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经济学思维看产品之二手电商(上)
导语: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某一经济变动改善了一些人的状况,同时又不使一些人蒙受损失,这个变动就增进了社会福利——帕累托改进
物质的总量哪怕不发生变化,只要人与人之间能够进行交易,幸福就能无中生有——《薛兆丰的经济学讲义》
市场经济有两个本质特征:提高资源的有效配置、实现市场参与者的充分竞争。
共享经济可以促进社会分工更为细化,使部分闲置的资源得到更充足的利用,而闲置的资源往往不会对市场的其他参与者造成损失。
从这个角度看,共享经济不仅完成了市场经济的两个特征也实现了帕累托改进(Ps:帕累托,29世纪著名经济学家,其提出的帕累托最优和帕累托改进的理念为收入分配与个人选择方向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是符合经济学市场发展理论的。
而作为物品型的共享经济,二手闲置买卖通过物品使用权的短暂转移来使得资源更加合理配置,在费用成本上信任、观念等非物质性消耗又占据了较大比重。这也使得在中国经济快速腾飞、增量经济逐渐转变为存量经济的今天,二手闲置市场仿佛迎来了共享经济的第二春。
根据第三方机构申万宏源发布的《掘金万亿闲置经济,二手电商快速崛起》报告显示,国内的二手电商平台将浪费变消费,2020年闲置市场规模超万亿,以闲鱼为代表的综合类平台优势将更加凸显,正迎来黄金发展期。
今天我们就来讲讲二手市场中的经济学(二手房等大型非纯闲置类产品除外)。
我们常说有人的地方就有交易,当交易者的预期收益大于交易成本时,交易就会发生。而二手商品作为一个特殊的商品存在,其价值标准与普通的商品不同,除了社会系统给予的固定价值外,个人估值论也起着绝大作用。
个人估值其实可以理解为个人的主观价值论,简单说就是一个人对一个商品或一种服务的价格判断,我认为一双鞋值千元,而不需要鞋的他可能觉得鞋子一文不值一副耳机才值得千元。
这也很好的解释了为什么经济学常说说主观价值论能够更好的指导生产和交易:商品的价值与实际消耗的并无直接联系,而是看有没有人需要。
社会价值给二手商品带来的是商品的价格大致范围,而个人估值有时候往往会因为交易人、时间、突发情况而起伏不定。
如果用公式来表达估值的概念,那么从卖家而言,二手商品的挂牌价=商品原价-使用折损+心理预期价值,需要注意的是心里预期价值在一定情况下可以为负数,如当卖家的售出欲望过高或自我预估过低时卖家更愿意低于市场价售出而不是继续等待,也就出现了所谓的捡漏价。
相同的,买家心中同时也有着另一个公式:入手价=为了得到这件商品所愿意支付的其他商品的最高数量。是不是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没错,这个公式与俞军老师提出的新产品使用成本公式类似(新产品的使用=新产品的优点-老产品的迁移成本),这也是经济学中基础的成本概念:成本是放弃了的最大代价。
所以我们看,同样的二手商品,在不同的人眼中其价值都是不同的,其估值也有着很大的差异性,二手平台如果需要推动交易的发生,如何缩小差异性或将差异性归类是需要着重解决的。
当差异性大的需求人都拥挤在同一个大集市中,没有焦点自然很难成交。作为平台首先得以个人的主观价值论为基础,推动需求被看见,因为所有价值与估值都起源于个人,而个人行动又都是可观察可记录的。
以球鞋手表为例,我作为一个球鞋爱好者,视角的关注点往往会聚焦在球鞋商品或内容上,而需要手表的大劳大概率会反复的浏览查看合适的手表商品。
这时候平台应该根据用户的历史浏览情况、收藏、沟通情况,给我推荐球鞋的商品,给大劳推荐手表内容,实现两个用户的市场细分,完成需求与供给的配对,现在遍地的千人千面既是如此。
第二步,针对个人价值论的差异化,平台需要依靠大数据等技术能力尽量减少交易双方的信息不对称、估值差异大的问题。
目前市面上很多二手平台,用户在发布产品时,平台往往会提供一个建议成交价,给卖家一个群体意义上的价格,不至于商品挂出后无人问津,虽然不是每次都能准确定义,但是整体思路是正确的,后续可以继续在此深耕。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