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00字!介绍「顶尖人才」必备的五大思维方式
来源|Hiphop村
一次采访中,记者问稻盛和夫:“一个人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稻盛和夫回答说:“思维方式。”
思维方式不对,再努力也是徒劳。
《黑天鹅》里有一句话:“挡在你面前的,只有你自己。”
很多时候,局限一个人的不是环境,不是能力,而是固有的思维模式。
所以,我们唯有不断地学习、突破,拆掉思维里的墙,才有机会成为顶级人才。
下面介绍五大顶尖人才的拥有“思维方式”,看他们在头脑上,比普通人更胜一筹的特质。
思维一:结构化思维
结构化思维是指通过一系列有组织的步骤和逻辑来解决问题和分析复杂事物的能力。
结构化思维的主体结构是一种“金字塔形式”的结构。
通过金字塔原理将问题或事物分解成更小的组件,或者将零散的信息组合成结构。
通过结构化思维,人们可以更快、更准确地理解和分析问题,并制定出更有效的解决方案。
常用的结构化思维工具包括思维导图、流程图和决策树等。
结构化思维包含两大思路:
思路一:自下而上自下而上归纳总结
这个思路主要适用于面对着大量的信息,信息之间存在着某种关系,需要根据这种关系搭建框架的时候。
如下图,通过结构化思维的方法给一堆信息梳理出有层级的结构来。
面临复杂问题的时候,大量的信息杂乱无章,要从纷杂的信息中找到框架结构,难度不小,该怎么做呢?
下面推荐一个套路:
A. 头脑风暴:尽可能列出所有思考的要点
B. 连线分组:找出关系,进行分类(遵循MECE原则)
C. 提炼结构:总结概括要点,提炼观点
D. 观点补充:完善思路
*MECE:全称Mutually Exclusive Collectively Exhaustive,中文意思是“相互独立,完全穷尽”
下图是对这个套路的解析(举例):
简单来说,自下而上找结构就是,先发散,后总结。 用这种方式思考,不仅更容易找到逻辑结构,也更容易培养你的结构化思维。 例如,要思考“相比去小城市,去大城市更好”这个问题的时候,可以先头脑风暴罗列要素,对要素进行分组,最后再总结提炼出自己的决策。*图中用相同颜色代表分组的连线。
多进行类似这种自下而上的思考,让你更容易找到逻辑结构,也更容易形成结构化的思维方式。
当你掌握这种逻辑的思考方式后,用其他的逻辑结构来辅助思考也就更容易。
思路二:自上而下找结构
进行了大量的自下而上的思考练习后,对结构化思维就比较熟悉了,想问题的时候也更有套路。
当你知道大概需要思考的方向时,就可以熟练运用自上而下的思考方式了。
自上而下找结构适用于,根据一个主题,建立好一个框架,再将已有的信息或者解决的方案放入到框架中。
就很类似中学时候语文老师教我们如何写议论文:
在开头就亮出自己的观点,然后列举分论点进行阐释,用论点+论据支撑自己的观点,进行议论。
论点之间的关系可以是并列,也可以是层层递进,最后要对文章进行总结和升华。
自上而下的思考方式是,先总结,后发散。
用这种方式思考,能自然而言的形成一种结构,从而促进大脑自然有序地思考,从而让你更全面地去分析一个问题。 例如“相比去小城市,去大城市更好”,用自上而下的总分的思考模式,可以这样思考:思维二:复利思维
这个世界是没有魔法的,但时间却有魔法,可以治愈一切,也可以酿酒。
其中一个魔法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那就是复利。
爱因斯坦曾说过,复利的威力比原子弹更可怕。
你应该知道一个是棋手的故事。
棋手下赢了国王,要求一个小奖赏:在棋盘上放上麦子,第一个格子放一粒麦子,第二个格子放两粒麦子,以此类推,以后每个格子放前面一个各自的两倍。
国王感觉也不多,就欣然同意了。结果掉进了复利陷阱,他最后需要大约4600多亿吨麦子。
人生也有复利,有两个被称为叫醒服务的人生复利公式:
1.01^365=37.78
0.99^365=0.025
每天进步百分之一,一年后是年初的近38倍。
每天退步百分之一,一年后只剩0.02了。
人生是复利的,知识也是复利的。
胡适说过,说什么学海无涯、真理无穷,进一寸自有进一寸的欢喜。
财经作家吴晓波,从1996年,写下第一本书《农民创世纪》开始,他就说:
“我给自己下了一个命令,从今年开始,我要每年写一本书,每年买一套房。这个计划,坚持了很多年。”
就这样,吴晓波以非常惊人的毅力和魄力,每年写一本书,拿来的稿费,每年买一套房。
当然,那个时候中国房地产还未开始腾飞,买房并不是很难的事情。
1999年的时候,他还买下了千岛湖上的一座小岛,租赁期50年,当初花了50万元,现在这座小岛的估值已达数千万元。
这就是复利思维的力量。
不仅是财富,健康、知识亦或者能力,都能通过复利思维去培养。
当你每天比昨天进步一点,并长期坚持下来,就能实现由量到质的突破。而后,翻开人生的新篇章。
思维三:吉德林法则
吉德林法则(Jidelim Law)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是由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管理顾问查尔斯·吉德林提出的。
具体是:把难题清清楚楚地写出来,便已经解决了一半。
人的大脑是用来思考的,把所有的问题都放在大脑里,零散的问题导致大脑信息过载,会影响大脑的思考能力,难以进行深度思考,无法发现问题的核心。
所以,遇到问题最好写下来。
写的过程也是帮助大脑梳理问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你会加深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理解,发现问题的关键。
找到了问题的关键,也就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剩下的就是如何来具体实行了。
正如史华兹所说:所有的坏事情,只有在我们认为它是不好的情况下,才会真正成为不幸事件。
真正厉害的人,不是最先行动的人,而是最快发现问题的人。
如何运用吉德林法则呢?
一要发现问题,具体发生了什么事?了解问题的核心就是对已发生的问题进行准确地定位。
二要分析原因在哪里?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个问题的产生,最好能深入解剖问题的根源所在。
三是拆解能找到哪些解决办法。这根据原因找到对应的解决办法,把自己所能找到的办事法集中起来,进行记录。
四是评估建议用哪个方法。当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后,就需要进行深入思考,思考完后,选择一个你认为最有用的。
有些问题不是我们想不到,而是我们不想去理清。杂乱无章的思维,不可能产生有条有理的行动。
思维四:全流程优化思维
一件复杂的事情往往由多个流程、步骤组成,把每一个流程、步骤都进行优化,做到(接近 )最好,就叫“全流程优化”。
有人说,这也太普通了,不就是说做事情要尽力做好吗?这不是常识吗?
是的,全流程优化的理念看起来很平凡,但它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在平凡中创造奇迹。
伟大的成就不是因为某种秘籍,而是来源于对流程的把握和优化,你需要识别流程的结构、类型,并学会流程优化的方法,这才是真实世界里成为高手的方法。
最优秀的商业,一定是从全流程优化的角度出发的。以一个商品在网上销售为例,用全流程优化的理念去经营上述项目,将会如下操作。
首先将客户的注意力流通流程划分清楚。
第一步,客户看到公众号的文章标题,决定是否点击标题查看正文;
第二步,客户看到正文内容,决定是否继续看下去,直到正文后半部分的广告(在软文中,有关商品的信息往往在文章的后半部分);
第三步,客户看到商品广告,决定是否点击店铺或者商品链接;
第四步,客户看到店铺或者商品介绍页面,决定是否点击进入支付界面;
第五步,客户进入支付界面,决定是否完成付款;
第六步,客户收到货物,决定是否给出好评或者转发商品介绍。
如果你的第一个流程做好了,标题取得很有吸引力,就会带来更多的流量进入第二个流程一一正文阅读。
如果正文内容前半部分做好了,就会给后半部分的软文带来更多的阅读。
软文如果写得有吸引力,客户就会点击进入你的店铺页面,店铺的整体风格计、图片修饰、文案写作等因素会影响客户对店铺和商品的感官,影响其购买决定。
当客户决定购买以后,支付界面都还可以做优化,有些店铺只支持支付宝购买,不支持微信购买,惯用微信的人就能会停止付款。
再往后,客户会进行商品评价或转发介绍,这时候你的客服与商品质量就发挥作用了。
我们可以看到,在这个全流程优化模型中,提出了很多优化措施。如果零散地思考这些措施,很容易会有所遗漏。
假设每个流程都比别人做得更努力一些,都得到了额外 30% 的效果,会怎么样呢,结果会提升30%吗?
答案远远比我们想象的更加恐怖。
(1+30%)6=4.83
没错,你取得了一般人的 4.83 倍的效果!
即便你是一个普通人通过全流程优化,你也能够取得天才一样的效果。
但是事情往往是双面的,在复杂的流程中既有利润也有风险。
对于复杂的流程,如果你做得好就是全流程优化,对应复利;如果没做好那就成了全流程损耗了,对应“复亏”。
所谓全流程损耗,就是每个流程都做得比别人差一点一一都不用差太多,只用差一点就好了。
在6个流程的事项中,假设你每个流程都只做到了别人的70%,那么6个流程走下来,你的最终结果居然只有别人的12%都不到。
0.76=0.117
如果说全流程优化是讲平凡人是如何变得伟大的,那么全流程损耗就是讲聪明人是如何走向平庸的。
思维五:飞轮效应
飞轮效应,是美国著名管理专家和畅销书作家——吉姆·柯林斯提出的一个概念。
他基于大量统计数据的基础上编著了《从优秀到卓越》,原文描述了一个企业如何从优秀到卓越。他在书中提出了一个概念——飞轮效应。
他把企业的成长,包括从无到有、从优秀到卓越的这个过程比作一个飞轮,将企业的发展过程看作是推动飞轮旋转的过程。
一个静止的飞轮,为了使静止的飞轮转动起来 ,一开始你必须使很大的力气 ,一圈一圈反复地推,每转一圈都很费力。
但是每一圈的努力都不会白费,飞轮每转一圈都会形成其自身的势能,然后会转动得越来越快。达到某一临界点后,飞轮的势能会成为推动力的一部分。
这时,你无须再费更大的力气,飞轮依旧会快速转动,而且不停地转动。
飞轮效应和力学的一个概念类似,就是最大静摩擦力:让一个物体从静止达到运动状态的时候,必须要克服它的最大净摩擦力。
我们看看吉姆·柯林斯是如何运用飞轮效应的:
克罗格公司进行改革时,吉姆·柯林斯没有试图一蹴而就,也没有打算用煽情的演讲打动员工。
而是组建了一个高效的团队来“慢慢地但坚持不懈地实行新改革措施”
——他用实实在在的业绩来证明他的改革方案可行,也能带来效益。
当其他人看到改革小组的成绩时,便有越来越多的人对改革充满信心并投入其中。
到最后不用吉姆·柯林斯敦促,公司的改革政策便实施的很好了。
“飞轮效应”就像我们常说的“万事开头难”。
有时候,你觉得做一件事情很难,努力和收益也是严重的不对称,努力很大,但收益效果很差,这个时候,我们还做不做?
坚持下去。
一旦过了某个临界点,就会迸发出惊人的爆发力。事态就会变得平稳顺利起来,并且前面所做的努力,也会成为后面的推动力,让结果越来越好。
下面用亚马逊业务为例子如何运用飞轮效应——从其最推崇的客户体验开始,增长飞轮的正向循环逻辑是这样的: 客户体验的提升,会促进流量的增长;更多的流量,会吸引更多的卖家;卖家的增多,会带来更多的商品选择;更多商品的选择,又会推动客户体验的提升。 与此同时,飞轮的成长,会形成更低的成本结构,进而带来更低的价格;更低的价格又可以推动客户体验的提升。亚马逊的业务飞轮
就这样, 这几个要素形成了闭环的“增强回路”,互相推动,彼此循环增强。
正是凭借飞轮效应,亚马逊的业务保持着高速增长,成为市值过万亿的公司。
“亚马逊飞轮”也成为飞轮效应在商业领域最成功的案例之一。
总结:
这个世界变化太快,快到一觉醒了就会茫然失措。
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三无时代”:
无生意可做,无工可打,无机可投。
如果我们不与时俱进,不勇敢跳出以往的舒适圈。
还是抱着得过且过的态度生活,那么很有可能会出现生存危机。
我们能做的就是,提升自己的认知,改善方法和提升效率。
如果你不要被时代抛弃,想做时代的宠儿,就逼自己养成这5种思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