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杆管理在我国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学习吸收国外先进管理理论的同时,也引进了不少先进的管理方法,如全面质量管理、价值工程,对我国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
我国企业历来有比、学、赶、帮、超,以及学先进、树典型的优良传统,从选择榜样、赶超先进的意义上讲,学大庆、学邯钢与标杆管理没有什么重大区别。因此,标杆管理作为一种有效的管理方法,它完全可以拿来为我所用。
但标杆管理与传统的“典型”模式和比较方法具有根本的不同。
标杆管理的概念虽刚刚引入我国,但形式上类似标杆管理的树典型、学先进的方法和活动,在我国特别是在企业并不陌生。我国传统的“典型”、“榜样”模式是符合标杆管理思想的,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标杆管理的雏形或变形,如早期的农业学大寨、工业学大庆、20世纪90年代的学邯钢、学海尔等。但对企业而言,两者从内容到形式都存在着根本的不同。
与传统的比较分析方法相比,标杆管理具有其显著特点。
一是标杆管理强调创造卓越业绩的过程和技能,侧重对卓越公司的运行与管理进行深入的了解、分析和比较,以及洞察优良业绩是如何产生的;二是标杆管理通过跨行业的分析,可以识别其他行业公司的业绩所引发的潜在机会,使企业不局限于所在行业的经验。三是标杆管理可以由高层进行,分析企业整体;也可以以一个片断、一个流程为单位,由一线人员比较分析。例如,摩托罗拉对每个新产品、每个资本项目和每项改革都是从对世界上一流企业的研究开始的。由此可见,标杆管理也是一种高级管理技能,这种技能确保企业总能洞察卓越之所在,从而保持一种向上的态势。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完善为我国企业推行标杆管理提供了前提条件。
标杆管理的本质就是改革,企业只有具有自主权而且面对决定生存发展的竞争条件下,才会产生主动变革的愿望和动力。我国企业已经有了良好的比、学、赶、帮、超的思想基础,实际上我国许多企业已经开始了标杆管理的尝试,如联想集团在合作中注重标杆管理、给国企找榜样——国家经贸委举办全国重点脱困企业经营者培训班、国家经贸委推广亚星集团购销比价管理、希望集团在扩张过程中的标杆管理等。不可否认,这些实践的确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却仍存在许多困惑和不完善之处。如果加以正确的标杆管理理论的指导,我国企业定会借助标杆管理这一先进的管理工具实现企业经营绩效与竞争力的巨大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