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哲学的发展

kid1v
kid1v 这家伙很懒,还没有设置简介...

0 人点赞了该文章 · 20 浏览

分析哲学的发展

  (1)在二次大战前后

30年代后期A.希特勒上台,欧洲大陆的逻辑经验主义者相继迁居美国,于是美国成为逻辑经验主义的中心。 40~50年代,逻辑经验主义通过卡尔纳普、赖兴巴赫、H.费格尔、C.G.亨佩尔等人的传播,逐渐取代实用主义,在美国哲学界占居了主导地位。与此同时,一些美国哲学家还把它与实用主义结合到一起。于是,出现了C.I.刘易斯的“概念的实用主义”、C.W.莫里斯的“科学的经验主义”,50年代还出现了以W.V.O.奎因等人为代表的“逻辑实用主义”。奎因原来持逻辑经验主义的观点,后来转而猛烈抨击其中的一些基本观点,否认分析命题与综合命题的区分,反对证实原则与还原主义,提出“整体论”的检验理论和本体论的承诺概念。逻辑经验主义由于受到奎因和科学哲学家T.S.库恩等人的猛烈抨击,而且无力解决其理论上的许多困难,因此在60年代以后逐渐衰落。50年代后期,日常语言学派在美国也有一定传播,W.S.塞拉斯、R.M.齐索姆、J.R.塞尔等分析哲学家较多地接受它的影响。塞拉斯继承和发展了后期维特根斯坦关于词的意义在于词的用法这一重要观点,认为阐明一个词的意义就是阐明这个词在语言中的作用。他还指出,意义不是表示一个词与某种外界事物的关系,而是表示一个语言项目与另一个语言项目的关系。齐索姆因受日常语言学派的语义分析方法的影响,十分重视对某些与认识有关的词汇进行细致分析。塞尔则致力于继承和发展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他对专名和加强语意的言语行为的研究,在70年代颇受美国分析哲学界的重视。英国的日常语言学派在60年代后逐渐衰落,其后的分析哲学家大都转向哲学逻辑的研究。 60~70年代,英美分析哲学家在科学哲学、语言哲学等领域内的研究又取得了某些新的进展。

  (2)在科学哲学方面

  以库恩、P.K.费耶尔阿本德等为代表的历史社会学派和以塞拉斯、H.普特南为代表的科学实在论,已取代逻辑经验主义而占居主导地位。

  (3)在语言哲学和哲学逻辑

  D.H.戴维森、J.欣梯卡、S.A.克里普克、M.A.E.杜麦特等人各以不同的方式发展或补充、修改了弗雷格、罗素、卡尔纳普、塔尔斯基等人的观点。

  (4)在精神哲学方面的发展

  卡尔纳普和赖尔的行为主义和费格尔的心脑同一论,已让位于澳大利亚的中枢状态唯物论和功能主义。在心理学方面,由于A.N.乔姆斯基的影响,新兴的认知心理学(见认知心理学派)已完全取代行为主义心理学派的地位。

  分析哲学在自然语言语义学、科学实在论和认知心理学等方面的渗透和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它的发展趋向。此外,在北欧和联邦德国,分析哲学至今也很有影响。 

发布于 2022-12-31 10:17

免责声明:

本文由 kid1v 原创或收集发布于 火鲤鱼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可联系本站删除。

推荐内容

什么是分析哲学
分析哲学的解读
分析哲学的基本特征
分析哲学的学派分支
分析哲学的发展
火鲤鱼 © 2025 专注小微企业服务 冀ICP备09002609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