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会活动形式有哪些(分享班队活动的类型)

zcxzxf
zcxzxf 这家伙很懒,还没有设置简介...

0 人点赞了该文章 · 28 浏览

在学习完班队活动的原则后,该知识考点易出现在单项选择题及简单题中。

一、主题教育活动

主题教育活动主要形式有:主题班队会、主题报告会、主题座谈会和主题伦理性讲话。

二、班队例会

班队例会的类型一般有:班务会或队务会、民主生活会、周会、晨会等。

三、班队文艺活动

班队文艺活动最常用的是联欢会的组织。

四、班队体育活动

班队体育活动是指在学校体育课以外开展的教育活动。

五、班队科技活动

参观、科学兴趣小组和科学知识讲座是班队经常开展的科技活动。

六、班队劳动

从形式上看,班队劳动主要有生产性劳动、社会公益性劳动、自我服务性劳动。适合于小学生的班队劳动主要有社会公益性劳动和自我服务性劳动。

七、班队游戏活动

依据游戏的教育目的,可把游戏分为智力游戏和体育游戏。

八、少先队活动

少先队活动作为少先队组织最基本和最主要的工作及教育方式,就其表现形态和功能来说,它一般是指少先队组织根据组织目标及一定的社会需要和少年儿童特点所进行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社会实践,它是少先队组织领导的以队员为主体的群众性活动。

少先队活动的特点:

1.教育性

2.自主性

3.趣味性

4.实践性

5.创造性

班队活动有八种类型,教师需根据不同情况不同需求选择不同的班队活动,班队活动有利于班集体的形成。

1.教育的三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

2.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认知、情感、动作技能。

3.我国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4.新课程改革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5.新课程结构的三个特点: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

6.义务教育的三个特点:强制性、免费性、普及性

7.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计划的三个特点:强制性、普遍性和基础性

8.义务教育阶段课程的三个特点: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

9.赫尔巴特的旧三中心:教师、课堂、教材。

10.杜威的新三中心:儿童、活动、经验。

11.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12.昆体良的教学过程:模仿、理论、练习。

13.课程内容的三个层次: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材。

14.三级课程管理:国家、地方、学校

15.教育目的三层结构:国家的教育目的、学校的培养目标、教师的教学目标。

16.直观性原则的三种形式:实物直观、模象直观和言语直观。

17.情感陶冶法的三种类型:人格感化、环境陶冶和艺术陶冶。

18.班会三种形式:常规班会、生活班会、主题班会。

19.班会活动的特点:集体性、自主性、针对性。

20.课外活动的形式:个人活动、小组活动、群众性活动。

21.教师威信的成分:人格威信、学识威信、情感威信。

22.师生关系的内容:教学上的授受关系;人格上的平等关系;道德上的相互促进关系

 

发布于 2023-01-15 03:02

免责声明:

本文由 zcxzxf 原创或收集发布于 火鲤鱼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可联系本站删除。

火鲤鱼 © 2024 专注小微企业服务 冀ICP备09002609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