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改革开放的基本经验
中国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实践,积累了极其丰富的经验,归纳起来,可以列举许多条,择其要点,主要有以下十条:
(一)改革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现实社会主义不改革没有出路
实践中的社会主义不改革没有出路,若不顾客观条件变化和人类历史的发展潮流,固守特殊条件下形成的僵化体制,只能把社会主义引向死胡同,葬送活生生的社会主义事业。相反,如果借改革之机,企图从根本上否定社会主义制度,全面走向资本主义,也难以找到出路。这是中国改革的首要经验。
这个基本结论,已经得到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实践的证实。在社会主义改革浪潮涌来时,当时的社会主义国家大体上有三种情况:一是忌讳改革,拒绝改革,固守已经弊端丛生、僵化过时的体制不放,导致矛盾越积越深,困难越积累越大,最后引发全社会的危机,被人民所唾弃。二是积极地进行改革,也曾一度出现繁荣局面。但当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在外有压力内有困难的情况下,把改革变为“改向”,根本否定社会主义制度,取消共产党的领导,实行所谓“休克疗法”,企图在短时间内全盘照搬欧美的政治经济模式,结果经济滑坡,社会动乱,国家解体,民族分裂。三是既积极推进改革开放,又注意把握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始终把发展经济和提高人民生活作为改革的起点和归宿,从而带动了经济发展,促进了社会进步,政治稳定,国家繁荣,得到人民的真诚拥护,也赢得了世界的信赖和好评。这方面的代表就是中国,这一点已经得到越来越多有识之士的高度赞赏。
(二)解放思想是改革开放的前提,要不断解放思想,不断清除思想障碍
事实证明,任何一个民族,如果没有一种精神力量作为支柱,没有一种良好的精神状态,都是难以生存的。对于一个正在实施现代化战略的发展中国家,有一种精神力量作为民族的凝聚力,就显得更加重要。一个在精神上空虚的民族是不可能真正振兴的。
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东方大国,进行这样一项前无古人的改革开放事业,没有一种良好的精神状态,没有一股积极进取、艰苦创业、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是难以想像的。这就必须解放思想,开动脑筋,放开手脚,大胆创新。从历史上看,任何一次社会变革,无不以思想解放为先导,改革的深化也有赖于思想的进一步解放。其实,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解放思想,不断开拓创新的历史。改革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解放思想,不断大胆探索,不断开拓创新的过程。改革每前进一步,就要消除一个思想障碍,每消除一个思想障碍,改革就前进一步。这些思想障碍,主要是“左”的障碍,即某些传统的社会主义观念。农村改革之初,有人把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说成是搞资本主义复辟;特区刚建立时,也有人说,特区除了五星红旗是社会主义外,其余全是资本主义;长期以来,市场经济被视为洪水猛兽,被斥之为社会主义的异端;还有些人认为,非公有制经济是资本主义土壤,搞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就是搞资本主义,就是所谓的私有化。
可见,不解放思想,不冲破传统观念,不打破思想枷锁,不抛弃“左”的教条,改革就无从谈起。
(三)改革的着眼点和落脚点,都要放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强国富民上
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之后,之所以还要进行被邓小平称之为“第二次革命”的改革,其根本原因,就是因为长期以来,我国形成了权力过分集中,所有制结构单一的计划经济体制,严重束缚了生产力发展,妨碍了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压抑了广大劳动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本来应该生机盎然的社会主义失去了活力。改革的实质和目的,就是为了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时相应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和其他方面的改革,尽快实现国家的现代化。
在推进中国改革的过程中,邓小平始终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尽可能快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放在首位;把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衡量改革成败和判断是非得失的标准;把改革的着眼点和落脚点始终放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
正是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尽可能快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中心内容的改革实践,动员最广泛的人民群众直接参与,极大地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重新焕发出了蓬勃生机,生产力获得巨大进步,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解决或缓解了多年积累的一系列矛盾和问题。我们完全有理由这样说,三十年来中国的改革开放,在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史上是一次伟大的转折,在很大程度上挽救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命运。若没有1978年的历史性转折,中国社会主义的前途将不堪设想。
(四)改革的实施要遵循从易到难,由点到面,逐步深化的渐进过程
当代中国是被特殊时期造成的巨大历史灾难逼上改革之路的。历史没有给我们进行改革准备的充裕时间。因此,改革之初,我国改革开放的领航人就反复强调要摸着石头过河,要从中国实际出发,大胆探索,注重实效,边实践,边总结经验。改革之初只是确定一个大致的思路:这就是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根本任务,以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出发点。具体改革方略是:先从比较容易推进并能较快取得成效的领域入手,即首先从农村改革入手,然后推进到城市改革,同时先从经济体制改革开始然后推进到政治、科技、教育、文化等领域,并且先通过试点,取得经验,再逐步推开。即自上而下,从小到大,从易到难,考虑各方面的承受程度,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积少成多,逐步推进。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就是在渐进过程中,经过反复考虑,反复比较,并经过多年的思考试验后才逐步形成的。现在大家都知道,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是,这一目标的确立,经历了长达14年激烈的争论,其争论的激烈程度,在中国发展史上是罕见的。直到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著名的南方谈话,才把这场争论画了一个句号。这种“摸着石头过河”,边实践,边总结,在改革实践中逐步确立改革目标的做法,有利于改革的稳步推进,逐步深入,同时又防止出现大的挫折。
在实施改革的过程中,要注意各个领域改革的相互配合。尤其是政治体制改革要与经济体制改革相适应。正如邓小平所说,中国改革能否取得成功,取决于政治体制改革。只搞经济体制改革,不搞政治体制改革,就不能保障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不能使经济体制改革继续前进,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五)以开放带动改革,改革促进开放
中国改革的一个特点,是改革和开放同时并举。以开放带动改革,以改革促进开放。改革和开放,就如同车之两轮,鸟之双翼,成为推动中国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
中国的改革之所以必须与开放紧密结合,是因为在生产社会化和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各国的发展都离不开世界。历史一再证明,闭关自守,只能导致落后。落后就要挨打。中国吃过这个苦头。正如邓小平所说: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之后变得落后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闭关自守,我们吃过这个苦头,我们的老祖宗吃过这个苦头。如果从明朝中叶算起,到鸦片战争,有三百多年的闭关自守,如果从康熙算起,也有近二百年。长期闭关自守,把中国搞得贫穷落后,愚昧无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是对外开放的,不过那时只能是对苏联东欧的开放。以后关起门来,影响了中国发展。中国要获得发展,不开放不行,这是一个大政策。
中国的改革是全方位的,中国的开放也是全面的。是向全世界的开放,是对所有类型的国家开放。其中主要是对西方发达国家的开放。“我们吸收外资、引进技术等等主要从那里来”,因为对外开放的实质就是要吸收人类文明进步的一切成果,特别是当今世界上西方发达国家的文明成果。以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我们的对外开放,包括两个开放,一个是对外开放,一个是对内开放。对内开放就是改革。对内开放,就是打破地区壁垒,实现社会主义统一大市场,这是建立市场经济的基本条件之一。这就需要对现行体制进行根本变革。不实施改革,开放也难以实施,中国也就发展不起来。而开放的实行,特别是对外开放又势必推动国内的体制改革。因此,改革与开放是相互促进,密不可分的。
(六)要正确处理发展、改革与稳定之间的关系
中国的改革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既要大胆开拓,又要步子稳妥,还要方式适当。特别要注意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之间的关系。在中国革命和建设史上,急躁冒进没有一次不是以失败而告终,在社会主义改革史上,急躁冒进也没有一次成功的先例。在稳定中寻求发展,在发展中寻求稳定,这是战后以来很多发展中国家经过长期经济建设获得的宝贵经验,也是一些后来居上的国家成功之要旨。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来说,在稳定中推进改革,在稳定中寻求发展,就显得非常重要。我国经济建设的主要教训就是急躁冒进。形势不好时,头脑还比较冷静,形势一好,头脑就发热。这种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急躁冒进,曾经给我国社会带来巨大灾难。这方面的教训要牢牢记住。
这里所说的稳中求进,是就改革和建设的指导思想而言,关键是要处理好发展、改革和稳定之间的关系。稳定是前提,发展是目的,改革是途径和动力。
我们所寻求的稳定,不是停滞的稳定,而是动态的稳定,是发展中的稳定。是为了获得发展所需要的社会环境。这里,骑自行车原理会给我们一些启示。自行车骑得太快,易栽跟头,若骑得太慢或者不动,最终也会摔下来。只有保持一个合适的速度,才能稳步前进。
中国改革成功的原因之一,就在于中国改革的领导核心清醒地认识和把握了改革、发展和稳定之间的内在联系。这就是:发展是一切工作的中心,是改革和稳定的目的;改革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是发展和稳定的重要保证;稳定是改革和发展的基础,社会不稳定,就什么事也做不成。
(七)正确处理破和立的关系,尽可能缩短新旧体制之间的过渡时期,把新旧体制转轨期间所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改革,是新旧体制的一种转换,无疑是一个破旧立新的过程。既然如此,改革就要破字当头,敢于革除和摈弃种种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管理体制和规章制度。但破只是手段,立才是目的。破要服从立,服务于立。即使破,也有不同的破法。大致来说,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先破后立;二是边破边立;三是先立后破。具体采取哪种方式,要视其具体情况。鉴于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历史经验,还是先立后破为好。新的体制建立起来了,旧体制不攻自破,新的机制运转起来了,旧的机制自然会退出历史舞台。某些国家全盘否定原有体制,搞什么“休克疗法”,盲目照搬某种模式,在一定时期内搞成没有商品的商品经济,没有市场的市场调节,没有资本家的资本主义。旧的体制和联系破坏了,新的体制和机制又没有建立起来,必然导致混乱和无序,引发一系列的社会危机。我国前些年社会生活中出现的经济过热、宏观失控和某些秩序混乱等社会问题,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由于没有处理好破与立的关系。旧的体制和运行机制破坏了,新的体制和运行机制又未能及时地建立并正常地运转起来,留下了一系列的权力真空、政策真空和法规真空,被一些人钻了空子,导致诸如社会分配不公、腐败现象滋长、社会秩序混乱等一系列困扰我国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以至于不得不花很大的气力进行治理整顿。
当前,中国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新旧体制的转轨还没有完成。有学者认为,中国改革面临的最大危险,是改革可能以不彻底而告终,形成“半计划半市场经济体制”。旧体制的弊端没能彻底消除,新体制的优势也不能充分发挥出来。在这种畸形的体制下,两套对立的比赛规则及其评价标准同时存在,“无规则游戏”比比皆是。为了中华民族的长远发展,为了国家的长治久安,为了清除陈旧观念及其利益集团对国有企业改革进程的扭曲、干扰和拖延,必须从理论上、政策上彻底消除一切认识误区,把这场改革进行到底。
(八)要把破除旧体制与创建新体制结合起来,即改制与建制相结合,运用法律手段巩固改革成果
邓小平在谈到制度建设的重要性时讲过这样一段令人深思的话: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这些方面的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这一深刻思想对于社会主义改革的重要启示是,要把改革与制度建设结合起来,运用法制手段巩固已经取得的改革成果。改革,说到底就是一个破除旧体制,创建新体制的过程。要伴随着改革实践的发展和改革经验的总结,把经过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通过法律程序从制度上把它固定下来,把改革纳入法制轨道。这样既可以巩固改革成果,又可以使人们在改革过程中的行为规范化,还可以避免由于人事更迭,使改革进程发生逆转。这样,随着改革的拓展,新制度就会逐步建立起来,并不断得到巩固和完善。
(九)要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
社会主义改革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是一场伟大的社会试验,是一场深刻革命。它既涉及到权力的调整,又涉及到利益的分配,直接影响到每一个公民的利益。要把这样一个巨大的社会系统工程顺利完成,没有一个强有力的领导核心是根本不可能的。在社会主义国家,这个领导核心只能是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共产党。只有依靠共产党的领导,依靠全体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有组织、有秩序、分步骤地积极推进,大胆探索,才有可能实现既定目标。
在当今中国,如果离开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全国就失去了一个稳定的政治中心,不仅改革搞不下去,建设也无从谈起,甚至连起码的社会秩序也难以维持。这是全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的实践中认识到的一条真理。社会主义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社会领导层主动自觉地自上而下进行的社会结构性调整和体制改造,因而必须有组织、有领导、有秩序、分步骤地推进。作为领导社会主义事业的核心力量,共产党必须牢牢掌握改革的领导权,紧紧把握改革的进程和方向,使改革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十)边实践,边总结,不断进行理论创新,不断进行改革理论准备
从改革是一种探索性的伟大实践,没有先例可循的角度看,在改革初期,强调摸着石头过河无疑是正确的。但是,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化,社会矛盾日益复杂,尤其是在我国这样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从事这样一项前无古人的改革伟业,就特别需要科学的理论作指导,以减少盲目性,提高自觉性。理论的超前作用和指导功能也正在于此。回顾社会主义改革的历史进程,社会主义改革之所以步履艰难,曲折多变,究其根源,一个重要原因是改革理论准备不足。理论准备不足,就是理论上的不成熟,而理论上的不成熟就会导致思想上的不清醒;思想上的不清醒,又会导致政治上的不坚定;这一切又导致实践上的盲目性。这种盲目性往往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教条主义,机械地照搬别国经验,别国理论,别国改革模式;二是经验主义,越是缺乏理论指导,就越容易忽视理论的作用,凭老经验,靠想当然;三是实用主义,功利主义,只注重眼前,而忽视长远,重小利而损大局,急功近利。社会主义改革实践中的忽冷忽热,朝令夕改,顾此失彼,究其根源,盖出于此。在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史上,许多党吃理论准备不足的亏是相当大的,我们党和国家也曾付出过巨额学费。这个深刻的教训要牢牢记取。俄罗斯著名学者布坚科博士在总结前苏联改革失败教训时,认为首要的一条,就是“苏联领导人一开始就忽视理论,戈尔巴乔夫和俄罗斯的改革者并无适合国情的理论,缺乏分阶段的、目标明确的向市场经济过渡、政治民主化的概念”。他认为,“如不先解决普遍问题,就无法解决局部问题。”布坚科博士的这个概括是有道理的。实践证明,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任何一项重大的社会实践活动,如果没有科学的理论作指导,要想取得胜利是不可能的,社会主义革命是如此,社会主义改革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