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变机翼无人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变机翼无人机。
背景技术:
在飞机设计中,有一个不易克服和矛盾:想要提高飞行速度,必须选择大后掠角、小展弦比的机翼,以降低飞机的激波阻力,但此类机翼在低速状态时升力较小,诱导阻力较大,效率不高,飞机起降性能较差;
双翼飞机具有良好的起降性能,超短距的起飞/降落能力,以及良好的机动性能,早期设计的飞机较多的采用了双翼设计。但由于结构重量太大,阻力大等缺点,所以市场推广率并不高,因此,我们提出一种可变机翼无人机,用于解决上述所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采用大后掠角、小展弦比的机翼,以降低飞机的激波阻力,但在低速状态时升力较小,诱导阻力较大,效率不高,飞机起降性能较差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可变机翼无人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变机翼无人机,包括机身,机身的一侧设有螺旋桨,所述机身的两侧分别均固定安装有上主机翼和下主机翼,且上主机翼和下主机翼上均转动连接有翅板,上主机翼和下主机翼上均转动连接有安装罩,且安装罩内滑动连接有l型杆,l型杆的一端延伸至安装罩的外侧并与翅板转动连接,且安装罩的底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驱动马达,安装罩内滑动连接有套管,且驱动马达的输出轴与套管传动连接,套管的一侧对称转动连接有两个转动杆,且两个转动杆的底端分别与安装罩的底部内壁和l型杆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安装罩的内壁上转动连接有螺杆,且螺杆上螺纹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与安装罩的内壁滑动连接,且连接杆贯穿套管并与套管的内壁滑动连接,可对套管进行滑动支撑和限位,以此可方便带动转动杆进行转动。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上套设有复位弹簧,且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与连接杆的一端和套管的一端固定连接,避免转动杆对连接杆向下进行移动时出现阻力。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螺纹板,且螺杆贯穿螺纹板并与螺纹板螺纹连接,可使得连接杆与螺杆进行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驱动马达的输出轴上和螺杆上均固定套设有伞齿轮,且两个伞齿轮相啮合,可方便带动螺杆进行转动。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一种可变机翼无人机:
本技术方案在需要改变翅板的角度时,此时可首先启动电动马达,通过两个伞齿轮可带动螺杆进行转动,这时可带动螺纹板纵向移动,所以在螺纹板向上进行移动时,可拉动l型杆向安装罩内进行运动,可分别使得位于上主机翼上的翅板向下进行转动,位于下主机翼上的翅板向上进行转动,在驱动马达进行反向转动时,可使得l型杆向安装罩的外侧进行运动,即可方便带动翅板反向转动;
本技术方案在两个转动杆向上进行转动时,可使得套管在连接杆上向安装罩内部进行运动,此时便会对复位弹簧进行压缩,在复位弹簧处于受力状态下,可在两个转动杆向下进行转动,提供相应的辅助力,以此可避免转动杆对连接杆向下进行移动时出现阻力。
本实用新型通过启动驱动马达可方便带动翅板进行转动,以此可根据需要调整翅板的角度,即可在无人机进行飞行时,大大降低飞行阻力,所以具有良好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可变机翼无人机的结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可变机翼无人机的结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可变机翼无人机的安装罩内部结构侧视图。
图中:1机身、2螺旋桨、3上主机翼、4下主机翼、5翅板、6安装罩、7l型杆、8连接杆、9套环、10转动杆、11复位弹簧、12螺纹板、13螺杆、14驱动马达、15伞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3,一种可变机翼无人机,包括机身1,机身1的一侧设有螺旋桨2,机身1的两侧分别均固定安装有上主机翼3和下主机翼4,且上主机翼3和下主机翼4上均转动连接有翅板5,上主机翼3和下主机翼4上均转动连接有安装罩6,且安装罩6内滑动连接有l型杆7,l型杆7的一端延伸至安装罩6的外侧并与翅板5转动连接,且安装罩6的底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驱动马达14,安装罩6内滑动连接有套管9,且驱动马达14的输出轴与套管9传动连接,套管9的一侧对称转动连接有两个转动杆10,且两个转动杆10的底端分别与安装罩6的底部内壁和l型杆7转动连接。
其中,本技术方案在需要改变翅板5的角度时,此时可首先启动电动马达14,通过两个伞齿轮15可带动螺杆13进行转动,这时可带动螺纹板12纵向移动,所以在螺纹板12向上进行移动时,可拉动l型杆7向安装罩6内进行运动,可分别使得位于上主机翼3上的翅板5向下进行转动,位于下主机翼4上的翅板5向上进行转动,在驱动马达14进行反向转动时,可使得l型杆7向安装罩6的外侧进行运动,即可方便带动翅板5反向转动,本技术方案在两个转动杆10向上进行转动时,可使得套管9在连接杆8上向安装罩6内部进行运动,此时便会对复位弹簧11进行压缩,在复位弹簧11处于受力状态下,可在两个转动杆10向下进行转动,提供相应的辅助力,以此可避免转动杆10对连接杆8向下进行移动时出现阻力,本实用新型通过启动驱动马达14可方便带动翅板5进行转动,以此可根据需要调整翅板5的角度,即可在无人机进行飞行时,大大降低飞行阻力,所以具有良好的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中,安装罩6的内壁上转动连接有螺杆13,且螺杆13上螺纹连接有连接杆8,连接杆8与安装罩6的内壁滑动连接,且连接杆8贯穿套管9并与套管9的内壁滑动连接,可对套管9进行滑动支撑和限位,以此可方便带动转动杆10进行转动。
本实用新型中,连接杆8上套设有复位弹簧11,且复位弹簧11的两端分别与连接杆8的一端和套管9的一端固定连接,避免转动杆10对连接杆8向下进行移动时出现阻力。
本实用新型中,连接杆8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螺纹板12,且螺杆13贯穿螺纹板12并与螺纹板12螺纹连接,可使得连接杆8与螺杆13进行螺纹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驱动马达14的输出轴上和螺杆13上均固定套设有伞齿轮15,且两个伞齿轮15相啮合,可方便带动螺杆13进行转动。
本实用新型中,本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螺旋桨2可在进行飞行时,提供必要的动力,并且驱动马达14与机身控制系统进行连接,可利用控制系统对驱动马达14进行控制,在需要改变翅板5的角度时,此时可首先启动电动马达14,通过两个伞齿轮15可带动螺杆13进行转动,这时可带动螺纹板12纵向移动,所以在螺纹板12向上进行移动时,便会使得两个转动杆10的底端向相互靠近的一侧进行转动,即可拉动l型杆7向安装罩6内进行运动,这时通过对应的l型杆7的拉动下,可分别使得位于上主机翼3上的翅板5向下进行转动,位于下主机翼4上的翅板5向上进行转动,在驱动马达14进行反向转动时,可使得l型杆7向安装罩6的外侧进行运动,即可方便带动翅板5反向转动,本技术方案在两个转动杆10向上进行转动时,可使得套管9在连接杆8上向安装罩6内部进行运动,此时便会对复位弹簧11进行压缩,在复位弹簧11处于受力状态下,可在两个转动杆10向下进行转动,提供相应的辅助力,以此可避免转动杆10对连接杆8向下进行移动时出现阻力,因此在对翅板5的调整时,可在无人机进行飞行时,大大降低飞行阻力,所以具有良好的实用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