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适应模式的主要内容
文化适应模式的核心内容是:第二语言习得只是文化适应的一部分,学习者始终处于从不适 应过渡到适应的连续统中,学习者对目的语群体文化的适应程度将决定其习得目的语的水平:其中,“文化适应”指学习者在社会和心理两个方面都能融入目的语群体之中。叫在文化适应模式中, Schumann通过“社会距离"和“心理距离"来分析和阐述文化适应模式。在“社会距离"与“心理距离”之间,Schumann 认为,社会距离较心理距离占有更为重要的地位。
(一)社会距离
社会距离是指第二语言学习者群体和目的语群体之间的关系,它影响着第二语言学习者与目 的语群体接触的程度,因而也影响着第二语言学习者的语言水平的提高。具体而言,两个群体之间的社会距离越近,接触越多,就越利于第二语言的习得;否则,相反。“社会距离”包括以下八项因素,它们彼此联系着,影响学习者的第二语言习得。
1.“社会主导模式”
社会主导模式指第二语言学习者群体与目 的语的平等程度,包括“主导地位”、“从属地位”、“平等地位”。具体来说,如果第二语言学习者的群体在各个方面都要比目的语群体先进,那么第二语言学习者学习目的语的速度和水平不会得到显著的改善,因为第二语言学习者觉得目的语没有母语好,所以不会努力地去学并且心里会排斥学习这种语言;如果第二语言学习者的群体在各个方面都没有目的语先进,他们学习这种语言也会很慢,因为先进的目的语会把他们的母语同化,使自己的语言面临消失的境地;当然如果两个群体在各个方面发展得差不多,那么第二语言学习者学习目的语的速度和水平会有显著的提高,因为他们在社会地位上是平等的,不会产生排斥,愿意学习先进的东西来提高自己。这就如同我们在和别人交流时一样,愿意和自己水平差不多的人进行交流,如果别人在各很多方面比自己强很多或比自己差很多,就觉得没法进行交流。
2."融入策略”
融入策略指第二语言习得群体面对目的语群体文化时可能采取的态度和做法,包括“同化策 略”、“保留策略”、“适应策略”三种。
“同化策略”是指第二语言学习者面对目的语群体时,放弃了自己原有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接受了目的语群体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不得不承认,“同化策略”在第二语言学习者习得目的语时的重要作用,学习者完全认同目的语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并全盘接受,学习目的语的速度和水平当然会有明显的改善,但这也使得学习者放弃自己群体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也就等同于目的语的群体扩大了,而学习者的群体被同化后,自己的语言和文化不再存在。如果全世界在学习一种语言并采取“同化策略”,那么世界上会只有一种语言,世界便不会如此丰富多彩。
“保留策略”是指第二语言习得群体保留了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同时拒绝了目的语群体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学习者在学习目的语时,如果拒绝目的语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就难以理解目的语中所涵有的的文化,也就难以把目的语学好。
“适应策略”是指第二语言习得群体一方面保留了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另一方面也接受了目的语群体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学习者保留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不至于完全被目的语同化,使自己的语言文化消失,同时又能接受目的语群体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为自己的语言学习提供应有的文化背景,来促进自己的语言学习。我们学习英语就应采取“适应策略”,能够认同他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但不被同化,这样我们在学习时,就能够理解的他们的行为,不至于产生误会。
3.“封闭程度”
封闭程度指第二语言习得群体和目的语群体共同享用社会设施、共同工作的程度,即第二语言学习者与目的语群体接触的机会和时间多不多。如果接触少,封闭程度高,学习者没有习得目的语的语言环境和文化环境,也就是所得到的语言输入较少,那么学习者习得语言就慢;相反,他们得到的语言输入多,习得语言就快。正如留学生到中国学习汉语,如果他们不和中国人交流,只用母语和自已国家的学生交流,就难以获得足够的语言输入,即使到中国学习,语言水平也得不到明显的提高。
4.“凝聚程度”
凝聚程度指第二语言习得群体内部成员间的密切程度。成员间的密切程度低,学习者与内部成员的交流机会减少,那么便会有更多的机会与目的语群体交流,增加自己的目的语习得环境,加速习得目的语:相反,内部成员间的密切程度高,学习者与内部成员的交流机会增加,与目的语群体的交流机会减少,失去了更多的习得目的语的语言环境,遇到问题时,仅通过内部成员就能够解决,不需要接触目的语群体,那么学习者习得目的语的效果必然会受到影响。
5.“群体大小”
群体大小指第二语言习得群体人数的多少。群体大,那么内部成员的密切程度就低,学习者与内部成员的交流机会少,生存的压力就会迫使学习者与目的语群体交流,就能获得足够的语言习得环境,从而习得目的语:群体小,内部成员间交流的机会就多,学习者不会担心生存的问题,没有压力迫使学习者不得不与目的语群体接触,与目的语群体的接触少了,当然,学习者习得语言也就慢,效果也不够好。
6.“文化相似性”
文化相似性指第二语言学习者群体的文化与目的语群体文化的相似程度。两个群体的文化相似程度越高,越有利于语言的习得。韩国、越南、马来西亚等都属于“汉字文化圈”,他们有很多的文化和中国相似,有的是借鉴中华文化,有的是从中华文化演变而来,但是非常相似,因此他们国家的学生在学习汉语时,相比较中亚的学生而言,一是学习起来相对容易,二是学习效果明显好于中亚的学生,如发音比较准确,说话比较流利等。
7."态度”
这里的态度指第二语言学习者群体对目的语群体的整体态度,包括正面态度和负面态度。第 二语言学习者对目的语群体的态度友好,愿意与目的语群体接触,并认同他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从而获得较多的交流机会,便于学习者的语言习得;学习者对目的语群体的的态度不友好,不愿意与目的语群体接触,相对来说,比较反感目的语群体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那么他们所获得的交流机会就少,学习者习得目的语就慢。
8.“打算居住的时间”
打算居住的时间指第二语言学习者群体是否打算在目的语群体所在国长期居住。打算长期居住者会为了自己能够在这个国家更好的生存以及更好的生活工作,会寻找学习目的语的机会,加强与目的语群体的交流;而打算短期居住者则不考虑以后能不能在这个国家更好的发展,只要自己目前的目的语水平能够让自己度过这段时间就可以,不会加强与目的语群体的交流,目的语水平不会明显的改善。
(二)心理距离
社会距离考察的是第二语言习得群体与目的语群体之间的社会关系,心理距离是从个人与群体之间的关系出发,考察作为个体的学习者由于情感因素造成的与目的语群体的距离,具体来讲,心理因素由以下相互关联的因素构成,即“语言休克”、“文化休克”、“学习动机”和“语言疆界渗透性”。
1.“语言休克”
语言休克是指学习者使用第二语言时的恐惧感。每种语言都有自己的语言特色,也就带来了学习者在学习语言时的困难。学习者在学习一种语言时,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也就打击他们在使用第二语言时的信心。西方人性格奔放,在使用目的语时不具小节,勇于说出口,不怕出现错误,语言休克的程度也就低;而东方人一般含蓄,在使用目的语时特别谨慎,说话时害怕出现错误,语言休克的程度就高,习得第二语言时也就慢。
2.“文化休克”
文化休克是指学习者进入目的语群体时的一种焦虑。当学习者进入目的语环境时,他不理解目的语群体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自己的思维模式不被目的语群体接受,自己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变得格格不入,自己就像处在-一个与世隔绝的状态,这就是“文化休克"的表现。学习者为了改变这种状态,便会调整自己,有的学习者选择慢慢学习,从而适应这种环境,有的学习者拒绝接受,把自己封闭起来。选择适应这种环境的学习者,会慢慢度过“文化休克"期,度过的时间越快,也就说明他能认同这种文化,不会产生抵触,习得目的语也就快。而选择拒绝接受这种文化的学习者,则不能适应该环境,“文化休克”期会很长,甚至一直持续,严重影响目的语的习得。
3.“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指学习者学习目的语的原因,分为融合型动机和工具型动机。融合型动机是指为了跟目的语社团直接交际,与目的语文化有更多的接触、甚至想进一步融合到第二语言社团中成为其中一员。工具型动机是指把第二语言用作工具的实际目的,如查阅资料,进行研究,寻找工作,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改善自己的社会地位等。学习者的学习动机是为了能够理解目的语的文化,对目的语充满兴趣,希望与目的语群体有更多的接触,甚至希望自己能够成为其中的一员,那么,相比较学习者的动机只是把目的语作为一种工具,来提高自己的地位或者有一份好工作而言,具有融合型动机的学习者的学习欲望和热情会持续较久,学习的效果也很显著,习得第二语言也较快。
4.“语言疆界渗透”
语言疆界渗透是指学习者能否打开语言屏障,以开放的态度接受语言输入的意识。Guiora认为在语言习得的早期没有语言疆界,随着第二语言的不断学习,语言疆界逐渐建立,形成屏障,阻碍语言的输入,语言水平难以提高,形成僵化。我们自己在学习外语时,就能感觉到有段时间特别努力学习,但就是水平得不到提高,深有体会的是自己的听力理解能力。自己花很多的时间去练习听听力,但是还是感觉不到明显的变化。Guiora认为,语言疆界并非不可控制,而是通过开放的态度来消除,开放程度越大、渗透性越高,语言输入量越大,可提高的空间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