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尼龙网芯输送带的制作方法

酷酷
酷酷 这家伙很懒,还没有设置简介...

0 人点赞了该文章 · 78 浏览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输送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尼龙网芯输送带。背景技术:[0002]输送带,又称运输带,是用于皮带输送带中起承载和运送物料作用的橡胶与纤维、金属复合制品,或者是塑料和织物复合的制品。输送带广泛应用于水泥、焦化、冶金、化工、钢铁等行业中输送距离较短、输送量较小的场合。[0003]现有的织物芯输送带采用多层浸胶帆布叠层复合作为骨架层,或采用整芯织物作为骨架层。前者工艺复杂,需要每层擦胶或贴胶后复合成型,生产工艺繁琐,效率不高;后者整芯织物未经过浸胶处理不适合用于橡胶直接成型粘合,只适用于pvc,pvg等涂覆成型。[0004]现有的尼龙输送带多为上覆盖层、骨架层、下覆盖层组成,其内部大多安装有直线型的尼龙丝束,输送带在使用时,尼龙丝束的拉伸性较好,不易断裂,但输送带上的橡胶材料的拉伸性较差,橡胶材料在输送带使用过程中容易断裂,且现有的尼龙输送带的内部大多设置有尼龙帆布层,输送带的抗压性较差,输送带在运输物料时容易被物料压扁,特别在在大流量、尖锐物料环境下使用,上覆盖层与骨架布层粘合内聚强度急剧下降,易磨耗、易起洞、易分层,难以满足使用要求。技术实现要素:[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尼龙网芯输送带,通过合理选择骨架材料、设计优化芯体结构,提高输送带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的抗拉裂性能,同时减少物料对输送带的冲击力,提高层间结合力,减少分层现象的发生。[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0007]一种尼龙网芯输送带,包括骨架层、设置于骨架层上表面的上覆盖胶层、设置于骨架层下表面的下覆盖胶层、设置于骨架层宽度方向的左右两侧的边胶层,所述边胶层内部设置有加强筋,所述上、下覆盖胶层由上而下依次包括上包覆胶层、若干抗冲击防撕裂缓冲层和下包覆胶层;所述骨架层由上而下依次包括上抗拉裂层、若干层上下叠置的尼龙编织布层和下抗拉裂层,所述骨架层与上下覆盖胶层和边胶层之间通过粘合胶粘合并经过硫化后形成一整体。[0008]进一步的,所述上抗拉裂层包括两层由钢丝与尼龙绳交织而成的钢丝尼龙混织网,所述钢丝尼龙混织网的钢丝沿输送带的宽度方向延伸,钢丝尼龙混织网的各钢丝相互平行且等间距设置,两层钢丝尼龙混织网之间在厚度方向上设置分隔间距,两层钢丝尼龙混织网的上表面、分隔间距、下表面、钢丝尼龙混织网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第一包覆缓冲胶层,所述第一包覆缓冲胶层的上表面和左右表面分别与上覆盖胶层、边胶层接触并相互粘结;[0009]进一步的,所述下抗拉裂层包括一层所述钢丝尼龙混织网和包覆于该钢丝尼龙混织网两侧的第二包覆缓冲胶层,所述第二包覆缓冲胶层的下表面和左右表面分别与下覆盖胶层、边胶层接触并相互粘结。[0010]进一步的,所述尼龙编织布层包括编织布层本体和覆盖于编织布层外部的包覆胶层,每层尼龙编织布层上设置有若干个上下贯通的贯通孔,所述贯通孔内设置有与包覆胶层连为一体的填充胶,各层尼龙编织布层的包覆胶层之间相互粘结,所述尼龙编织布层的包覆胶层分别与上抗拉裂层中的第一包覆缓冲胶层的下表面和下抗拉裂层中的第二包覆缓冲胶层的上表面相粘结。[0011]作为优选,所述尼龙绳为若干股等间距设置,每股尼龙绳均包括上尼龙绳和下尼龙绳,所述上尼龙绳和下尼龙绳之间相互交织有相互间隔排布的第一交织处和第二交织处,每根钢丝均处于第一交织处的上尼龙绳和下尼龙绳之间,上尼龙绳在第一交织处始终处于钢丝的上部,下尼龙绳在第一交织处始终处于钢丝的下部,所述第二交织处位于两根钢丝之间,下尼龙绳在第二交织处始终处于上尼龙绳的上方。[0012]进一步的,所述抗冲击防撕裂缓冲层是横向设置的直纹或斜纹尼龙帘子布,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提高胶带的抗冲击性能,同时可起到防撕裂效果。上覆盖胶层为工作面,同物料直接接触,根据冲击力的大小,可设置1~3层抗冲击防撕裂缓冲层,下覆盖胶层为输送带底面,不与物料接触,根据冲击力的大小,设置1层抗冲击防撕裂缓冲层。[0013]进一步的,所述加强筋的材料为钢丝,所述加强筋等距均匀纵向分布于所述边胶层的内部。[00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0015]1、该输送带的骨架层由上而下依次包括上抗拉裂层、若干层上下叠置的尼龙编织布层和下抗拉裂层,上抗拉裂层包括两层由钢丝与尼龙绳交织而成的钢丝尼龙混织网,两层钢丝尼龙混织网之间在厚度方向上设置分隔间距,两层钢丝尼龙混织网的上表面、分隔间距、下表面、钢丝尼龙混织网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包覆缓冲胶层,所述包覆缓冲胶层的上表面和左右表面分别与上覆盖胶、边胶接触并相互粘结;这样,通过上抗拉裂层和下抗拉裂层可以提高输送带上下表面的抗拉裂性能,钢丝尼龙混织网是具有网孔的,因此,包覆缓冲胶层可以上下延伸至钢丝尼龙布的网孔内,这样使上抗拉裂层和上覆盖胶之间、下抗划裂层和下覆盖胶之间粘结更加紧密,不易分层;[0016]2、有抗冲击防撕裂缓冲层、钢丝尼龙混织网和包覆缓冲胶层的存在,输送带在输送大块尖锐矿石时,所受到的冲击力依次从上包覆胶层、抗冲击防撕裂缓冲层、下包覆胶层、上抗拉裂层、尼龙编织布层传递,冲击力由大到小,这样可起到保护骨架的作用,同时下抗拉裂层可以进一步增加抵抗纵向撕裂的剪切力,避免输送带撕裂或者减少撕裂程度。[0017]3、所述尼龙编织布层包括编织布层本体和覆盖于编织布层外部的包覆胶层,每层尼龙编织布层上设置有若干个上下贯通的贯通孔,所述贯通孔内设置有与包覆胶层连为一体的填充胶,这样通过填充胶可以使处于尼龙编织布层上下表面的包覆胶层进一步相连接为一体,减少分层现象,提高层间结合力。[0018]4、通过在边胶层内部设置加强筋,在输送带收到纵向拉力时加强筋可以保持输送带送到纵向的拉力不变形,提高输送带纵向抗拉伸能力,提高输送带使用寿命。附图说明[00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0020]图2为钢丝尼龙混织网的结构示意图。[0021]图中:上覆盖胶层1、下覆盖胶层2、边胶层3、加强筋301、骨架层4、上抗拉裂层 5、尼龙编织布层6、下抗拉裂层7、上包覆胶层01、抗冲击防撕裂缓冲层02、下包覆胶层03、第一包覆缓冲胶层001、钢丝尼龙混织网002、包覆胶层003、编织布层本体004、贯通孔005、第二包覆缓冲胶层006、上尼龙绳007、下尼龙绳008、钢丝009、一股尼龙绳100。具体实施方式[0022]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0023]参照附图1-2所示,一种尼龙网芯输送带,包括骨架层4、设置于骨架层上表面的上覆盖胶层1、设置于骨架层下表面的下覆盖胶层2、设置于骨架层宽度方向的左右两侧的边胶层3,所述边胶层3内部设置有加强筋301,所述上覆盖胶层1和下覆盖胶层2由上而下依次都包括上包覆胶层01、若干抗冲击防撕裂缓冲层02和下包覆胶层03;所述骨架层4由上而下依次包括上抗拉裂层5、若干层上下叠置的尼龙编织布层6和下抗拉裂层7,所述骨架层4与上下覆盖胶层1&2和边胶层之间3通过粘合胶粘合并经过硫化后形成一整体。[0024]所述上抗拉裂层5包括两层由钢丝与尼龙绳交织而成的钢丝尼龙混织网002,所述钢丝尼龙混织网002的钢丝沿输送带的宽度方向延伸,钢丝尼龙混织网002的各钢丝相互平行且等间距设置,两层钢丝尼龙混织网002之间在厚度方向上设置分隔间距,两层钢丝尼龙混织网的上表面、分隔间距、下表面、钢丝尼龙混织网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第一包覆缓冲胶层001,所述第一包覆缓冲胶层001的上表面和左右表面分别与上覆盖胶层1、边胶层3接触并相互粘结;[0025]所述下抗拉裂层7包括一层所述钢丝尼龙混织网002和包覆于该钢丝尼龙混织网两侧的第二包覆缓冲胶层006,所述第二包覆缓冲胶层006的下表面和左右表面分别与下覆盖胶层2、边胶层3接触并相互粘结。[0026]进一步的,所述尼龙编织布层6包括编织布层本体004和覆盖于编织布层外部的包覆胶层003,每层尼龙编织布层本体004上设置有若干个上下贯通的贯通孔005,所述贯通孔005内设置有与包覆胶层003连为一体的填充胶,各层尼龙编织布层本体004与包覆胶 003层之间相互粘结,所述尼龙编织布层6的包覆胶层003分别与上抗拉裂层5中的第一包覆缓冲胶层001的下表面和下抗拉裂层7中的第二包覆缓冲胶层006的上表面相粘结。[0027]所述尼龙绳为若干股等间距设置,每股尼龙绳100包括上尼龙绳007和下尼龙绳008,所述上尼龙绳007和下尼龙绳008之间相互交织有相互间隔排布的第一交织处和第二交织处,每根钢丝009均处于第一交织处的上尼龙绳007和下尼龙绳008之间,上尼龙绳007 在第一交织处始终处于钢丝的上部,下尼龙绳008在第一交织处始终处于钢丝的下部,所述第二交织处位于两根钢丝009之间,下尼龙绳008在第二交织处始终处于上尼龙绳的上方。[0028]所述抗冲击防撕裂缓冲层02是横向设置的直纹或斜纹尼龙66帘子布,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提高胶带的抗冲击性能,同时可起到防撕裂效果。上覆盖胶层1为工作面,同物料直接接触,根据冲击力的大小,可设置1~3层抗冲击防撕裂缓冲层,下覆盖胶层2为输送带底面,不与物料接触,根据冲击力的大小,设置1层抗冲击防撕裂缓冲层。[0029]所述加强筋301的材料为钢丝,所述加强筋301等距均匀纵向分布于所述边胶层3的内部,在输送带收到纵向拉力时加强筋301可以保持输送带送到纵向的拉力不变形,提高输送带纵向抗拉伸能力,提高输送带使用寿命。[0030]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发布于 2023-01-07 02:19

免责声明:

本文由 酷酷 原创或收集发布于 火鲤鱼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可联系本站删除。

火鲤鱼 © 2024 专注小微企业服务 冀ICP备09002609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