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信用评级的流程
1.资信调查
客户资信调查是指收集、整理客户的基础资料,并从定性角度对客户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进行综合分析判断。客户资信调查工作内容主要包括:走访客户,实地查看经营场所和经营设施状况,调查了解客户经营管理情况和财务情况,收集财务报表和资料信息,通过其他渠道征询客户资信状况,收集客户产品、市场、经营信息,整理归纳分析资料数据等。直接评价人员必须全面深入多方了解收集情况,取得足以证实客户资信状况的有关证据,确保客户资信情况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评价审查人员应负责审核直接评价人员所收集到的情况和资料。
直接评价人员应从维护商业银行信誉和权益的角度出发,深入发掘和充分揭示客户的风险状况。既要充分信任客户,与客户保持良好的信息沟通,又要对客户的陈述和提供的材料进行认真核实和分析,不受任何人的主观意志干扰,必须如实报告调查所掌握的客户情况。
2.客户评价信息的录入
客户信息录入是指将客户评级所需的全部信息录入到评级预警系统之中。具体包括客户的行业信息、区域信息、财务信息、信用记录和基本面信息等五部分。
⑴行业信息录入。直接评价人员应根据客户所从事的主营业务,正确选择客户所属行业。若客户从事跨行业经营,直接评价人员应选择客户最大三项主营业务所属的行业。对客户所属行业的判断依据参见评级预警系统中的行业分类标准。
⑵区域信息录入。直接评价人员应该根据客户注册地确定其所在的区域。若客户注册地与经营实体所在地存在差异,则客户所在区域以经营实体所在地为准。
⑶财务信息录入。客户财务信息来源于CIMS系统,主要是客户近三年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对于事业法人客户,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和收入支出表。直接评价人员应收集整理上述报表,并按要求录入CIMS系统。评级预警系统从CIMS系统中直接抽取数据,导入评级模型进行计算。若系统无法自动调用客户财务报表或者财务数据不完整,直接评价人员应补录客户财务数据。直接评价人员须认真录入并核对财务报表,对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负责。
⑷客户信用记录信息录入。客户信用记录信息来源于CIMS系统。直接评价人员须按要求及时将客户信贷数据录入CIMS系统。评级预警系统从CIMS系统中直接抽取数据,并以此作为客户信用记录评价的基础,导人评级模型进行计算。
⑸客户基本面信息录入。客户基本面信息源于直接评价人员对客户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的定性判断。调查人员应在客户资信调查基础上,根据客户实际情况在评级预警系统中录入客户基本面信息。评级预警系统以直接评价人员录入的基本面信息作为客户基本面风险评价的基础,导人评级模型进行计算。直接评价人员对客户基本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
3.客户信用的初始评级
客户初始评级的确定建立在量化分析基础上,包括行业风险评价、区域风险评价、财务风险评价和信用记录评价等四个方面。评级预警系统根据直接评价人员录入的基础信息,自动计算出客户行业风险分值、区域风险分值、财务风险分值和信用记录风险分值和综合风险分值;再将综合风险分值转化为初始违约概率,并根据违约概率与信用等级的映射关系,确定客户初始评级。
4.客户信用初始评级的定性调整
定性调整是指评级预警系统应用客户基本面风险等级,对其初始评级进行适当调整,得到调整后的系统评级。直接评价人员应本着客观、审慎的原则对客户基本面风险进行评价,同时参照客户信用等级的核心定义对基本面风险评价结果的准确性进行复核,并在客户评级报告中从品质、实力、环境、资信状况和危机事件等五个方面对客户的基本情况进行评价说明。
5.客户信用评级的等级和授信建议
直接评价人员应根据所掌握的信息和经验,在认真研究基础上,对评级预警系统提供的客户信用级别,提出建议等级,并对客户提出建议授信量,认真完成客户信用评级报告。若建议等级与系统评级结果不一致时,直接评价人员和评价审查人员必须在客户评级报告中说明具体原因,并对客户的等级和授信建议签字确认。
6.客户信用评级的审定
信贷经营部门按照信用评级职责完成评级前期工作,并形成正式的客户信用评级报告后,提交有权审批行进行信用等级的审批认定。客户最终评级须经有权审批行审批部门审定后才能生效。
审批部门在收到信贷经营部门提送的客户评级材料后,应尽快受理并及时提出审定意见。在审定工作中,审批部门应对信贷经营部门的等级和授信量建议进行重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