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安全性的形成
产品安全性形成过程是与产品形成过程相伴而生的,那么产品安全性又是怎么样在产品形成过程中“诞生”的呢?
产品的形成有如下几个大的过程:
(1)与顾客有关的过程
确认顾客的需求,明确顾客的要求,将顾客需求转化为设计中的性能指标参数。
(2)设计开发过程
根据顾客需求以及转化后的性能指标参数,结合一些产品标准,设计符合顾客需要的产品。
(3)产品实现过程
根据设计完成的技术方案,实施生产,最终完成产品。
(4)产品的过程监督与测量
根据设计的要求以及相应的需求指标参数,对产品在设计、实现过程进行监视测量,包括对各过程之间的接口、输入输出等均进行有效地测量和监控。
从上述过程中,可以看到,与顾客有关的过程是基础,顾客的需求是产品诞生的根本,而设计开发是核心。
现在我们来关注一下产品的安全性,首先在与顾客有关的过程中,通过与顾客的沟通交流后,可以了解到顾客对产品安全的一个基本需要,这也是产品安全性设计的一个“基石”,换成风险来说,就是顾客可以接受的最高的风险水平。其次,在设计开发过程中,如何把产品的风险降低到顾客可接受风险水平以下,甚至远远低于顾客所期望的风险值,就需要将产品各环节的风险进行识别、分析、评价,进而转化为产品的参数指标,例如:食品,人们可以接受的风险水平就是至少不会给人体带来不良的影响,那么,在设计阶段,就需要对人体有影响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评价:毒理性分析、不良反应测试、人体危害分析等等。同时,转化为设计参数:添加剂的剂量、中和剂的添加量、分离残留物的量等等。再进一步转化为生产要求:添加剂应该如何添加、加热消毒还是其他消毒形式等。依此类推,产品实现过程也是如此,分析产品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而转化为生产管理、技术上的要求。同时,采用监视、测量、过程控制的方式来监督产品安全性的诞生过程,这样就可以以有效地实现前期顾客对产品安全性的要求。
综合以上分析,产品安全性从顾客自身需要、国家标准法规要求等,转化为对各过程的风险分析、控制,进而变化成产品中的性能参数,从而实现产品的“本质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