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磊,下山的神
来源:市值观察
在中国企业界,浙江宁波走出了两个丁磊,一个是网易帝国的缔造者,另一个则是高合汽车的创始人。
论人生的高度,前者自然更胜一筹;但要论人生的丰度,后者丝毫不逊色。
01。第一豪华品牌
“当我环顾四周,却始终无法找到我的梦想之车时,我决定亲手打造一辆”。
2017年,54岁的丁磊决定亲自下场造车,当被问及为何在这个年纪还要创业,他引用了费迪南德·保时捷的这段话。
从一开始,丁磊就没打算得过且过的造车。不做平庸的产品,不走别人走过的路,彻底摆脱过去,做“旧世界”的颠覆者与“新世界”的引路人,这是他一以贯之的初衷与理念。
2018年,高合汽车开发团队拿出了7部车的油泥模型,内部讨论时大家都没有太大异议,丁磊思索再三,最终一锤子全部敲掉,他要做一件作品,而不是一个简单的商品。
为了兼顾底盘的操控性和舒适性,丁磊让技术部门前前后后调整了一百多版。减震器有四五十个阀片,每一次调校都需要一个阀片一个阀片地抠,每个阀片都是零点几毫米,一个个叠上去,阀片上还有不同的开孔,每个孔的大小精确到毫米级。
对细节偏执,对技术狂热,丁磊口中的新世界第一科技豪华品牌并非虚言。
2020年,高合首款车型HiPhi X上市,售价最高80万元,那时还没有比亚迪仰望,自称高端品牌的蔚来、理想看了高合的配置恐怕都得沉默:
内饰是劳斯莱斯的;音响是英国之宝的;地毯用的是进口羊毛;皮椅是陶氏化学的;车灯采用奔驰S级同款,还有能向上开启的NT尾翼门、可编程的大灯、后轮转向……
物理学出身的丁磊是一个典型的理工男,平素为人低调、内敛,不爱说话,不会发脾气。为了配合品牌宣传,他不得不一反常态的高调,现在车企的一些传播套路,其实很多都是他玩剩下的。
比如,“我们用科技来定义豪华,80万的价格,我真的还是非常不甘心”。这种含蓄又不失张扬的表达,显然比“X万以内最好的车”让人听着更舒服。
同样是蹭友商热度,比起现在车企动不动就互相谩骂攻击,丁磊的策略更文明,也更高明。
2020年9月4日,丁磊通过纽约时代广场、伦敦莱斯特广场以及东京涩谷中心的三块巨幅广告屏向特斯拉、保时捷和戴森三大巨头喊话,用词暧昧又犀利:
特斯拉你好,你说“如果有人造出更好的电动汽车,对于这个世界来说是好的”,于是我们来了。
保时捷你好,你说“我无法找到梦寐以求的跑车,因此我决定亲自动手创制一台”,我们知道你的感受。
戴森你好,你说“只有当信念足够执着,才能将想法落实”,我们证明了你是对的。
▲图源:汽车传播讯
无论是产品设计,还是品牌定位,丁磊的眼光和追求都是极高的,甚至可以说在中国汽车界都无人能出其右,这和他早年的经历有很大关系。
作为中国汽车业的大神与功勋,从最早的桑塔纳算起,几十年来经丁磊手做过的车型有二十几款,可以说什么世面都见过。也因此,当他单独出来创业,已很难再满足于造一辆常规的车。
02。玩转政商两界
过去几十年,在中国能把官和商同时都做好的人并不多,丁磊算一个。
祖籍宁波,出生于1963年,外界对于丁磊家庭与身世的了解仅限于此。但从一些公开报道中还是可以隐约推测出,丁磊并非出自寻常百姓人家。
《南方人物周刊》曾对丁磊进行采访,文中对其有这样一段描述:
从小就跟随长辈“奔波”在外滩上的大楼里写作业,改革开放以来的上海海派文化越发浓厚,丁磊在这样一个环境中成长起来,塑造了他既有工科严谨又有海派浪漫的气质。
还有一件事可以为其身世提供佐证,1972年2月28日,周恩来总理陪同尼克松从北京飞往上海,那天在虹桥机场迎接周恩来和尼克松的人群当中就有9岁的丁磊。
1988年,丁磊从复旦大学物理系研究生毕业,第一份工作是在上海大众。往前倒两年,中国政府正式把汽车工业列为支柱产业,确立了以合资引进技术的发展道路。与此同时,上海市向中央政府承诺,3年内将桑塔纳国产化率达到60%。
上海是改革开放的前沿,大众是上海的前沿,身处前沿中的前沿,丁磊能获得的见识与历练是极其珍贵和稀有的。
▲图源:南方人物周刊
1995年,丁磊转投上海通用,全程参与到上海通用汽车项目的筹建工作。在此后十多年的时间中,他先后历经质量、采购、自主品牌等部门和项目的要职,并在2005年升任上海通用总经理,2007年兼任上汽集团副总裁。
在丁磊任期内,上海通用连续5年夺得中国汽车销量冠军,成为中国汽车历史上第一个年产销破百万的汽车公司,创造了上缴利税过千亿元的行业奇迹。
丁磊参与创建的上海通用泛亚汽车技术中心多年来走出大量人才,如同满天星斗散落在中国汽车产业的各个角落,他因此也被视为中国汽车产业“黄埔军校”的灵魂人物。
一时间,丁磊的名字开始响彻全球汽车业,就连底特律的同行见到他也难掩惊喜和兴奋:“哦,原来你就是Mr. Ding!”
这种认可和赏识甚至不再局限于商界。
2011年,有关部门一纸调令,丁磊上任张江高科董事长,兼上海市张江高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党组副书记、常务副主任。
从商场到官场,从执掌一家企业到管理几千家创新型高科技企业,丁磊的身份变了,担子重了,但他依然游刃有余,任职期间还牵头成立了全国首个场外挂牌交易市场——股权托管交易中心。
2010年的张江高科营收下滑37%,归母净利润下滑32%。丁磊的上任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资源,他力荐史玉柱和虞锋进入董事会,并通过二人与云锋基金背后的一众大佬建立联系,以此推动业务转型,用丁磊自己的话说:
“如果我们要投资网络企业就去问史玉柱,农副企业方面可以问刘永好,文化创意产业可以问虞锋,房地产可以问王石。”
效果可想而知,2011年和2012年,张江高科营收分别增长31.8%和26.1%。
2013年,做出成绩的丁磊被进一步使用,担任上海浦东新区副区长,官至厅级。这一时期的丁磊全程参与了中国第一个自贸区的建设,其主导推动的浦东新区市场监管“三局合一”改革成为日后政府职能转变和自贸区建设中的重要成果。期间丁磊还曾全权代表浦东新区跟马斯克洽谈合作,尽管当时合作未能成行,但这无疑为后来特斯拉落户上海做了重要铺垫。
翻开丁磊的人生档案,一路顺风顺水,满是鲜花与掌声,似乎看不到他们那代人普遍的跌宕困顿与起起落落,过去看这是他的幸运,现在看这也是他的不幸。
03。成长的代价
2024年2月18日,龙年春节复工第一天,高合汽车被媒体爆出将停工停产6个月。尽管高合汽车否认了这一消息,但从公司目前经营现状来看,基本已经丧失了竞争和生存能力。
据第一车网数据统计,2022年高合汽车总共卖出4520辆车,月均销量不足400辆。为了扩大市场销量,去年7月高合汽车推出了第三款车型HiPhi Y(定位中大型SUV),定价33.9万-44.9万元,但这一通过下沉自救的策略并未奏效。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12月,高合汽车三款车型的总交付量仅564辆。
以现在的交付量水平,无论停工与否,高合汽车都已经失败了。现在回想,这个结局完全在情理之中,因为丁磊从一开始就没有真正想好该怎么做,他的很多选择与决策甚至都是违背常识与规律的。
比如,他说要打造一个作品而不是单纯的商品,但这个为人类打开智能电动车想象的任务已经由特斯拉率先完成,2020年才实现产品上市的高合显然不再有这样的使命和机会。错过了天时,再多的努力也是事倍功半,更何况高合汽车更多是靠堆料来抬高自己,而非破坏性的技术创新与革命。
再比如,规模历来是汽车产业的生死线,目前公认的电动车盈亏平衡点是50万辆,谁都无法回避和绕开这个考验。作为一个在业内摸爬滚打几十年,并且做出过重大成就的人,丁磊不会不明白这一点,但他竟亲口说过不会为规模化妥协,并且自己很不喜欢“走量”这个词,这是不是在挑战规律?
还有,造车是一个极度烧钱的买卖,蔚来、理想、小鹏这些企业都先后融了大几百亿,甚至上千亿,吉利、长城、比亚迪也都有传统业务输血,而高合汽车目前公开可查的融资信息只有2021年11月一笔来自于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分行的50亿元的战略投资。尤为关键的是,高合汽车对于储备现金似乎并不上心,丁磊曾多次对外宣称并不缺钱,这是不是对产业与形势显然有所误判?
最后,在国内市场都没有建立起品牌认知的情况下,直接到国际市场去做宣传,挑战特斯拉、保时捷、戴森等企业,是不是有些急于求成,甚至好高骛远?
造成所有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有两个。
第一,丁磊过去赢得太多了,现在他想要赢个大的,在理想主义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与现实的距离也越拉越大,有时候要的太多,用力过猛,反而过犹不及。
第二,尽管几十年成绩辉煌,但过去的丁磊始终是以打工者的身份做事,且背靠大树。创业则完全是另外一回事,这对丁磊来说是陌生的,他需要时间来成长,也需要经历去成熟。
在50多岁的年纪还敢于跳出舒适圈,放弃体制内的太平日子,只身杀向九死一生的商海,无论结果怎样,这种精神都值得被肯定。成功不是偶然,失败不是命运,希望他能继续秉持这份坚毅与决心,重新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