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又出新规,这条“流量密码”失效了!

boynow
boynow 这家伙很懒,还没有设置简介...

0 人点赞了该文章 · 37 浏览

作者|于立言

编辑|杨沛文

设计|颜杰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各种渠道和机会越来越多,诈骗、色情等灰色黑色产品也在阴影中不断滋生。

其中,“虚假信息”是威胁用户上网安全的一大因素。

相信很多冲浪者都见识过“信息欺骗”——贩卖焦虑赚钱,煽动男女对立,吸引流量的威力。

那些“虚假信息”伴随着互联网的特性被迅速扩大和传播,通过夸张、劣质的视频煽动用户情绪,甚至对用户进行洗脑,将用户引入金融陷阱。

那么,这些“虚假信息”是怎么产生的呢?怎样才能抵制“虚假信息”的侵害?

对此,Tik Tok在8月16日举办了“应对虚假信息开放日”,相信从中可以得到答案。

01 什么是「不实信息」?

说到“虚假信息”,很多业内人士认为其威胁性不亚于网络诈骗。

“网络诈骗固然可恨,但由于不断的宣传教育,用户心智相对成熟,甚至会在Tik Tok小安的提醒下主动举报;相比之下,用户很难识别“虚假信息”,更容易被中招。”

在“处理虚假信息开放日”的相关信息中,运营机构发现,Tik Tok明确定义虚假信息不仅仅是谣言,而是结合了虚假人的谣言辅助传播工具。

这意味着“虚假信息”的定义更广,与谣言相比,“虚假信息”更狡猾、更难对付,所以Tik Tok用了更高更全球化的眼光来分析和管理这种风险。

这体现在“虚假信息”定义的多样化上:

一方面,“虚假信息”会作为虚假的专业知识存在。

美国社会学家奥尔波特和波兹曼总结出一个谣言公式:谣言传播能力=(问题的重要性谣言的模糊性)公众判断能力。

这个公式认为,公众的判断力越弱,谣言的传播能力就越强。

因此,我们不难发现,由于公众科学素养的缺乏,“虚假信息”尤其容易出现在专业知识领域。

以健康知识为例。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用户越来越注重家居环境,于是很多不法分子利用他们的恐惧心理,夸大“甲醛危害”,甚至引诱用户缴纳各种“除甲醛智商税”.

这种“假信息”属于专业知识,与假信息混在一起,形成半真半假。对此,不仅用户难以分辨,甚至平台打击起来也相当费力。

另一方面,更多的“虚假信息”仍将存在于纷繁复杂的社会新闻中。

在巨大流量的诱惑下,这些“虚假信息”往往只要有热点信息就会出现。

第一种是日常主动制造型。

比如前段时间,Tik Tok封杀了“外卖小哥,给个麻辣烫下跪”的视频。

大量不同的账号,批量编造相同的内容。——某外卖小哥带两个孩子去送外卖,孩子亲生父母都去世了,以此获取不当流量。

因为编造的内容来源于日常生活,所以在发酵前是极难被筛选的。

第二类是重大事件中蹭热度和打假的主要类型。

比如俄乌战争前后,各种热点“一手资料”层出不穷。3354年2月27日,一名在乌克兰工作生活的中国人,利用国内外信息不畅,将俄罗斯阅兵的场景编成视频,在多个平台发布,谎称是俄乌战争视频。

比如6月10日,唐山事件出来后,为了挑拨群众,恶化矛盾,获取不利交通,很多违章账都是伪造的,甚至是造假,说“被害人被打死了”或者“被车压死了”等等。

短短三天,平台主动拦截处置违法违规账号157个,处理违规视频4992个。

第三种是把演绎式摆姿当做真实事件传播类型。

前段时间,在海南三亚,一段女子在夜市唱歌,被客人泼酒的视频引发热议。然后,视频中该店的工作人员说,“这个视频是一个镜头,视频中出现的人都是自己的员工,都有剧本。”

这类视频的内容大多带有煽动性,让情绪化的用户难以分辨。

此外,“传播不当”导致的“虚假信息”有两种,包括用户误导、猜测事件导致的“虚假信息”,引起大量关注和传播;还包括信息传递不完全导致的“虚假信息”和受众做出的各种猜测。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相对于其他黑灰网络,“虚假信息”在前期不明真相的情况下,具有极强的隐蔽性。

对于用户来说,往往披着“科普”、“真相”的外衣,却和诈骗、网络暴力、色情等行为结合在一起,将用户引入“情感”和“认知”的陷阱。

对于平台来说,放任“虚假信息”横行,不仅会降低用户的信任度,长期来看还会损害平台的公信力。比点击量更珍贵的,恰恰是平台的公信力。

02 打击「不实信息」,非一方之责

知道了“虚假信息”的狡猾和难处,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经过处理的虚假信息在整体中所占的比例极小,而Tik Tok依然坚决打击。

观察,经过多轮较量和长期观察,这场打击“虚假信息”的战役似乎进入了相持阶段,3354条“虚假信息”不断迭代,Tik Tok不断更新能力,包括追查、判断、干预.

如果说“虚假专业知识”的虚假信息账号善于利用权威人士伪装自己,那么Tik Tok会对创作者和内容属性进行“分析”,会通过各方努力对内容进行“验证”,帮助用户识别虚假知识。

“日常主动编造型”和“演绎冒充真实事件传播型”的虚假信息,往往是基于现实生活,用户很难界定是真是假,是真的发生了还是恶意煽动了。

对于这类暂时无法核实、疑似的视频,Tik Tok会使用“提醒”能力进行标注,提示用户理性对待。

“重大事件热,假冒正型”的虚假信息往往是热点,容易传播。

因此,Tik Tok推出了“拦截”和“标记”能力,主动拦截已经明确的虚假信息,同时限制其再次传播,从而从流量源头上切断虚假信息的滋生。

Tik Tok公开数据显示,2022年以来,在多重能力加持下,Tik Tok共处理虚假短信319万条,标记可疑短信90万条。

这样看来,Tik Tok似乎在经过多次战斗后,在处理“虚假信息”方面取得了进展。

但在对话过程中,Tik Tok相关负责人向运营机构表示,Tik Tok在处理虚假信息方面仍有困难,常年自行处理的“虚假信息”层出不穷,对平台的精力和耐力都是很大的考验。

对方提到,在处理“虚假信息”的过程中,他们面临着三大难题:杜绝、核实、反驳。

首先,从源头上来说,“虚假信息”几乎无法杜绝。

有两个原因:

一方面,只要流量保持畅通,犯罪分子就会不断制造谎言,“虚假信息”就会一直存在,直到谎言结束。平台也不可能为了杜绝“虚假信息”而限制甚至禁止所有“经过艺术处理的视频”。于是,“虚假信息”越来越泛滥。

另一方面,我国目前针对谣言的法律治理机制并不完善,不法分子仍有漏洞可钻。

“网络谣言监管的机关比较分散,对网络谣言的监管往往通过专项行动进行,常态化的监管机制尚未完善。”3354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法律系系主任郑宁

其次,从审计的角度来看,一些虚假信息往往是半真半假,内容模棱两可,法律上存在不确定性和模糊性,使得

“目前我国对网络谣言治理的法律规定还比较笼统,对网络谣言的概念界定、构成要件、监管程序、民事执行法律责任的衔接等规定还不明确。”

在这种情况下,“虚假信息”的低成本和验证的高成本也大大增加了平台治理的难度。

最后,即使平台竭尽全力一一求证,与热点信息绑定的虚假信息传播速度非常快,受众极其广泛。平台不仅很难追根溯源,辟谣效果也会大大减弱。

俗话说“谣言有嘴,谣言断腿。”对于平台来说,辟谣和打谣言几乎是不可能的。

更严重的是,在上述过程中,还存在正三角形和倒三角形的矛盾。

“虚假信息”在前期很难被发现。只有到了一定量级,平台才能发现、判断、处理、防止再发酵。

即使在Tik Tok投入巨大,其治理措施在前期也相对单薄,后期更丰富、更精准。

不难发现,依靠单一平台独立治理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的“虚假信息”,最终的结果只能是平台“九死一生,依然死不悔改”,而现实却是“身败名裂”。

很多业内专家认为,单一平台没有办法根治“虚假信息”。要根治,必须共同解决,搭建“虚假信息”的治理平台。

其中,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法律系主任郑宁在《网络谣言的协同治理》一文中提到,要有效打击“虚假信息”,除了完善法律治理体系、提高公民科学素养外,还需要构建多方协同治理机制。

郑宁老师认为,“行为不足以自决。互联网的开放性、自由性和复杂性等特点决定了我国应构建政府、互联网平台、行业协会、媒体、专业机构、高校和公众共同参与、协同治理的网络谣言治理机制。

对此,一直受到“虚假信息”威胁的Tik Tok率先提出了向各方提供谣言3354的基础产品能力。在刚刚结束的Tik Tok应对虚假信息开放日上,我们了解到,Tik Tok有预警、分析、核实真相、标记、辟谣、拦截、提示七步体系,便于全面应对“虚假信息”。

这样一来,平台一方面可以前期主动预警分析,中期核实惩罚谣言,后期拦截阻止扩散,形成完整链条;另一方面也可以联合媒体、专业机构、权威部门,形成一个对抗“虚假信息”的生态圈,其威力自然不言而喻。

03 结语

在巨大的利益面前,“虚假信息”、“网络灰黑产品”等网络蠕虫不断变化。平台要想净化网络环境,就意味着漫长的战争。

有的平台很快就放手了,有的平台一直坚守在一线,出钱出力。

但显然在开放的互联网环境下“单打独斗”成本高,见效慢。

Tik Tok提出的搭建生态圈辟谣平台,或许能为我们提供一个新思路。—— The相关负责人告诉运营机构,在过去的3到6个月里,平台从生态圈的平台能力两个维度,积极快速提升处理“虚假信息”的能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2022年,Tik Tok虚假信息研判处置效率提升232%,推出溯源、标记、粉丝擦除等九大产品功能。其中,Tik Tok虚假信息初始账户追踪准确率接近80%。

这些做法值得同行借鉴。

参考:《(中国法院报)网络谣言的协同治理》,郑宁

Google SEO

发布于 2023-01-15 06:26

免责声明:

本文由 boynow 原创或收集发布于 火鲤鱼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可联系本站删除。

火鲤鱼 © 2024 专注小微企业服务 冀ICP备09002609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