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风险管理:项目风险的应对与控制
项目风险的应对措施
风险应对就是对项目风险提出处置意见和办法。 通过对项目风险识别、估计和分析,把项目风险发生的概率、损失严重程度以及其他因素综合起来考虑 就可得出项目发生各种风险的可能性及其危害程度,再与公认的安全指标相比较, 就可确定项目的危险等级,从而决定应采取什么样的措施以及控制措施应采取到什么程度。
一般来说, 风险应对可以从改变风险后果的性质、 风险发生的概率和风险后果大小三个方面提出以下多种策略。
对不同的风险可用不同的处置方法和策略,对同一个项目所面临的各种风险,可综合运用各种策略进行处理。
(1)减轻风险。
减轻风险主要是为了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或减少后果的不利影响。 如何减轻风险,需要根据已知风险、 可预测风险和不可预测风险作区别对待,作为项目管理人员,一定要认真应对风险并及时采取措施。
实践表明,如果在项目中不按规范办事,就容易犯错,造成项目的浪费和损失。 要想从战略上减轻项目的风险,就必须遵循基本程序,不可有图省事、走捷径的侥幸心理。
(2)预防风险。
预防策略还应在项目的组织结构上下功夫,合理地设计项目组织形式也能有效地预防风险。 项目发起单位如果在财力、经验、技术、管理、人才或其他资源方面无力完成项目,可以同其他单位组成合营体,预防自身不能克服的风险。
(3)转移风险。
转移风险又叫合伙分担风险, 其目的不是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和不利后果的大小,而是借用合同或协议,在风险事故一旦发生时将损失的一部分转移到项目以外的第三方身上。 采用这种策略所付出的代价大小取决于风险大小。当项目的资源有限,不能实行减轻或预防策略,或风险发生频率不高,但潜在的损失或损害很大时可采用此策略。
(4)回避风险。
回避风险是指当项目风险潜在威胁发生可能性太大,不利后果也太严重,又无其他策略可用时, 主动放弃项目或改变项目目标与行动方案, 人为回避风险的一种策略。 如果通过风险评价发现项目的实施将面临巨大的威胁,项目管理团队又没有别的办法控制风险,这时就应当考虑放弃项目的实施,避免巨大的损失。
不过,在采取回避策略之前,必须对风险有充分的认识, 对威胁出现的可能性和后果的严重性有足够的把握。 采取回避策略,最好在项目活动尚未实施时进行,放弃或改变正在进行的项目,一般都要付出高昂的代价。
(5)自留风险。
有些时候,可以把风险事件的不利后果自愿接受下来。 自愿接受可以是主动的,也可以是被动的。 由于在风险管理规划阶段已对一些风险有了准备,因此当风险事件发生时马上执行应急计划,称为主动接受; 被动接受风险是指在风险事件造成的损失数额不大,不影响项目大局时,将损失列为项目中一种费用。
自留风险是最省事的风险规避方法,在许多情况下成本也最低。 当采取其他风险规避方法的成本超过风险事件造成的损失数额时,可采取自留风险的方法。
(6)后备措施。
有些风险要求事先制定后备措施。
一旦项目实际进展情况与计划不同,就动用后备措施。 主要有费用、 进度和技术三种后备措施。 应急费用是一笔事先准备好的资金,用于补偿差错、疏漏及其他不确定性对项目估计精确性的影响; 进度后备措施是对项目进度方面的不确定因素制定的紧凑进度计划; 技术后备措施专门用于应对项目的技术风险。
总之,在设计和制定风险处置策略时,一定要针对项目中不同风险的特点采取不同的处置方式。 在实施风险策略和计划时,应随时将情况的变化反馈给风险管理人员,以便能及时结合新的情况对项目风险处理策略进行调整,使之适应新的情况,尽量减少风险导致的损失。
项目风险的控制策略
在很多项目中,管理者大部分是处于被动管理状态,当项目没出问题时,觉得工作轻松, 自认为管理到位; 等出了问题找上门来再去解决问题,则像消防队员救火一样东奔西跑,忙得不可开交。 其实,项目建设中很多问题发生后往往很难解决,这就需要项目管理者要有很好的风险控制能力。 下面就来看看一些有效的风险策略。
(1)首先处理高优先级风险。
制定一份扫除高风险因素的工作计划, 如果问题出现了,早知道总比晚知道的好。如果有不可行或接受不了的地方,尽快确定, 以便管理高层可以决定该项目是否值得继续投入资金和资源。
(2)使用迭代、分阶段的方法。
通过把项目工作分解至多个迭代过程和阶段来提供一个系统的方法, 实现更快,更频繁地向项目干系人提供有形成果输出。 然后和项目干系人一起审查这些成果并获取他们的反馈, 这样一来,最大的风险-一一项目干系人的期望和满意度就得到了很好的控制。
(3)保证计划过程的质量。
在项目的各个阶段,一定要在计划过程中审查质量,这一步有助于识别计划过程中的缺陷,如果这些缺陷没有被检测到,就会转化为未知风险, 可能给项目造成很大的影响。
(4)进行独立的质量保证审核。
拥有独立、经验丰富、客观的第三方质量保证审核是识别风险因素和确定最佳应对策略的有效手段。 如果关键项目干系人没有经验, 政治气氛浓厚或者有多方厂商参与时,这种方法尤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