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吹膜机共挤模头的制作方法

xxbxx1
xxbxx1 这家伙很懒,还没有设置简介...

0 人点赞了该文章 · 13 浏览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吹膜机共挤模头。背景技术:[0002]挤塑机的成型部件。又称挤塑模、挤塑机头。其功能在于使来自挤塑机机筒内的塑料熔体,在模头流道中良好分布,以便在均匀的速度下从模口挤出并成型。挤塑模头的成型作用在全部挤塑过程中至关重要。[0003]专利号cn203344293u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层共挤水冷吹塑薄膜机组的模头,在模头上设置五条流道和五个进料口,还设置了次流道、主流道,第二流道和第四流道的下部从两侧逐渐接近第三流道,并且第二流道、第三流道、第四流道在次流道的上端处会合,第一流道和第五流道的下部从两侧逐渐接近次流道,并且第一流道、次流道、第五流道在主流道的上端处会合。通过在模头上设置五条流道和五个进料口,能够生产出五层的塑料膜管,而五层薄膜自内到外分两步进行成型,生产出来的五层塑料膜管在结构层次上更加分明,提高五层塑料膜管的质量。[0004]然而,在现有的吹膜机共挤模头使用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1、目前市面上在吹膜机上使用的共挤模头使用时其位置调节较为不便捷,从而影响了其使用时的效率,提高不了快捷性,2、目前市面上的共挤模头在进行工作后缺少一个进行快速冷却降温的措施,继而使模头的快速利用和转换热能性降低。技术实现要素:[000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吹膜机共挤模头,旨在采用拼接式结构,通过立板b底部固定连接有斜杆,斜杆底部可拆卸连接有水泵,水泵底部镶嵌连接有水管a,水泵顶部可拆卸连接有l管,l管一端贯穿连接在立板b内部,l管一端配合连接有水管b,水管b表面可拆卸连接有多个喷头,即需要对模具进行降温时,即可通过控制开关接通水泵的外接电源电流输出端,从而水泵工作通过底部可拆卸连接的水管a进行吸取外接水源,通过顶部镶嵌连接的l管输送水流,即水流通过l管输送到一端可拆卸连接的水管b中,即水管b的位置在立板a和立板b的之间,位于模具上方,水流通过表面配合连接的喷头将其雾化喷出,继而对模具表面进行降温,从而共挤模头在进行工作后具有一个进行快速冷却降温的措施,使模头的快速利用和转换热能性降高。[000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000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吹膜机共挤模头,包括模头,所述模头左侧配合连接有电动伸缩杆a,所述电动伸缩杆a一侧可拆卸连接在立板a表面,所述模头右侧配合连接有电动伸缩杆b,所述电动伸缩杆b一端可拆卸连接在立板b表面。[0008]可选的,所述立板b底部固定连接有斜杆,所述斜杆底部可拆卸连接有水泵。[0009]可选的,所述水泵底部镶嵌连接有水管a,所述水泵顶部可拆卸连接有l管,所述l管一端贯穿连接在立板b内部,所述l管一端配合连接有水管b,所述水管b表面可拆卸连接有多个喷头。[0010]可选的,所述立板a一侧可拆卸连接有控制开关,所述电动伸缩杆a、电动伸缩杆b和水泵电源电流输出端通过控制开关连接有外接电源电流输出端。[00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00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吹膜机共挤模头;1、通过模头左侧配合连接有电动伸缩杆a,电动伸缩杆a一侧可拆卸连接在立板a表面,模头右侧配合连接有电动伸缩杆b,电动伸缩杆b一端可拆卸连接在立板b表面,即需要对其模头进行调节时,即可通过左右两侧配合连接的电动伸缩杆a和电动伸缩b与外接的立板a和立板b进行固定,即立板a和立板b与外界部分进行固定,在此不再阐述,通过控制开关接通电动伸缩杆a和电动伸缩杆b的外接电源电流输出端,从而其工作,推动模头进行左右移动,而其电动伸缩杆a可将模头进行向右推动,电动伸缩杆b可将模头进行向右推动,收到控制开关的精准控制,从而吹膜机上使用的共挤模头使用时其位置调节较为便捷,提高了其使用时的效率,提高了快捷性。[0013]2、通过立板b底部固定连接有斜杆,斜杆底部可拆卸连接有水泵,水泵底部镶嵌连接有水管a,水泵顶部可拆卸连接有l管,l管一端贯穿连接在立板b内部,l管一端配合连接有水管b,水管b表面可拆卸连接有多个喷头,即需要对模具进行降温时,即可通过控制开关接通水泵的外接电源电流输出端,从而水泵工作通过底部可拆卸连接的水管a进行吸取外接水源,通过顶部镶嵌连接的l管输送水流,即水流通过l管输送到一端可拆卸连接的水管b中,即水管b的位置在立板a和立板b的之间,位于模具上方,水流通过表面配合连接的喷头将其雾化喷出,继而对模具表面进行降温,从而共挤模头在进行工作后具有一个进行快速冷却降温的措施,使模头的快速利用和转换热能性降高。附图说明[00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0015]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吹膜机共挤模头的整体结构示意图;[0016]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吹膜机共挤模头的控制开关结构示意图。[0017]图中:1、模头;2、电动伸缩杆a;3、立板a;4、电动伸缩杆b;5、立板b;6、斜杆;7、水泵;8、水管a;9、l管;10、水管b;11、喷头;12、控制开关。具体实施方式[0018]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0019]下面将结合图1~图2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吹膜机共挤模头进行详细的说明。[0020]参考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吹膜机共挤模头,所述模头1左侧配合连接有电动伸缩杆a2,所述电动伸缩杆a2一侧可拆卸连接在立板a3表面,所述模头1右侧配合连接有电动伸缩杆b4,所述电动伸缩杆b4一端可拆卸连接在立板b5表面。[0021]示例的,即需要对其模头1进行调节时,即可通过左右两侧配合连接的电动伸缩杆a2和电动伸缩b4与外接的立板a3和立板b5进行固定,即立板a3和立板b5与外界部分进行固定,在此不再阐述,通过控制开关12接通电动伸缩杆a2和电动伸缩杆b4的外接电源电流输出端,从而其工作,推动模头1进行左右移动,而其电动伸缩杆a2可将模头1进行向右推动,电动伸缩杆b4可将模头1进行向右推动,收到控制开关12的精准控制,从而吹膜机上使用的共挤模头使用时其位置调节较为便捷,提高了其使用时的效率,提高了快捷性。[0022]参考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吹膜机共挤模头所述立板b5底部固定连接有斜杆6,所述斜杆6底部可拆卸连接有水泵7,所述水泵7底部镶嵌连接有水管a8,所述水泵7顶部可拆卸连接有l管9,所述l管9一端贯穿连接在立板b5内部,所述l管9一端配合连接有水管b10,所述水管b10表面可拆卸连接有多个喷头11。[0023]示例的,即需要对模具进行降温时,即可通过控制开关12接通水泵7的外接电源电流输出端,从而水泵7工作通过底部可拆卸连接的水管a8进行吸取外接水源,通过顶部镶嵌连接的l管9输送水流,即水流通过l管9输送到一端可拆卸连接的水管b10中,即水管b10的位置在立板a3和立板5的之间,位于模具上方,水流通过表面配合连接的喷头11将其雾化喷出,继而对模具表面进行降温,水泵7通过一侧可拆卸连接的斜杆6与立板b5底部进行固定,从而共挤模头在进行工作后具有一个进行快速冷却降温的措施,使模头的快速利用和转换热能性降高。[0024]参考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吹膜机共挤模头所述立板a3一侧可拆卸连接有控制开关12,所述电动伸缩杆a2、电动伸缩杆b4和水泵7电源电流输出端通过控制开关12连接有外接电源电流输出端。[0025]示例的,控制开关12具有对不同电器进行不同控制,可以人员输入编码进行操作,提高了控制性。[0026]使用时人员控制开关12具有对不同电器进行不同控制,可以人员输入编码进行操作,提高了控制性,需要对其模头1进行调节时,即可通过左右两侧配合连接的电动伸缩杆a2和电动伸缩b4与外接的立板a3和立板b5进行固定,即立板a3和立板b5与外界部分进行固定,在此不再阐述,通过控制开关12接通电动伸缩杆a2和电动伸缩杆b4的外接电源电流输出端,从而其工作,推动模头1进行左右移动,而其电动伸缩杆a2可将模头1进行向右推动,电动伸缩杆b4可将模头1进行向右推动,收到控制开关12的精准控制,从而吹膜机上使用的共挤模头使用时其位置调节较为便捷,提高了其使用时的效率,提高了快捷性,需要对模具进行降温时,即可通过控制开关12接通水泵7的外接电源电流输出端,从而水泵7工作通过底部可拆卸连接的水管a8进行吸取外接水源,通过顶部镶嵌连接的l管9输送水流,即水流通过l管9输送到一端可拆卸连接的水管b10中,即水管b10的位置在立板a3和立板5的之间,位于模具上方,水流通过表面配合连接的喷头11将其雾化喷出,继而对模具表面进行降温,水泵7通过一侧可拆卸连接的斜杆6与立板b5底部进行固定,从而共挤模头在进行工作后具有一个进行快速冷却降温的措施,使模头的快速利用和转换热能性降高,从而完成整个操作流程。[0027]本实例中使用器材均为真实有效可查询器材,控制开关例如南硕的zk1,电动伸缩杆例如龙翔的步进501,水泵例如欧韩的90w,在此不做赘述。[0028]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吹膜机共挤模头,1、模头;2、电动伸缩杆a;3、立板a;4、电动伸缩杆b;5、立板b;6、斜杆;7、水泵;8、水管a;9、l管;10、水管b;11、喷头;12、控制开关,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0029]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发布于 2023-01-07 03:34

免责声明:

本文由 xxbxx1 原创或收集发布于 火鲤鱼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可联系本站删除。

火鲤鱼 © 2024 专注小微企业服务 冀ICP备09002609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