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场旅客登机设施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场设施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机场旅客登机设施。
背景技术:
2007-2019年国内跨入千万级机场的数量,由10个机场增长为39个,增幅3倍,各地机场的航站楼设施在不断地进行扩建以满足日益增长的运营需求,限于航站楼的规模和空侧岸线,近机位的比例受到限制,部分旅客下机或登机须通过远机位登、下机。受环境条件的制约,不可避免地旅客须通过一段露天环境进行,这种流程易受气候条件的影响,遇上高、低温、风、雨和雷电等气候条件,将极大地影响旅客的乘机感受,降低机场旅客的服务水平,目前,国内外民用机场有以下几种登机模式:
1)通过航站楼近机位登机;旅客进入航站楼,办完各种手续后,通过与航站楼一体的近机位登机桥设备,实现登机、接机;
2)各类型机场摆渡车到飞机附近,旅客步行一段距离后,通过飞机客梯车登机,步行的距离易将会受环境和各种气候条件的影响;
3)通过设有登机桥设施的远机位候机厅登机:各类型机场摆渡车到远机位候机厅,通过候机厅内楼梯或电扶梯设施上登机桥,登机、接机;
4)对小型或支线机场,无近机位。旅客通过建筑物出入口,步行,上飞机客梯车登机。
旅客登、接机流程的规划水平是设施投资、旅客便捷、服务质量和经济效益等影响机场运营的几个关键要素。所以针对机场旅客登、接机流程要求,在有限的建筑规模、近机位比例不高条件下,应用新科技、新技术、新设施满足旅客流程的需求,实现全天候、便捷登、接机,根本性地提高机场旅客出行的服务水平,是打造智慧机场、人文机场、平安机场、绿色机场核心所在,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需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在有限的建筑规模、近机位比例不高条件下,应用新科技、新技术、新设施满足旅客流程的需求,实现全天候、便捷登、接机,根本性地提高机场旅客出行的服务水平,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机场旅客登机设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机场旅客登机设施,包括:
至少一个伸缩通道,所述伸缩通道上设置有与所述伸缩通道的内部通道连通的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
设置在所述伸缩通道的底部的动力总成;
设置在所述伸缩通道的上驾驶台,所述驾驶台能够控制所述动力总成行走和转向;
设置在所述第一出口处的第一折叠帐篷,所述第一折叠帐篷用于与飞机客梯车对接;
设置在所述第一折叠帐篷的底部的第一折叠踏板,所述第一折叠踏板与所述第一折叠帐篷所围成的通道与所述伸缩通道连通;
设置在所述伸缩通道与所述第一折叠踏板之间的第一可调接机平台,通过电机或液压驱动能够调节所述第一折叠踏板的角度,实现与飞机客梯车的平缓对接;
设置在所述第二出口处的第二折叠帐篷,所述第二折叠帐篷用于与机场摆渡车对接;
设置在所述第二折叠帐篷的底部的第二折叠踏板,所述第二折叠踏板与所述第二折叠帐篷所围成的通道与所述伸缩通道连通;
设置在所述驾驶台与所述第二折叠踏板之间的第二可调接机平台,通过电机或液压驱动能够调节所述第二折叠踏板的角度,实现与机场摆渡车的平缓对接。
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伸缩通道包括内伸缩通道和嵌套在所述内伸缩通道外部的外伸缩通道,所述内伸缩通道外部和所述外伸缩通道可在动力总成的驱动下做水平、伸缩运动。
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伸缩通道与所述外伸缩通道之间安装有防水条及滚轮轨道系统。
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伸缩通道还包括用于测量所述伸缩通道的长度的测量装置。
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动力总成包括行走机构和转向机构,所述行走机构包括前轮和后轮,其中,前轮设置在所述外伸缩通道上,所述后轮设置在所述内伸缩通道上,所述转向机构设置在前轮。
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折叠帐篷和所述第二折叠帐篷为电动或液压折叠帐篷。
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伸缩通道上还设置有第三出口,所述第三出口处设置有第三可调接机平台和设置在所述第三可调接机平台上的第三折叠踏板。
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折叠踏板、所述第二折叠踏板和第三折叠踏板为电动或液压折叠踏板。
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机场旅客登机设施的第一出口、第二出口和第三出口处均设置有防风雨门。
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机场旅客登机设施时,可灵活实现航空旅客全天候的接机或登机过程。本实用新型的应用有助于提高旅客满意度、提升机场旅客的服务质量和水平;有助于人力、物力的节约,满足民航绿色、人文机场的建设需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机场旅客登机设施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机场旅客登机设施接机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另一种机场旅客登机设施接机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机场旅客登机设施登机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另一种机场旅客登机设施登机的流程示意图;
图中,100为伸缩通道、200为动力总成、300为驾驶台、400为第一折叠帐篷、500为第一折叠踏板、600为第一可调接机平台、700为第二折叠帐篷、800为第二折叠踏板、900为第二可调接机平台、101为内伸缩通道、102为外伸缩通道、103为第二可调接机平台、104为第二折叠踏板。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在于提供一种机场旅客登机设施、接机方法以及登机方法,以在有限的建筑规模、近机位比例不高条件下,应用新科技、新技术、新设施满足旅客流程的需求,实现全天候、便捷登、接机,根本性地提高机场旅客出行的服务水平。
此外,下面所示的实施例不对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实用新型内容起任何限定作用。另外,下面实施例所表示的构成的全部内容不限于作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所必需的。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机场旅客登机设施,包括伸缩通道100、动力总成200、驾驶台300、第二折叠帐篷700、第二折叠踏板800、第二可调接机平台900、第一折叠帐篷400、第一折叠踏板500和第一可调接机平台600,其中:
伸缩通道100至少一个,伸缩通道100上设置有与伸缩通道100的内部通道连通的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作用是调节该机场旅客登机设施的长度;
动力总成200设置在伸缩通道100的底部;
驾驶台300设置在伸缩通道100上,驾驶台300能够控制动力总成200行走和转向;
第一折叠帐篷400设置在第一出口处,第一折叠帐篷400用于与机场摆渡车门对接;
第一折叠踏板500设置在第一折叠帐篷400的底部,第一折叠踏板500与第一折叠帐篷400所围成的通道与伸缩通道100导通;
第一可调接机平台600设置在伸缩通道100与第一折叠踏板500之间,第一可调接机平台600能够调节第一折叠踏板500的角度;
第二折叠帐篷700设置在第二出口处,第二折叠帐篷700用于与飞机客梯车对接;
第二折叠踏板800设置在第二折叠帐篷700的底部,第二折叠踏板800与第二折叠帐篷700所围成的通道与驾驶台300导通;
第二可调接机平台900设置在驾驶台300与第二折叠踏板800之间,第二可调接机平台900能够调节第二折叠踏板800的角度。
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机场旅客登机设施进行接机时,飞机客梯车在第一拟定区域停车;操作机场旅客登机设施的驾驶台300,控制机场旅客登机设施的动力总成200使得机场旅客登机设施驶入第三拟定区域停车,操作驾驶台300控制动力总成200调节机场旅客登机设施的伸缩通道100的长度,实现机场旅客登机设施的第一出口与飞机客梯车的初步连接;调整机场旅客登机设施的第一可调接机平台400的角度,与飞机客梯车对接,调节机场旅客登机设施的第一折叠帐篷500使之与飞机客梯车的雨篷结合紧密,操作机场旅客登机设施的第一折叠踏板600使之与飞机客梯车的梯口相接,形成旅客通行的第一接机通道;机场摆渡车驶入第二拟定区域,调整机场旅客登机设施的第二可调接机平台700的角度,与机场摆渡车的车门相对接,调节机场旅客登机设施的第二折叠帐篷800使之结合紧密,操作机场旅客登机设施的第二折叠踏板900形成旅客通行的第二接机通道。
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机场旅客登机设施进行登机时,飞机客梯车在第一拟定区域停车;操作机场旅客登机设施的驾驶台300,控制机场旅客登机设施的动力总成200使得机场旅客登机设施驶入第三拟定区域停车,操作驾驶台300控制动力总成200调节机场旅客登机设施的伸缩通道100的长度,实现机场旅客登机设施的第一出口与飞机客梯车的初步连接;调整机场旅客登机设施的第一可调接机平台400的角度,与飞机客梯车的梯级对接,调节机场旅客登机设施的第一折叠帐篷500使之与飞机客梯车的雨篷结合紧密,操作机场旅客登机设施的第一折叠踏板600使之与飞机客梯车的梯口相接,形成旅客通行的第一登机通道;机场摆渡车驶入第二拟定区域,调整机场旅客登机设施的第二可调接机平台700的角度,与机场摆渡车的车门相对接,调节机场旅客登机设施的第二折叠帐篷800使之结合紧密,操作机场旅客登机设施的第二折叠踏板900形成旅客通行的第二登机通道。
可见,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机场旅客登机设施可灵活实现航空旅客全天候的接机或登机过程,有助于提高旅客满意度、提升机场旅客的服务质量和水平;有助于人力、物力的节约,满足民航绿色、人文机场的建设需求。
伸缩通道100包括内伸缩通道101和套设在内伸缩通道101外部的外伸缩通道102,内伸缩通道101外部和外伸缩通道102可在动力总成200的驱动下做水平、伸缩运动。内伸缩通道101作为第一端,外伸缩通道102作为第二端,或者内伸缩通道101作为第二端,外伸缩通道102作为第一端。内伸缩通道101和外伸缩通道102的作用是通过二者的相互运动实现调节伸缩通道100长度的目的,以使得该机场旅客登机设施与飞机客梯车之间,该机场旅客登机设施与机场摆渡车之间全天候连接。
上述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的数量并仅仅局限于一个,还可以为多个。
为了提高内伸缩通道101和外伸缩通道102滑动过程中的防水以及防雨性能,内伸缩通道101与外伸缩通道102之间安装有防水条。为了提高内伸缩通道101和外伸缩通道102滑动过程中的平稳性以及顺畅度,内伸缩通道101与外伸缩通道102之间安装有滚轮轨道系统。
为了直观的调节该伸缩通道100的长度,伸缩通道100还包括用于测量伸缩通道100的长度的测量装置。
动力总成200的作用是用于移动以及转向,动力总成200包括行走机构和转向机构,行走机构包括前轮201和后轮202,其中,前轮201设置在外伸缩通道102上,后轮202设置在内伸缩通道101上,转向机构设置在前轮20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驱动机构提供动力源,或者本实用新型中的前轮201和后轮202均为全轮驱动,每个轮上均能够独立运行。通过调节前轮201和后轮202的差速能够达到调节伸缩通道100的长度的目的。
第二折叠帐篷700和第一折叠帐篷400是柔性的折叠帐篷,有合适的宽度和高度,以封闭飞机客梯车上下梯口雨篷、机场摆渡车车门与通道外壁之间的空间,防止恶劣气候和飞机噪音的影响。折叠帐篷与接触部分为软接触。第二折叠帐篷700和第一折叠帐篷400为手动折叠帐篷或者电动或者液压驱动折叠帐篷,通过手动操作或电动或液压操作使得折叠帐篷运行到指定的位置。
为了方便特殊旅客的接机和登机,伸缩通道100上还设置有第三出口,第三出口处设置有第三可调接机平台103和设置在第三可调接机平台103上的第三折叠踏板104。
通过该第二可调接机平台103能够实现特殊机场摆渡车与机场旅客登机设施的对接,完成特殊旅客的接机和登机。
第一折叠踏板500、第二折叠踏板800和第三折叠踏板104为电动折叠踏板。通过电机或者液压驱动,实现踏板与各类机场摆渡车车门、飞机客梯车梯口不同高度的调整、收放,以保证通道平台地板和各类机场摆渡车和飞机客梯车上下梯口的平稳过渡。
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机场旅客登机设施的出口处均设置有防风雨门,例如在第一出口处、第二出口处和第三出口处均设置防风雨门。门关闭时,可保证设施内部不受恶劣气候影响,也能在关闭状态从操作台观察到飞机客梯车、机场摆渡车的情况。
通过该设施将与飞机客梯车、机场摆渡车和特殊机场摆渡车等特种车辆无缝、全天候衔接。实现了机场出发或到达旅客流程中各环节的有机结合,提高了旅客在恶劣天气下的乘机感受,消减地面服务时间成本和排除不必要的旅客烦恼,实现民航“四型机场”中绿色、人文机场的建设,是整体提升机场服务水平的新型全天候的旅客登机设施。
请参阅图2,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机场接机方法,机场拟定有第一拟定区域、第二拟定区域和第三拟定区域,其中,所述第一拟定区域用于飞机客梯车停车,所述第二拟定区域用于机场摆渡车停车,所述第三拟定区域用于机场旅客登机设施停车;应用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机场旅客登机设施,所述机场接机方法包括:
a1:所述飞机客梯车在第一拟定区域停车;
a2:操作所述机场旅客登机设施的驾驶台,控制所述机场旅客登机设施的动力总成使得所述机场旅客登机设施驶入第三拟定区域停车,操作所述驾驶台控制所述动力总成调节所述机场旅客登机设施的伸缩通道的长度,实现所述机场旅客登机设施的第一出口与飞机客梯车的初步连接;
a3:调整所述机场旅客登机设施的第一可调接机平台的角度,与所述飞机客梯车对接,调节所述机场旅客登机设施的第一折叠帐篷使之与所述飞机客梯车的雨篷结合紧密,操作所述机场旅客登机设施的第一折叠踏板使之与所述飞机客梯车的梯口相接,形成旅客通行的第一接机通道;
a4:所述机场摆渡车驶入所述第二拟定区域,调整所述机场旅客登机设施的第二可调接机平台的角度,与所述机场摆渡车的车门相对接,调节所述机场旅客登机设施的第二折叠帐篷使之结合紧密,操作所述机场旅客登机设施的第二折叠踏板形成旅客通行的第二接机通道。
请参阅图3,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机场接机方法还包括:
a5:特殊机场摆渡车驶入第二拟定区域,调节所述机场旅客登机设施的第三可调接机平台与特殊机场摆渡车的车门对接,操作所述机场旅客登机设施的第三折叠踏板形成旅客通行的第三接机通道。
请参阅图4,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机场登机方法,应用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机场旅客登机设施,所述机场登机方法包括:
b1:所述飞机客梯车在第一拟定区域停车;
b2:操作所述机场旅客登机设施的驾驶台,控制所述机场旅客登机设施的动力总成使得所述机场旅客登机设施驶入第三拟定区域停车,操作所述驾驶台控制所述动力总成调节所述机场旅客登机设施的伸缩通道的长度,实现所述机场旅客登机设施的第一出口与飞机客梯车的初步连接;
b3:调整所述机场旅客登机设施的第一可调接机平台的角度,与所述飞机客梯车对接,调节所述机场旅客登机设施的第一折叠帐篷使之与所述飞机客梯车的雨篷结合紧密,操作所述机场旅客登机设施的第一折叠踏板使之与所述飞机客梯车的梯口相接,形成旅客通行的第一登机通道;
b4:所述机场摆渡车驶入所述第二拟定区域,调整所述机场旅客登机设施的第二可调接机平台的角度,与所述机场摆渡车的车门相对接,调节所述机场旅客登机设施的第二折叠帐篷使之结合紧密,操作所述机场旅客登机设施的第二折叠踏板形成旅客通行的第二登机通道。
请参阅图5,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该机场登机方法还包括:
b5:特殊机场摆渡车驶入第二拟定区域,调节所述机场旅客登机设施的第三可调接机平台与特殊机场摆渡车的车门对接,操作所述机场旅客登机设施的第三折叠踏板形成旅客通行的第三登机通道。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