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储热缓冲水箱的制作方法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水箱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储热缓冲水箱。背景技术:[0002]空气源热泵是一种利用高位能使热量从低位热源空气流向高位热源的节能装置。它是热泵的一种形式。顾名思义,热泵也就是像泵那样,可以把不能直接利用的低位热能(如空气、土壤、水中所含的热量)转换为可以利用的高位热能,从而达到节约部分高位能(如煤、燃气、油、电能等)的目的。空气作为热泵的低位热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处处都有,可以无偿地获取,而且,空气源热泵的安装和使用都比较方便,因此其发展快速且应用广泛。[0003]在使用时,由于环路中的循环水量有限,那么主机在很短的时间内达到设计温度后,就会停止工作,然后又会在很短暂的时间内,水温达到主机的启动条件后,主机又开始启动,频繁的启动就会大大减少主机的使用寿命和浪费电能。对此现有技术中一般通过在系统中增加缓冲水箱,以此增大小型系统的水容量,储存冷热量,使得系统的温度变化更平稳,避免主机在低负荷运行时机组频繁启停。同时我们知道缓冲水箱在使用时其出水口直接与系统中的水泵连通,因此在长时间使用后,如果未能及时对缓冲水箱内部进行清理排污,则很有污垢杂质不断进入水泵内部后可能会影响水泵的使用寿命。技术实现要素:[0004]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设计合理,能够有效避免杂质进入水泵内部影响水泵使用寿命的储热缓冲水箱。[0005]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0006]一种储热缓冲水箱,包括顶部具有开口的水箱本体以及盖合于水箱本体顶部开口位置处的上盖,所述水箱本体的侧壁上靠近水箱本体顶端的位置处设有入水口,所述水箱本体的侧壁上靠近水箱本体底端的位置处设有出水口,所述水箱本体的内侧壁上且对应于出水口的位置处固定设有一个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上设有一个与出水口同轴设置的连接孔,所述连接孔内设有滤芯,所述连接块上远离出水口的一端端部且对应于连接孔的位置处设有滤网,所述水箱本体的底端还设有排污口,所述上盖上设有排气阀。[000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滤芯包括一端具有开口的滤筒、填充于滤筒内部的树脂球以及盖合于滤筒开口位置处的盖板,所述滤筒与连接孔之间螺纹旋接,所述滤筒上远离其开口端的一端端部设有若干个通孔,所述盖板为筛网形结构。[000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孔为阶梯型结构,且所述连接孔上远离出水口一端的内径大于其另一端的内径。[000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0010]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其中在水箱本体的内侧壁上且对应于出水口的位置处设置有一个内置滤芯的连接块,能够有效避免水箱本体内部杂质从出水口进入水泵从而影响水泵使用寿命的情况,同时设置的滤网能够对通过滤芯的水质进行优先的预过滤,从而延长滤芯使用时间,减少滤芯的清洁和更换频率,提高其使用效果。附图说明[0011]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储热缓冲水箱的结构示意图;[0012]图2为图1中a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0013]图中符号说明:[0014]水箱本体1,上盖2,入水口3,出水口4,连接块5,连接孔6,滤网7,排污口8,排气阀9,滤筒10,树脂球11,盖板12,通孔13。具体实施方式[0015]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行进一步详细说明。[0016]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储热缓冲水箱,包括顶部具有开口的水箱本体1以及盖合于水箱本体1顶部开口位置处的上盖2,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上盖2与水箱本体1之间的连接方式采用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现有技术中常规使用的连接方式,且本实用新型的改进点并未涉及上盖2与水箱本体1之间的连接方式,因此便不再赘述;[0017]所述水箱本体1的侧壁上靠近水箱本体1顶端的位置处设有入水口3,所述水箱本体1的侧壁上靠近水箱本体1底端的位置处设有出水口4,所述水箱本体1的内侧壁上且对应于出水口4的位置处固定设有一个连接块5,所述连接块5上设有一个与出水口4同轴设置的连接孔6,具体的,所述连接孔6为阶梯型结构,且所述连接孔6上远离出水口一端的内径大于其另一端的内径;所述连接孔6内设有滤芯,所述连接块5上远离出水口4的一端端部且对应于连接孔6的位置处设有滤网7,所述滤网7与连接块5之间通过螺钉连接;所述水箱本体1的底端还设有排污口8,所述上盖2上设有排气阀9;[0018]进一步的,所述滤芯包括一端具有开口的滤筒10、填充于滤筒内部的树脂球11以及盖合于滤筒10开口位置处的盖板12,所述盖板12与滤筒10之间通过螺纹连接,所述滤筒10与连接孔6之间螺纹旋接,所述滤筒10上远离其开口端的一端端部设有若干个通孔13,所述盖板12为筛网形结构。[0019]最后应说明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对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