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领腔类型
模式型
通俗个案 “喂!您好,我是xx公关公司第3业务部的沈静宜,请问阁下是哪位?”每天,像这样开头的电话,沈静宜都要接二三十通。除了熟悉的客户之外,只要手机上显示的是陌生号码,她几乎从来都是声线甜美地如此应答。只有当你听到她的下一句是“是你小子,最近哪儿去了!”那可能才是她的本色特征。
专家把脉 一部分被职业角色“异化”而不能还原回真实生活的人,会将日常的商务用语直接照搬过来,并且往往不经过大脑,脱口而出。这类人一般没有特别的用意和居心,可能只是图省事或者比较死板,但“非口语”的表达方式无形中却拉远了人与人之间真实亲密的关系,甚至会导致沟通障碍,使聆听的一方因为不适应复杂繁琐的措辞,而不能在第一时间就接收到最有价值的信息。
炫耀型
通俗个案 时值午夜,在KTV热闹了一个晚上的同学聚会终于要曲终人散了,大伙儿在停车场互相道别,准备各自打道回府。谢晖决定抓紧最后一次机会展现他在跨国公司担任要职的与众不同,于是彬彬有礼地说到“各位晚安了,我们随后再联络。晚些时候,我会将照片公布在校友录上,烦请各位留心。”一句话果然赚足眼球,但随后就有人捶着他的肩膀笑骂到“你这家伙还会不会说人话了!”
专家把脉 与主持界的“港台腔”一样,此时的“白领腔”是一场有预谋的外泄。职场中,也有人期望通过语言方式来炫耀自身的优越感,提升形象,引人关注。我们不排除在短时间内的确会收到这种效果,但是从长远而言,过分标榜职业身份,会逐渐使人对自我价值的认知变得单一而匮乏,同时也将倍尝空虚和孤独,毕竟“高处不胜寒”。
自卑型
通俗个案 陆楠大专毕业后,在一家小型物流公司担任文员。想着身边的朋友整天出入的都是高级写字楼,陆楠顿觉自己的渺小和黯淡。不知从何时开始,她说话时收起了人见人爱的小酒窝,取而代之的是一副成熟的职业姿态,举手投足间还总把“理念、定位、意向、拓展”这样的词语挂在嘴边,连向老公请教电脑都是一句“不好意思,你能再把刚才的步骤重新演示一遍吗?”,全家晕倒。
专家把脉 自信生活,自信对待工作是从低处往高处攀升的基石,无论是普通文员还是高级白领,“白领腔”都会让家人晕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