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城电商红薯销量,宜城红薯电商造就农产新星
现在是湖北宜城红薯丰收的季节。 每天,高速公路上的大货车络绎不绝,将宜城红薯送往四面八方,直达全国消费者的餐桌。
这个地处宜城、湖北西北部、汉江中游的小镇,自古以来就是鱼米之乡,宜城板鸭、皮蛋、西瓜、大米都通过了国家地理标志认证。 由于当地农产品电子商务方兴未艾,当地的农业布局在短短几年内发生了变化。 当地农民迅速扩大规模种植宜城红薯,宜城成为新电商平台红薯大户的聚集地,其他产业带红薯也“招商”,各地商家采购出货、辐射全国的新产业带已初步形成。
宜城邮政管理局表示,宜城年网购红薯5000万公斤,农产品销售额过亿元。 宜城红薯产业异军突起,也吸引了大批新农民返乡创业,做了大量工作等新电商和红薯农双向走向,在这里交汇。
薯农在田里挖红薯。 (图:《澎湃新闻》农业与互联网项目组)
新农民回乡卖白薯
9月19日上午,宜城与南路8号一起,一辆面包车缓缓驶了进来,4000多张红薯包好,送到武汉全国各地。 收货、分拣、打包、发货,这个季节陈奎最忙。
80后陈奎是宜城本地人,大学计算机专业毕业后走出去闯荡。 2014年,农村电商在宜城慢慢兴起,他决心回乡创业。 他刚开网店就卖过坚果、大米等,但由于没有产地和价格优势,几年都赚不到钱。
2023年,宜城皮蛋通过电商卖火,带动了红薯的销售。 陈奎盘算,宜城本地种植的红薯,货源和价格都是可控的。 他委托农家收购,但一上架马上就卖完了。 特别是订单数量多的日子里能卖出两三千张,没有佣金,推广费用低。
将红薯打包筛选。 (摄影)方向)
这让陈奎重有了信心,开着拖拉机去周边农户家收红薯。 几年后,陈奎的网店越来越受欢迎,现在一天卖出数万张订单,高峰时期一天发出两万多张订单。 去年,他的网店售出近1000万张,今年跃居红薯品类第一。
91年的段梦阳也看准了宜城的红薯商机,比陈奎早一年进入红薯产业。 大学毕业后,段梦阳在广东做过销售,看到宜城电商风生水起,他果断回乡创业。 卖红薯之前,他尝试过柑橘、猕猴桃等多种农产品,但一直都不温不火。
2023年,段梦阳转战卖红薯后,开店一周内取得了数千票的业绩。 2023年,他多店铺交易额达到4000万元至5000万元。
宜城这个小镇,让当地的新农民落户家乡,招来了外国的金凤。
20世纪90年代出生的刘雄来自湖南益阳,是一名医生。 之后,他跳槽到电器店,销售母婴产品、麻辣零食,并于2023年最终决定销售红薯。 去年一天的销售额是1.5万张。
“小时候,父母总是说不好好读书,长大了回家种红薯。 ”刘雄说,中医出身的他认为,健康养生饮食是一大趋势。 去年年底,他将业务从长沙搬到了供应量更大、成本更低的湖北宜城。
网上销售额超过亿元
红薯,又称红薯,原产于南美洲,明万历年间传入我国,是一种高产适应性强的粮食作物,深受人们的喜爱。 红薯在我国广泛种植,山东、福建、云南、河南、广东等传统产地占有市场优势,优质、价格好的宜城红薯经过当地电商的挖掘推广,得到了市场认可。
一箱红薯向全国各地发送。 (摄影)方向)
陈奎介绍,宜城红薯品种主要有龙薯9号、西瓜红等,属于沙地种植红薯。 不要粉了,甜心软糯的,口感很好。 搭建多种电商平台,聚集大量消费需求,产地直发式,实现快速匹配,迎来众多回头客。
2023年,陈奎在周边农户收购红薯。 地头价三四毛一斤,按包装、运输等成本计算,他在网店上发了9.9元五斤的包裹,这在全国都有价格优势。
陈奎对选水果有严格的标准,红薯形状均匀,不能有划痕裂缝。 一张重在5-8节车厢之间。 打包前必须筛选两次,高级甘薯的废品率接近50%。
刘雄以前买了宜城的红薯,拉到长沙打包发货。 去年视察了河南、河北、福建等地,还是把业务直接放在宜城,“因为这里性价比高,劳动力成本低,口感好。”
每年8月到11月,是宜城当地红薯成熟的季节。 段梦阳说,他们把宜城红薯放到网上卖火,全国各地几十家商家都代他发放宜城红薯。 目前,段梦阳在拼多多的地方开设了5家门店,主要发往长江三角洲、珠三角等地区,以广东、浙江为主。
今年,在土豆多品种排行榜上,宜城红薯排名第一,销量超过广西、山东、河南等地,宜城成为电商平台红薯销售集聚地。
宜城市邮政管理局表示,今年以来,每天从宜城运来的红薯快递包裹已经超过3万件,重量超过10万公斤,不仅当地红薯卖完,河南、山东等地也在推广红薯销售。 预计红薯类每年上市1200万件,销量达到5000万斤以上,农产品销量超过亿元。
宜城市商务局数据显示,2023年,全市65家电商企业网上销售额约3.5亿元,同比增长30%。
红薯变成金果红薯农增收
邓林村是宜城有名的“芋头村”,全村300多户农户种植红薯、紫薯4000亩,户均产量10万斤以上。 尽管种植面积大,产量大,这里的红薯却不愁销售。
“这个季节宜城的种薯大户两天不挖芋头,全国的电商都着急了。 ”刘元锋说,“夸海口”。 在邓林村种了十多年红薯,刘元锋以前一直走线下市场。 他说红薯以前不值钱,种红薯的人很少,一周卖不了两万斤商品。 现在有电商,他是线上专用的,红薯基地面积扩大到了500亩。
农户在收获红薯。 (图:《澎湃新闻》农业与互联网项目组)
刘元锋是个简单的账本,和其他农作物相比,红薯的经济效益明显,种西瓜一年能赚2000元,种红薯至少能赚4000元。
彭俊是红薯经纪人,专门在农家家里收红薯。 他说红薯的消费量增加了,需求量剧增。 这四五年宜城红薯价格涨了,一开始三四毛一斤,变成了七八毛一斤。 周边的农户看到种红薯赚钱,就因为种了西瓜、棉花,所以种了红薯。
“宜城以前种红薯的人很少,一天最多收购一万斤,现在一天可以收购十万斤。 ”陈奎回忆说,四年前他从村子里来找红薯,现在几乎每个村子都有红薯。
电商崛起,带动红薯品种改良升级。 记者从宜城市农业农村局获悉,目前宜城种植的品种主要有龙薯9号、西瓜红、紫薯鄂薯6号等,通过对品种和技术的改良,宜城红薯亩产翻了一番,提高到8000斤。 全市有5000户农民在种红薯。 2023年,全市实际面积约10万亩,平均亩产红薯4000公斤,总产量约40万吨。
红薯产业异军突起,给当地就业带来了新的机会。 在陈奎的仓库里,10多名50多岁的女性正忙着给红薯分拣、装箱、称重、打包、制作订货单。 在宜城,所有的红薯电商都有这么多熟练的打包工。
陈奎说,目前雇佣的产业工人有30-40人,基本上是当地60后或70后,劳动力成本每人每天150-200元。 旺季,农民在红薯产业打工,月收入可近万元。
电商打造产业新星
由于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和完善的基础设施,宜城还是全国红薯交易中心。 农闲时节,广东、河北、河南等地的红薯也运到宜城,在当地分拣、打包运往全国各地。
每年8月-11月,陈奎卖宜城红薯,12月-次年2月,他卖山东红薯,每年3-6月卖广东红薯。 在收购农户红薯的同时,陈奎还在发展自建基地。 刘雄说,他把芋头产业搬到宜城后,会同当地村委会,根据市场需求制定种植计划,给农户下订单,农户按订单购买芋头苗,他们按底价收购,更好地提高红薯质量。
宜城沙地上种的红薯。 (图:《澎湃新闻》农业与互联网项目组)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章奇表示,由于电商平台的大流量和用户群,宜城红薯这种质优价廉的商品,商家可以快速发展并获得规模效益。 总之,借助平台,商家扩大终端用户群体,带来巨大的规模效应,节约固定资本投入。
8月,《澎湃新闻》、《农业与互联网》调查组赶赴宜城调研电商,引发宜城红薯产业超常规发展案例。 “当地在农业农村现代化数字化改革创新中探索特色道路,发现甘薯产业数字化推动了当地农民增收致富。 宜城市不仅是电子商务产业园,还有以网状布局的电子商务村,通过电子商务的普及,当地实现了特色农业的“换乘”。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研究员冯楚军认为,根据宜城的成果条件,在市场力量的驱动下,在生产方面可以迅速提高当地红薯的产量和产值。 为卖方电商将非宜城产品带回当地交易,增加当地销售额,提高农民、相关农业经营者、职工收入,开拓当地农业产业,找到了一个比较好的方向。
冯楚军认为,电商发展将提高农业产销现代化、信息化水平。 平台直接将电商与农户的生产经营相结合,改变了农村相对落后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农户可以更快地获得市场反馈,根据反馈调整农业种植结构,这进一步提高了农业领域和农村地区的现代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