

业内消息称:最高峰时期,中欧内部组建了十几个投资事业部,使中欧的偏股型基金业绩迅速提升,规模突破千亿,并借此覆盖了更多的研究标的。

然而,2018年业内再次传出:中欧基金取消事业部,集中各事业部的研究人员形成大中央研究平台,为的就是减少单兵劣势,提高研究效率。

中欧基金总经理刘建平曾指出:事业部改革只是中欧基金改制的一个环节,整体改革是从股权改制开始的,给予管理层部分股份,可以有效解决代理问题,提升公司的经营效率。

基于此,股权改制就必然推动治理结构的变化,进一步进化激励机制的科学性和可持续。

虽然道理如此,但中欧基金在治理结构的改革上,最终走到了哪一步,目前成为未知之数。

诸多公募机构纷纷反馈,他们一度尝试数年的事业部,也都慢慢消散。

发布于 2024-01-04 06:08

免责声明:

本文由 hs79 原创或收集发布于 火鲤鱼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可联系本站删除。

火鲤鱼 © 2024 专注小微企业服务 冀ICP备09002609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