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际剥削的社会现象
最美不过夕阳红,温馨又从容,这是人们对老年生活的美好期待。但遗憾的是,农村老人的晚年生活却没有如此美好、从容,尤其是那些在晚年,在绝望中,选择以自杀这种方式结束自己生命的老人。这些老人想到的不是为人的尊严,而是自己的作用—当他们已经无法为这个家庭作出贡献,反而将让这个家庭陷入困境时,他们宁愿以死的方式,为这个家庭做最后的努力。
而这种看法,不仅仅在老人身上存在,当周围人以平静的心态看待老人自杀,他们同样在把老人看成一种负担,一种累赘,而不是一个被家庭掏空、为社会贡献了一生的,亟需赡养的老人。这时,老人在他们眼中也是工具,当一个工具不能再用时,存在显然没有价值。这也就是专家所说的代际剥削。
其实,这种工具化的思维不仅仅在老人身上存在。即便是把他们视为无用工具的人,自己也在扮演着工具的角色。他们一样在为子女后代的事情打拼着,他们就像是还债的工具,要为孩子的教育、住房、婚姻,生活的所有事情操心、劳力。
在县城买房的年轻人就不只是不赡养父母,而且通过代际剥削将父母从事农业生产所获收入拿到城市消费。新的通过代际剥削而成的城市对农村的剥削便已成型。
当前中国正在推动城镇化进程,正在加快县域经济的发展,正在动员农民进县城买房置产。但在当前中国农民其实并无可能通过在城市务工来获得相对体面的城市生活的条件下,这样一种政策导向将不仅是推动了城市对农村的新的剥削,而且这种剥削还是通过年轻人来剥夺老年人这种最残酷的方式进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