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欺贫战略的 格欺贫战略的起源
价格欺贫战略源思于两件事,一是“马太效应”——越拥有即越给予,越缺乏即越剥夺;二是“盖茨方法”——世界软件大王比尔·盖茨,在1998年推出Windows 98时,使富有地区的价格远低于贫穷地区的价格,背行“价格规律”而大获成功。这两件事使我们悟到“价格欺贫”是一种不合乎逻辑,但合乎市场特殊规律的奇异战略。
我们注意到,随着国际互联网(Internet)的逐步普及,各类网络使用软件得到迅速发展。微软公司以其操作系统的优势推出了运行在WIN98之下的IE浏览器。这种垄断式捆绑销售引起了世界各地及美国20个州的一片反对之声。但是,1998年WIN98“子夜上市”,其价格于世界各地之差异性并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WIN98曾在全世界范围内发行了34个语言版本,其销售价格在美国本土折合人民币900元,在日本折合人民币1000元,在台湾折合人民币1200元,在香港折合人民币1600元,在中国大陆销售价格却折合人民币1998元。
在人均收入较低的地区,把销售价格订得较高,这就是比尔·盖茨的方法。我们称之为“价格欺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