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直升机桨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领域,具体为一种无人直升机桨毂。
背景技术:
市面上常见小型直升机均采用带平衡小翼构型,平衡小翼在直升机工作中可充当机械陀螺的作用,有效减小桨叶产生的交变力矩,减小舵机负载。但是,直升机加装平衡小翼后,会增加许多连杆机构,减小直升机可靠性,同时,平衡小翼会增加直升机起飞重量,不利于带载。为了解决以上问题,需要去除直升机的平衡小翼。去除平衡小翼后,原有的桨毂无法满足使用要求(阻尼垫直接承受交变力矩冲击,控制直升机转向的舵机在很短时间内便损坏),需要设计可代替平衡小翼功能的桨毂,满足直升机飞行要求。
由此可见,提供一种简化结构,满足设计要求的无人直升机桨毂是本领域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桨毂与主轴之间加装高硬度大块阻尼块,可有效吸收交变力矩,延长舵机寿命,提高整机操控性能。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无人直升机桨毂包括桨毂,桨毂的两端分别可旋转连接桨叶安装座,桨毂的中间穿插一根主轴,所述主轴与桨毂之间安装有阻尼块,阻尼块的上方安装有钢套,阻尼块的下方安装有盖板,通过钢套和盖板对阻尼块进行限位,阻尼块与桨毂之间紧密贴合,钢套与桨毂之间留有1-1.5mm的间隙。当直升机转向时,通过阻尼块吸收交变力矩,提高整机安全性和操控性。
进一步的,所述桨毂与桨叶安装座之间具有连接轴,连接轴的一端套设有轴承,通过轴承与桨叶安装座可旋转连接,另一端与桨毂之间固定连接。
再者,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桨毂与主轴之间加装高硬度大块阻尼块,可有效吸收交变力矩,延长舵机寿命,提高整机操控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无人直升机桨毂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无人直升机桨毂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内」、「外」、「侧面」等,仅是附图中的方向,只是用来解释和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是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参见图1和图2,给出了本实用新型无人直升机桨毂的组成结构,其包括桨毂1、安装在桨毂两端的桨叶安装座2、用于连接桨毂与桨叶安装座的连接轴3、穿插在桨毂中间的主轴4、安装在主轴与桨毂之间的阻尼块5、安装在阻尼块上方的钢套6、安装在阻尼块下方的盖板7。
其中连接轴3的一端通过轴承与桨叶安装座2可旋转连接,另一端通过定位销8与桨毂1固定连接。桨毂1的中间开设有圆孔,主轴4穿插在圆孔中。阻尼块5套设在主轴4上,且阻尼块的外侧与桨毂1抵接,阻尼块5选用邵氏硬度95的聚氨酯材料,可保证无人机满载工作时桨叶挥舞角小于8°,钢套6套设在主轴4上,并将阻尼块5向下压紧,且钢套6与桨毂1之间留有1-1.5mm的间隙,此间隙可保证桨毂1转动时钢套6与桨毂1不发生接触,避免出现硬接触,损坏桨毂。盖板7通过螺钉连接在桨毂1的下方,并将阻尼块5向上顶紧,通过钢套和盖板对阻尼块进行限位。直升机去除平衡小翼后,桨叶产生的交变力矩直接作用于桨毂上,进而传导到舵机上,若是不在桨毂上吸收交变力矩,既容易损坏舵机,又影响直升机整机操控性能。通过在桨毂与主轴之间加装高硬度大块阻尼块,可有效吸收交变力矩,延长舵机寿命,提高整机操控性能。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