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Clubhouse的几点思考
从产品角度 & 商业角度,谈谈我是如何看待Clubhouse的存在和发展。
这篇文章发布的时候,我已经搞到了邀请码,并且测试体验了一下。
我年龄大了,对互联网新鲜事物不敏感了。
我上大学期间,2009年,比特币诞生了,我当时也算是互联网达人,精神小伙,对新鲜事物异常兴奋。但是当时对比特币嗤之以鼻,觉得这玩意没啥用,跟Q币差不多。
现在比特币已经涨到4万多美金了,我亲手毁了自己成为亿万富翁的机会,真想给自己一个大嘴巴子。
跑题了,回到Clubhouse的话题
先说我的结论,我觉得这个东西在中国不能火。
有以下几个原因
1、名人效应
百度百科给Clubhouse的定位是美国的一款音频社交软件,音频没问题,但是社交我觉得有点扯。
目前给人的感觉,是一个优质的语音内容社区,人们关注名人或网红,听他们的语音分享,和我们在微博上关注明星,在抖音上关注老罗,感觉没什么区别。
普通人凑热闹看进入这些房间,一方面是猎奇,感觉与名人近距离接触了,一方面是希望通过名人输出的语音内容能有所收货学习和成长。
如果是这样的需求,国内的现有的知识付费或直播我觉得做的更好。
如果你跑到一个普通人的房间,比如老五的房间,可能吓的马上就退出了。
2、成本问题
百度到一篇文章
对话Clubhouse中国版开发者:我们和CH同时起步,但在国内没融到一分钱 | 风眼对话
https://tech.ifeng.com/c/83ifBS0Y8AM
里面有提到一点语音技术成本“我当时用的也是声网的技术,价格是 0.007 元/分钟,拿一个房间里有 1000 人、持续时间为 2 个半小时来计算,单是为这一个房间的付费就是 1050 元。”
1000人的房间,2.5个小时,语音技术成本是1050元。
中国的用户都是以亿为单位的,这是一个需要面对的问题。当然,有人可能会说,这点成本不算啥,要么大佬有钱投资,要么自己研发技术降低成本。
我之所以关注这个成本,是觉得这个项目假设能成,如果是这么高的成本,那么一定只能出现在BAT里,小团队很难做到。
3、持续优质
知乎当年也是邀请制,刚开始内容质量很高,包括李开复等名人都在里面,所以当时叫逼乎,逼格够高。
后来慢慢开放了,内容多了,整体内容质量就下降了(当然优质的内容也多了,就是优质内容占整体内容比例少了)。
现在大家关注Clubhouse,是因为上面目前有新鲜的内容,优质的内容,但是谁能保证有持续的内容呢?尤其是名人,时间都很宝贵,不会随便一天在房间里聊几个小时。
如果没有持续的优质内容,就很难留住用户了。
4、可替代性
我的结论是Clubhouse在中国成不了,不是说完全否定这个形式。是觉得这个形式,在中国的各种APP内,都有不同形式的存在或替代。
比如中国的微信群,有各种各样的兴趣群,付费群,专业群。但是大部分群,都是三分钟热血,然后就沦为广告群或静音群了,没有持续的优质的内容输出。
我曾加入一个号称汇聚中国顶尖创业者的付费群,除了最开始几个月有几个大咖嘉宾分享,后来就沦为盗版资料分享群了,每天往群里分享几个课程链接、PDF文档。
视频会议、直播、群内多人语音等等这些形式都可以实现相互讨论分享,核心的是谁来分享,分享什么有价值的内容。
5、商业变现
微信通过朋友圈、公众号广告等形式变现,短视频通过短视频广告变现,都有广告的呈现位置和场景。
纯语音这个,我暂时还没看到广告应该放在哪里,总不能大家都在通话的过程中,插入一个语音广告吧,这样会显得非常诡异。
6、内容监管
大家都知道在文字和图片里面内容监管很严格的,文字会自动检测关键词、语意等,图片自动识别内容反黄反暴等。
语音虽然可以识别内容,但是想要深入监管内容,还是比较困难。
无规矩不成方圆,无监管,过度自由,就会带来危机,弄不好就一刀切,或者带来负面的影响。
公众号这么多年,都没敢开放留言功能,说明内容监管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也是一个不可忽略的问题。
7、表达的质量
虽然人人都会说话,但是不代表人人都能表达清楚,说明白。
一个人如果没有经过专业训练,去和别人聊半小时一小时,很可能都说不到重点。
我们听ted 10分钟的演讲感觉很爽,是因为人家都是经过精心策划和准备的内容,从逻辑,到案例,到图片视频素材等。
一篇优质的深度文章,也得是经过精心打磨,修改,优化,搜集信息等。
高手的随便对话,可能对普通人都是一种降维打击,对普通人来讲都是有收获的,因为高手本身有内容有内涵,比如电视台的和名人对话,比如十三邀这样的节目。
但是普通人的语音,如何能体现出来价值呢?
毕竟一个社群或社交,不能只是高手表现的舞台。
目前理解的比较浅显,初步分析了一下。后续可能会有相关新的看法补充。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