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计算机网络设备的安全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本发明具体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应用于计算机网络设备的安全装置。背景技术:[0002]计算机俗称电脑,是现代一种用于高速计算的电子计算机器,可以进行数值计算,又可以进行逻辑计算,还具有存储记忆功能,是能够按照程序运行,自动、高速处理海量数据的现代化智能电子设备。[0003]现在用于计算机网络设备的安全装置在使用时,保护效果不佳,使得计算机网络设备容易损坏,且现在的安全装置散热效果差,从而直接影响到计算机网络设备的使用寿命,同时现在的安全装置通常只能摆放在桌面上,无法进行悬挂,致使人们的使用空间受到了限制,使用起来不够方便。技术实现要素:[000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计算机网络设备的安全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在用于计算机网络设备的安全装置在使用时,保护效果不佳,使得计算机网络设备容易损坏,且现在的安全装置散热效果差,从而直接影响到计算机网络设备的使用寿命,同时现在的安全装置通常只能摆放在桌面上,无法进行悬挂,致使人们的使用空间受到了限制,使用起来不够方便的问题。[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应用于计算机网络设备的安全装置,包括存放盒,所述存放盒内部上侧面设置有第一减震垫,且第一减震垫上侧面设置有设备本体,同时设备本体设置在存放盒内部,所述存放盒上侧面开设有螺纹孔,且螺纹孔内部贯穿有螺纹杆,同时螺纹杆下侧面设置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设置在存放盒内部,且连接柱与轴承相连接,同时轴承下侧面设置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下侧面设置有第二减震垫,且第二减震垫设置在设备本体上侧面。[0006]优选的,所述存放盒上侧面开设有通孔,且通孔分别设置在螺纹孔左右两侧,同时存放盒上侧面设置有保护盒,所述保护盒设置在通孔上外侧,且保护盒分别设置在螺纹杆左右两侧,同时保护盒内部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与电机轴相连接,且电机轴贯穿通孔与转轴相连接,同时转轴下侧面设置有散热风扇,所述散热风扇分别设置在连接柱左右两侧,且散热风扇设置在设备本体上侧。[0007]优选的,所述存放盒后侧面设置有t型滑块,且存放盒后侧面设置有固定架,同时固定架前侧面开设有t型滑槽,所述t型滑槽与t型滑块相连接,且t 型滑槽左端内部设置有t型塞,所述固定架左右两侧面均设置有固定板,且固定板设置在t型滑槽后侧,同时固定板前侧面开设有连接孔。[0008]优选的,所述存放盒前侧面设置有盒门,且盒门前侧面开设有散热孔,同时存放盒左右两侧面分别开设有接线孔,所述盒门前侧面设置有连接块,且连接块分别设置有散热孔左右两侧,同时连接块内侧面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部设置有防尘网,且防尘网设置在散热孔前侧。[0009]优选的,所述存放盒通过t型滑块与t型滑槽之间的连接方式为滑动连接。[0010]优选的,所述散热孔设置有多组。[0011]优选的,所述防尘网与限位槽之间构成滑动机构。[0012]优选的,所述第一减震垫的长度和宽度分别与存放盒的内部长度和宽度相等。[0013]优选的,所述散热风扇设置有两组,且散热风扇关于存放盒的中心轴对称。[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应用于计算机网络设备的安全装置,[0015](1)设置有第一减震垫、第二减震垫和螺纹杆,设备本体放入存放盒内后,通过转动螺纹杆带动限位板和第二减震垫向下移动,直至将设备本体固定在第一减震垫和第二减震垫之间,使得该装置在不慎摔落时,第一减震垫和第二减震垫能够同时对设备本体提供防护,从而有效增强了该装置的保护效果;[0016](2)设置有电机、散热风扇和散热孔,电机通过电机轴和转轴带动散热风扇转动,对存放盒内的计算机网络设备进行散热,同时通过散热孔的设置使得该装置的散热效果更好,从而保证了计算机网络设备的正常使用,降低了故障率,延长了使用寿命;[0017](3)设置有固定架、t型滑块和t型滑槽,将固定架安装在墙上,这时存放盒能够通过t型滑块与t型滑槽相连接,从而能够进行悬挂,使得人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由选择存放盒的安装方式,使用起来更加方便;[0018](4)设置有连接块、限位槽和防尘网,防尘网能够阻挡大部分的灰尘进入存放盒内,从而有效避免了灰尘污染计算机网络设备,同时防尘网能够直接从限位槽内向上抽出,便于人们清洁和更换防尘网,给人们的使用带来了便捷。附图说明[0019]图1为本发明正视结构示意图;[0020]图2为本发明正剖结构示意图;[0021]图3为本发明侧剖结构示意图;[0022]图4为本发明散热风扇侧视结构示意图;[0023]图5为本发明存放盒俯视结构示意图;[0024]图6为本发明连接柱俯视结构示意图;[0025]图7为本发明固定架正视结构示意图;[0026]图8为本发明散热孔正视结构示意图;[0027]图9为本发明t型塞侧视结构示意图;[0028]图10为本发明图5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0029]图中:1、存放盒,2、盒门,3、散热孔,4、连接块,5、限位槽,6、防尘网,7、接线孔,8、第一减震垫,9、设备本体,10、螺纹孔,11、螺纹杆, 12、连接柱,13、轴承,14、限位板,15、第二减震垫,16、通孔,17、保护盒,18、电机,19、电机轴,20、转轴,21、散热风扇,22、t型滑块,23、固定架,24、t型滑槽,25、t型塞,26、固定板,27、连接孔。具体实施方式[0030]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0031]请参阅图1-10,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应用于计算机网络设备的安全装置,如图1、图3、图4、图8和图10所示,存放盒1前侧面设置有盒门 2,且盒门2前侧面开设有散热孔3,存放盒1通过t型滑块22与t型滑槽24 之间的连接方式为滑动连接,使得存放盒1能够通过t型滑块22与t型滑槽24 相连接,从而便于悬挂在墙体上,散热孔3设置有多组,使得该装置的散热效果良好,同时存放盒1左右两侧面分别开设有接线孔7,盒门2前侧面设置有连接块4,且连接块4分别设置有散热孔3左右两侧,同时连接块4内侧面开设有限位槽5,限位槽5内部设置有防尘网6,且防尘网6设置在散热孔3前侧,防尘网6与限位槽5之间构成滑动机构,使得防尘网6能够直接从限位槽5内向上抽出,从而便于人们清洁和安装防尘网6。[0032]如图2、图3和图6所示,存放盒1内部上侧面设置有第一减震垫8,且第一减震垫8上侧面设置有设备本体9,第一减震垫8的长度和宽度分别与存放盒 1的内部长度和宽度相等,使得第一减震垫8能够为设备本体9下侧面提供全面的保护,同时设备本体9设置在存放盒1内部,存放盒1上侧面开设有螺纹孔 10,且螺纹孔10内部贯穿有螺纹杆11,同时螺纹杆11下侧面设置有连接柱12,连接柱12设置在存放盒1内部,且连接柱12与轴承13相连接,同时轴承13 下侧面设置有限位板14,限位板14下侧面设置有第二减震垫15,且第二减震垫15设置在设备本体9上侧面。[0033]如图2、图4和图5所示,存放盒1上侧面开设有通孔16,且通孔16分别设置在螺纹孔10左右两侧,同时存放盒1上侧面设置有保护盒17,保护盒17 设置在通孔16上外侧,且保护盒17分别设置在螺纹杆11左右两侧,同时保护盒17内部设置有电机18,电机18与电机轴19相连接,且电机轴19贯穿通孔 16与转轴20相连接,同时转轴20下侧面设置有散热风扇21,散热风扇21设置有两组,且散热风扇21关于存放盒1的中心轴对称,使得该装置的散热效果增强,散热风扇21分别设置在连接柱12左右两侧,且散热风扇21设置在设备本体9上侧。[0034]如图3、图5、图7和图9所示,存放盒1后侧面设置有t型滑块22,且存放盒1后侧面设置有固定架23,同时固定架23前侧面开设有t型滑槽24,t型滑槽24与t型滑块22相连接,且t型滑槽24左端内部设置有t型塞25,固定架23左右两侧面均设置有固定板26,且固定板26设置在t型滑槽24后侧,同时固定板26前侧面开设有连接孔27。[0035]工作原理:在使用该应用于计算机网络设备的安全装置时,首先打开盒门2,将设备本体9居中放在第一减震垫8上,通过转动螺纹杆11带动限位板14 和第二减震垫15向下移动,由于设置有连接柱12和轴承13,使得螺纹杆11 在螺纹孔10内转动时第二减震垫15不会跟随转动,从而能够将设备本体9 固定在第一减震垫8和第二减震垫15之间,使得该装置在不慎摔落时,第一减震垫8和第二减震垫15能够同时对设备本体提供防护,设备本体9固定好之后通过接线孔7与外部连接线连接,进行正常使用,同时连接外部电源,启动电机18,电机18通过电机轴19和转轴20带动散热风扇21转动,对设备本体9进行散热,同时通过散热孔3的设置进一步增强了散热效果,使得设备本体9的使用寿命得到延长,在使用过程中,防尘网6能够阻挡大部分的灰尘通过散热孔3进入存放盒1内,从而有效避免了灰尘污染设备本体9,在防尘网6需要清洁时能够直接从限位槽5内向上抽出进行清洁,十分的方便,当桌面空间有限或不便于摆放存放盒1时,先通过连接孔27和外部连接螺栓将固定架23固定在墙面上,然后将t型滑块22滑入t型滑槽24内,再把t型塞25塞入t型滑槽24的左端,使得存放盒1的位置被固定,从而连接好存放盒1和固定架23,致使人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由选择存放盒1的安装方式,使用起来更加方便,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0036]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