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导轨润滑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梯导轨润滑装置。背景技术:[0002]电梯通过导靴与导轨相接触,导靴在滑动时,为了防止摩擦阻力过大,一般在导靴上设有润滑机构对导轨进行润滑油涂覆,另外为了防止润滑油涂覆不均或润滑油过多而造成油污污染,一般还会设置回收机构。现有技术中很多电梯将润滑机构和回收机构分开设置,回收的润滑油没有充分利用,造成了浪费。另外一些电梯将回收机构中回收的润滑油输送给润滑机构进行再利用,但其结构设计不是很合理,一般都将润滑机构设置在回收机构上部,虽然方便了回收机构回收润滑油,但其需要通过油泵将回收的润滑油输送到润滑机构,由于增加了油泵,增加了成本。技术实现要素:[0003]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导轨润滑机构和润滑油回收机构分离设置,结构不合理,回收润滑油形成浪费的问题,以及回收润滑油需要通过油泵输送给润滑机构,增加了装置成本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电梯导轨润滑装置。[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梯导轨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围绕导轨设置的固定架,在固定架与导轨两侧之间设置有储油杯,在储油杯的入口上设置有与导轨侧面相贴近的第一油铲,在第一油铲与储油杯入口之间转动设置有回收滚筒,回收滚筒两端分别设置有与导轨侧面贴合的滚轮,在储油杯底部两端分别设置有支撑臂,支撑臂内设置有输油通道与储油杯相连通,在支撑臂的前端之间转动设置有滚轴,滚轴内设置有输油孔与输油通道连通,在滚轴上设置有滚刷,滚刷与导轨侧面相贴合。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油铲和回收滚筒润滑油构成了回收机构,支撑臂和滚刷构成了导轨润滑机构,本方案中将导轨润滑机构和润滑油回收机构整合在一起,即导轨润滑机构、储油杯、润滑油回收机构三个构成一个自润滑和回收整体,使得能够对电梯导轨进行自润滑,且能够对多余的润滑油进行回收,减少了润滑油的浪费。其中,润滑油回收机构位于在导轨润滑机构上部,这样使得回收的润滑油通过重力就能够通过导轨润滑机构对导轨进行自润滑,相比常规技术中润滑机构位于回收机构上部需要采用油泵对润滑油进行输送的结构,减少部件,降低了成本。固定架围绕导轨两个侧面和顶面设置,固定支架固定在电梯轿厢上或是电梯导靴上,自润滑和回收整体固定在固定架内侧面上,位于在固定架与导轨侧面之间。第一油铲位于油杯上方,第一油铲贴近导轨侧面,在电梯轿厢下移时,能够对导轨表面多余的润滑油进行刮铲,回收滚筒位于在第一油铲和储油杯开口之间,回收滚筒两端设置有滚轮,电梯移动同时,滚轮能够在导轨上滚动,带动回收滚筒转动,在电梯下移轿厢过程中,回收滚筒向油杯内侧方向转动,则将第一油铲刮下的润滑由回收滚筒向内带,最终落入下方的储油杯内,这样能对润滑油进行更好的回收,更少滴落到外部,回收滚筒转动由滚轮在导轨上滚动所驱动,无需安装其他动力装置,成本更低。支撑臂即作为滚刷的支撑固定,同时作为润滑油输送的通道,支撑臂内输油通道与储油杯底部连通,滚轴转动连接在来那个支撑臂之间,滚轴内的输油孔与输油通道连通,滚刷固定在滚轴上,则润滑油通过输送通道进入输油孔,最后渗透至滚刷上,电梯轿厢移动时,滚刷在导轨表面滚动对导轨进行润滑有涂覆。[0005]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油铲包括铲头,铲头通过连接板连接在储油杯一侧上,铲头面向回收滚筒具有一段内弧形的回收面,所述回收面与滚筒相贴近,回收面与滚筒上部部分之间形成一段回收通道。本方案中第一油铲贴近在导轨上,且第一油铲的回收面与滚筒相贴近,该回收面为弧形,为圆形的一段,其形状与回收滚筒的形状相配合,回收面位于在回收滚筒面向导轨的上前部位置,回收面由回收滚筒前端一直延伸至回收滚筒最高处,回收面与回收滚筒之间具有一段距离,则形成了一条弧形狭窄的回收通道。铲头在轿厢下移时能够刮下导轨表面多余的润滑油,润滑油会沿着回收面流动,进入回收通道,回收通道的宽度即回收面与回收滚筒之间距离设定在能使得润滑油附着且不易滴落的宽度,回收滚筒转动,能够将润滑油沿着回收通道往里输送,在到达回收滚筒最高处后,由回收滚筒甩出回收通道,最后落入在下方的储油杯内。[0006]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回收滚筒表面内凹形成环形凹槽,在凹槽底面上均匀间隔设置有沿滚筒长度方向延伸的隔板,隔板两端与凹槽侧面连接,两个隔板之间形成接油槽。本方案中回收滚筒表面具有环形凹槽,凹槽的两端侧面即形成位于回收滚筒两端边沿上的环形壁板,在凹槽内均匀间隔设置沿滚筒长度方向延伸隔板,隔板以滚筒轴心呈放射状设置,隔板的顶部与回收滚筒表面相齐平,隔板两端与凹槽侧壁连接,这样两个隔板之间就形成一个长形的接油槽,该回收滚筒的结构类似水车轮的结构。本方案中接油槽能够接住滴落下来的润滑油,并能在回收滚筒转动下将润滑有输送至内侧,将润滑油倒入至储油杯,进一步防止在润滑有回收过程中滴落到外部,增加了回收效率。储油杯上部两侧还设置有固定板,回收滚筒位于在固定板之间,回收滚筒的转轴通过轴承连接在固定板上,回收滚筒的转轴前端穿出固定板,与滚轮连接。[0007]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方案,在回收滚筒下部设置有第二油铲,第二油铲固定在储油杯侧壁上,所述第二油铲包括弧形板、位于弧形板两侧的铲头部和铲尾部,铲头部和铲尾部分别贴合回收滚筒表面,弧形板表面与回收滚筒表面形成有回收油腔,在弧形板表面最低处设置有若干漏油孔。本方案中第二油铲位于在回收滚筒下部,第二油铲底部上通过连接件连接固定在储油杯的侧壁上。第二油铲为弧形板,弧形板靠油杯内侧一侧为铲头部,靠油杯外侧一侧为铲尾部,铲头部和铲尾部都与回收滚筒表面相贴合,为了不阻碍回收滚筒转动,一般与回收滚筒之间留有一点缝隙,该铲头部和铲尾部都位于回收滚筒下部投影范围内,弧形板弧形内凹一面面向回收滚筒表面,且弧形板的弧面更向内凹,在弧形板表面与回收滚筒表面形成一个回收油腔,弧形板表面最低出设置有漏油孔。该铲头部贴合在回收滚筒下部表面上,在回收滚筒转动时能对转动至下方回收滚筒表面还附着的润滑油进行刮除,另外还有一些附着在接油槽内的润滑油在接油槽转动至最低点附近时会落入到回收油腔内,并通过漏油孔滴落到储油杯内,铲尾部也贴合回收滚筒下部表面,将回水滚筒表面附着润滑油刮下,防止回收滚筒转动将回收油腔内的润滑油再带出去,起到更好的回收润滑油。[0008]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支撑臂一端连接在储油杯底部,储油杯底部设置有通孔与支撑臂输油通道连通,所述支撑臂另一端穿入在输油孔内,通过轴承与滚轴转动连接,在所述滚轴表面上设置有若干出油孔,出油孔与输油孔相连通。本方案中支撑臂为弯折形的圆管状,一端与储油杯底部连接,一端与横向设置的滚轴一端连接,支撑臂端头插入在输油孔内,支撑臂与输油孔之间设置轴承,该轴承采用密封轴承,或者还可以在滚轴端头外部设置油封,防止输油孔内的润滑油溢出。储油杯中润滑有通过通孔进入输油通道,经过输油通道输送后进入滚轴的输油孔内,然后由出油孔流出到滚刷上,由滚刷对导轨表面进行润滑油涂覆。[0009]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滚刷为包裹在滚轴表面上的油毡。本方案中滚刷可以采用油毡,油毡包裹在滚轴表面上,滚轴内润滑油渗出将油毡浸润,油毡转动对导轨进行润滑油涂覆。[0010]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方案,在所述储油杯内设置有滤油网。本方案中滤油网可以对回收的润滑有进行过滤,过滤掉其中的杂质,使得回收的润滑油能更好的应用至润滑。滤油网可以采用平面状或是内凹的形状。[0011]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0012]1.将导轨润滑机构和润滑油回收机构整合在一起,使得能够对电梯导轨进行自润滑,且能够对多余的润滑油进行回收,减少了润滑油的浪费。[0013]2.润滑油回收机构位于在导轨润滑机构上部,这样使得回收的润滑油通过重力就能够通过导轨润滑机构对导轨进行自润滑,无需采用油泵对润滑油进行输送的结构,结构更加合理,降低了制造成本。[0014]3.采用第一油铲和回收滚筒配合对润滑油进行回收,对润滑油进行更好的回收,更少滴落到外部,回收滚筒转动由滚轮在导轨上滚动所驱动,无需安装其他动力装置,制造成本低。附图说明[0015]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0016]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导轨润滑机构、储油杯、润滑油回收机构整体的一种结构示意图;[0017]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俯视结构示意图。[0018]1-导轨ꢀꢀ2-固定架ꢀꢀ3-储油杯ꢀꢀ4-第一油铲ꢀꢀ5-回收滚筒ꢀꢀ6-滚轮ꢀꢀ7-支撑臂ꢀꢀ8-输油管道ꢀꢀ9-滚轴ꢀꢀ10-输油孔ꢀꢀ11-滚刷ꢀꢀ12-铲头ꢀꢀ13-回收面ꢀꢀ14-回收通道ꢀꢀ15-隔板ꢀꢀ16-油槽ꢀꢀ17-第二油铲ꢀꢀ18-弧形板ꢀꢀ19-铲头部ꢀꢀ20-铲尾部ꢀꢀ21-回收油腔ꢀꢀ22-漏油孔ꢀꢀ23-通孔ꢀꢀ24-出油孔ꢀꢀ25-滤油网。具体实施方式[0019]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0020]实施例:[0021]本实施例一种电梯导轨润滑装置,如图1和图3所示,包括围绕导轨1设置的固定架2,固定架呈凹形,导轨嵌入在固定架凹形中,固定架固定在导靴上或者固定在轿厢上。在固定架与导轨两侧面之间设置有储油杯3,储油杯内设置有滤油网25,在储油杯上部设置有润滑油回收机构,在储油杯下部设置有导轨润滑机构,润滑油回收机构、储油杯、导轨润滑机构共同构成一个自润滑和回收整体,整体固定在固定架面向导轨一侧面上。[0022]润滑油回收结构包括第一油铲4、第二油铲17和回收滚筒5。第一油铲设置在储油杯入口上部且与导轨侧面相贴近,回收滚筒在第一油铲和储油杯入口之间,第二油铲设置在回收滚筒下部且与回收滚筒相贴近。[0023]第一油铲包括铲头13,铲头前端贴近在导轨表面,铲头后端通过一块连接板连接至储油杯一侧板上,铲头面向回收滚筒具有一段内弧形的回收面12,回收面与滚筒相贴近,回收面与滚筒上部部分之间形成一段回收通道14。具体的该铲头的前端为尖端,且尖端所在最优位置位于回收滚筒前方且高于回收滚筒一半的高度上,这样刮下的润滑有能够更方便进入回收通道。[0024]第二油铲包括弧形板18、位于弧形板两侧的铲头部19和铲尾部20,弧形板为弧形板状,在弧形板底部设置连接板固定在储油杯侧壁上。铲头部和铲尾部分别贴合回收滚筒表面,为了不阻碍回收滚筒转动,与回收滚筒之间留有一点缝隙,并且该铲头部和铲尾部都位于回收滚筒下部投影范围内,弧形板弧形内凹一面面向回收滚筒表面,且弧形板的弧面更向内凹,在弧形板表面与回收滚筒表面形成一个回收油腔21,在弧形板表面最低处设置有若干漏油孔22。第二油铲对回收滚筒表面附着的润滑有进行进一步的刮铲,防止润滑有被回收滚筒甩出。该第二油铲结构还可以更简化,只包括一个铲头部,铲头部为长条形,位于在回收滚筒下部远离导轨一侧,且位于回收滚筒投影范围内,铲头部通过连接支架固定在储油杯侧壁上。[0025]回收滚筒为长形圆筒状,在储油杯两侧延伸设置有固定板,回收滚筒设置在固定板之间,回收滚筒包括两端转轴,转轴通过轴承连接在固定板上,且转轴穿出固定板外,转轴上连接有滚轮5,滚轮与导轨侧面相贴合。另外为了能够调节回收滚筒的转速,滚轮不直接与转轴连接,滚轮通过其转轴转动连接在固定板外壁上,回收滚筒转轴与滚轮转轴之间通过减速齿轮连接,这样设置回收滚筒转速在一定范围内,使得能更好将润滑有进行回收。轿厢移动时,滚轮在导轨上滚动带动回收滚筒转动。如图1和图2所示,回收滚筒表面内凹形成环形凹槽,在凹槽底面上均匀间隔设置有沿滚筒长度方向延伸的隔板15,隔板两端与凹槽侧面连接,两个隔板之间形成接油槽16。接油槽能够接住滴落下来的润滑油,并能在回收滚筒转动下将润滑有输送至内侧,将润滑油倒入至储油杯,进一步防止在润滑有回收过程中滴落到外部,增加了回收效率。[0026]导轨润滑机构包括支撑臂7、滚轴9和滚刷11。支撑臂具有两个,分别设置在储油杯底部两端,滚轴转动连接在两支撑臂前端之间。支撑臂内部具有输油通道8,在储油杯底部设置有通孔23,输油通道通过通孔与储油杯内部相连通。滚轴内设置有输油孔10,该支撑臂的下端插入在输油孔内,通过密封轴承与输油孔相连接,输油通道与输油孔相连通。在滚轴表面上设置有若干出油孔24,出油孔与输油孔相连通。滚刷设置在滚轴上,滚刷与导轨侧板相贴合。该滚刷采用油毡,油毡包裹在滚轴表面上。另外滚刷还可以采用刷毛。储油杯内的润滑油在重力作用下通过通孔、输油管道、输油孔、出油孔最后渗透在滚刷上,在轿厢移动时,滚刷在导轨侧面上滚动对导轨进行润滑油涂覆。[0027]本实用新型方案能在轿厢上下移动时由导轨润滑机构对导轨进行润滑有涂覆,而在轿厢下移时对导轨表面涂覆后多余的润滑油进行回收。具体工作过程为:[0028]电梯轿厢在移动时,润滑油在重力作用下从储油杯内通过输油通道、输油孔、出油孔到达滚刷,润滑有对滚刷进行浸润,滚刷在导轨侧面滚动,进行润滑有涂覆。而在电梯轿厢下移过程中,滚轮在导轨上滚动,带动回收滚筒转动,此时回收滚筒向油杯内侧方向转动,如图1中左侧回收滚筒逆时针转动,而右侧回收滚筒瞬时值转动,第一油铲挂下的润滑沿着回收面进入回收通道,然后在回收滚筒的带动下,将润滑油沿着回收通道往里输送,在到达回收滚筒最高处后,由回收滚筒甩出回收通道,最后落入在下方的储油杯内。[0029]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0030]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导轨、固定架、储油杯、第一油铲、回收滚筒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发明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发明精神相违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