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诈警官教你防范电信网络诈骗,鞍山市公安局防范电信网络诈骗
让我们来看看几个典型的例子:
1. 2023年10月11日,海城市的王先生在家上网时,微信上一个叫“芜湖”的人成了“朋友”,一个叫“笑”的人教王先生如何在家用手机刷单赚钱。 “笑”是王某用手机下载了一个名为“Aus”的APP,按照“笑”的“教诲”,王某在该APP上进行刷单操作,累计汇款39100多元时被黑客入侵,发现属于诈骗。 2. 2023年10月8日,铁西区张某想通过网络贷款,用手机下载了一个名为“金花”的APP,并添加了所谓的客服人员微信。 再填写并提交相关贷款信息后,对方以“填写信息有误”、“征信异常”等借口,要求张某支付“保证金”、“征信异常解缚费”等共计11000余元,由于贷款未入账,张某仍未上当3. 2023年10月6日,台安县刘先生在家玩手机时,接到“快递服务”电话,声称当地防疫站试图关掉该快递,可能会对商品造成损害,并向刘先生支付高额赔偿。 获得赔偿需要在手机上下载“Air droid cast”APP,填写所谓的“快递赔偿信息”。 其间,“快递服务”诱导刘先生亮出“短信验证码”,刘先生银行卡45000余元被转走。 在这三起案件中,发生在我们周围的电气诈骗案,是骗子针对居家人群的弱点制造的诈骗。 鞍山市公安局反诈骗中心整理了几种常见诈骗术,教你在家里如何知道诈骗,防范诈骗。
诈骗一:“回单”类诈骗
诈骗分子利用市民在家期间想通过兼职赚钱的心理,要求受害者进行简单的操作,完成后给予一定的报酬。 取得受害者的信任后,骗子
“转战”钓鱼网站和假APP,让受害者转账收据,被骗走了一大笔钱。
诈骗二:“虚假贷款”类诈骗
骗子冒充贷款公司客服,以高额、低息、放款快等口才引诱,以保证金、手续费、流水刷等名义要求汇款,骗取钱财。
骗局三:“快递涉及疫情/快递干扰”类
诈骗
诈骗四:假冒团购类诈骗
骗子以能提供防疫药品、新鲜蔬菜、N95口罩等紧缺商品为诱饵,躲在各种封闭小区的社交群中,声称通过充当热心人、志愿者,可以及时配送,引导居民们下单达到诈骗目的
骗局5 :“网络游戏产品虚假交易”
诈骗
诈骗者免费赠送游戏皮、购买游戏账号,以第一笔交易或先垫付后退款为由,要求先转账,再黑掉你,以此实施诈骗。
骗局六:“网络课程”类诈骗
新冠灾祸期间,学校推迟开学,停课没有向学校请假。 诈骗分子利用此冒充老师潜入微信和QQ群,以“网络课程收费”为由实施诈骗,通过短信窃取个人信息。
骗局7 :“冒充执法人员”类诈骗
诈骗分子叫来公安等执法人员,以被害人故意发布不实信息、引发社会恐慌等为由,胁迫被害人提供个人信息,通过所谓安全账号骗取被害人并支付违约金、假释金等。
反诈骗中心提示:
2 .请勿擅自向他人公开银行号码、身份证号码、验证码、密码等个人信息。 3 .不要轻信网上“刷类”的兼职。 4 .遇到所谓“客服”新闻,必须回原官方平台核实或拨打官方客服电话。 5 .家长、学生接到缴费通知后,应主动与校方联系,核实通知的真实性。 6 .公安机关、检察院、法院工作人员办案有严格的程序规定,不通过电话、QQ和微信等社交工具办案。 如果接到96110的电话,一定会马上回复。 遇到诈骗,立即拨打110报警,不知道自己是否遭遇诈骗,请拨打96110咨询。 8 .下载“国家反诈骗中心”APP,开启提醒短信功能,可有效拦截部分诈骗电话。
资料来源:鞍山市公安局刑事调查局反诈骗中心
编辑:李智张晓东编辑:王晶晶审核:刘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