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运营全师(网络文明建设,青年在行动)

杭州市民
杭州市民 这家伙很懒,还没有设置简介...

0 人点赞了该文章 · 86 浏览

媒体运营全师(网络文明建设,青年在行动)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李华锡)任炳旭:我们一起看遍中国“以地理的视角,专注于探索极致世界。”(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张玘云)刘祺:8000万粉丝“跨文化”交流共筑网络社会文明在短视频的窗口里,一群在中国生活的外国青年去采访、去体验、去记录、去传播,让中国当代的发展成果、独具特色的中华文化“借船出海”,在世界青年的眼中“火热”起来,并在全网收获8000万粉丝。

网络文明建设,青年在行动

媒体运营全师(网络文明建设,青年在行动)

于喜山

林于暄

申鹏

马磊

任炳旭

刘祺

编者按

网络文明建设,青年在行动!他们是网络文明的使者,他们传播网络文明火种、带头维护网络文明生态,用自己的点滴努力为“人人参与、齐抓共治”的网络文明建设贡献着青春力量。其实,不只是他们,还有千千万万的好青年、好网民,网络文明使者和他们的故事,就在你我身边,就是你我他,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的故事——

——————————

于喜山:手机里的警察叔叔

如果给“二喜警官”的短视频配上结尾字幕,那一定有这样一句话,“制片、编剧、导演、摄影、配音、演员——于喜山,改编自本人真实经历”。

普法视频、剧情短片、情景再现,一个能让人刷到停不下来的账号的实际运营者,是天津市公安局民警于喜山。为了做好短视频,他还给自己配了个支架和补光灯。

他不时强调“我真没戴美瞳,那是补光灯打得好”。

于喜山是一名90后,从小就有警察梦,2010年如愿考入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他曾给自己取过一个很酷的ID:警壹卫。或许是他骨子里的搞笑基因藏不住,网友在评论区纷纷赐名“二喜”。在领导“群众喜欢什么,你就叫什么”的谆谆教导下,“二喜警官”开始在各平台上岗。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是他做政务新媒体的初心。于喜山有5年的治安警经历,他所在的单位在24小时内有时能接到100多个报警电话。有被诈骗的,有丢手机的、有情感纠纷的,这些案件后来成了他的灵感来源和短视频素材池。在他看来,与其等群众遇到问题后找警察解决问题,不如先把问题消解在摇篮里。

“我,一个学公安学的人,对新媒体一窍不通。”起初,他会发一些单位的日常,但数据并不太好。后来他开始研究大家爱看什么,从短视频平台的运转模式,到视频拍摄的思路,他都会去慢慢摸索。

转折来源于两个视频。

2019年6月,于喜山发布短视频“考上警校后的身材对比”,从180斤到120斤的转变极具冲击力,网友评论“这是最好的高考宣传片”,这条点赞近200万的视频直到现在依然热度不减。2020年3月,某部韩剧爆红,网上掀起模仿剧内名场面的热潮。一群年轻人对着镜头亮身份证令他“警铃大作”,当即拍了条短视频科普此类泄露信息行为的危害性,这让他收获了做新媒体运营以来的最高热度。自此,于喜山逐渐摸清了方向,越来越游刃有余。

对于所有政务新媒体账号来说,如何平衡严肃性和趣味性,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我觉得一个底线就是专业性。”于喜山说,无论多么搞笑的段子,出发点都是为了让群众去接受其中的知识点,不能本末倒置。现在各平台年轻用户很多,年轻人不喜欢被说教。所以拍短视频就需要找准切入点,把握住网友的心态。

他的“笨贼与警察”系列轻松有趣,笨贼恶劣的违法行为和极低智商的对比蕴含着喜剧的幽默感,只是会遭到朋友的吐槽——“下次能不能让我演个聪明的贼。”东北腔儿的普法教育,语速和音调丝毫不逊于带货主播,再配上真诚的眼神,极具说服力。与网络大V联动的防身视频让人耳目一新,有种“打破次元壁”的感觉。抖音热梗与防诈骗视频的灵活结合更是“疗效显著”,一位粉丝曾经私信表示,“我遇到了诈骗,本来不确定是不是,但我想起了你视频里的梗,才识破了骗局。”这让于喜山哭笑不得。“幽默是载体,活起来是关键,专业是底线,抵达是目的。”于喜山说。

于喜山也有遗憾。几期与缉毒警察相关的内容,人物原型是他在缉毒岗位上牺牲的师兄师弟。

“他们都还很年轻。”

对于更多的细节他不愿多提,只是回想起毕业时老师的叮嘱:合照一定要拍,因为“以后人不会这么齐了”。毕业后的第二年,他的一位同学牺牲了。

他用身边的案例进行艺术加工、剧本创作,出演时他总是会研究真正沾染毒品的人是什么样子。他想让大家了解真实的人民警察——“谁说站在光里的才算英雄。”

拍摄短视频并非于喜山的主要工作。他要在业余时间准备剧本、找朋友演、协调场地,经常在大半夜拿着设备出去。面对全平台的1200多万粉丝,每天上万条私信,他几乎利用了所有的空闲时间,“连做梦都在想创意”。当年无心插柳申请的账号,如今变成了警务宣传的主力平台。

他的一名粉丝在今年7月给他分享了自己考上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的好消息,感谢他的短视频带给自己的动力。于喜山在朋友圈里写道:总有人问我做短视频的意义是什么,我觉得这就是意义所在。(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乔佳新)

林于暄:在历史里活一遍走一遭

“兔子有个大国梦,这个大国梦由千千万万的兔子们共同努力着。这篇文章的前半段讲的是祖国同胞的苦难,后半段是民族的荣光,时代在变,国力在变,不变的是一个国家曾经向她的人民许下的承诺,无论走到哪里,祖国都是你坚强的后盾!”

文章《我们能以大国姿态撤侨,是因为有一只兔子在负重前行》曾火遍全网,在开头中,这段看似略带俏皮的描述,透出一股深沉壮阔。

2015年也门撤侨行动圆满完成,很多网友的留言让林于暄振奋。“我想让一些人惯用的‘国家在哪里’的设问句在网络上失去市场,我们要真正打骨子里站立起来。”林于暄本人从事航运业,专业优势让他有机会接触相关的丰富史料,也正是从那一天起,他开始把创作的目光投向了中国撤侨史。

在梳理中国历朝历代对海外华侨的态度、解读中国政府保障海外华侨华人利益的行动后,林于暄落泪了。他是带着满腔自豪来写这篇文章的。“撤侨不是一种国家政治姿态,而是浸染着民族苦难的血色归途。难能可贵的是无论贫穷还是富有,我们身处的这个国家从来没有忘记过她的承诺,没有放弃过她的同胞。”

最开始,林于暄仅在网上逐一回复不实言论,写一些科普类短文,认为“凭一己之力便可力挽狂澜”。可无人关注、史料核实难度大、信息不对称、缺乏官方背景等问题成了林于暄创作过程中的阻力。发布的文章和评论就像一颗颗丢向大海的小石子,各种嘈杂声音组成的海波仿佛“嘲笑”着它们:我就是大海,这么点小石子算什么。

林于暄开始反思,决定“慢工出细活儿”。研究多了,就产生了情怀和热爱。但是每段历史都存在“空隙”,很多书籍的记载是片段或碎片式的,不可能完整呈现所有的事件和细节。面对这些遗憾,林于暄查阅、核实历史资料,采访当事人,“在严格遵循历史逻辑的基础上,把核实过的资料、采访到的内容‘镶嵌’和还原到历史中去。”他前后共花了3年时间,来弥补这些“空隙”造成的遗憾。

同时,在与网络上结交的文友互相分享所学成果的过程中,他也开始用更生动的网络语言激发网友们的阅读兴趣、用反讽来反驳历史虚无主义……努力终见回报,现在,林于暄不仅在网络上收获了大量认同正能量观点的读者,还认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做大网络正能量同心圆,让正能量小水滴汇聚成海洋,是他始终不变的初心。

“我写的是历史,都经得起考证;只不过写的内容和方式是文学化、人性化的。”林于暄不是从政治、道德或学术的角度去写作,而仅仅是从尊重历史的角度去还原历史。他不批判也不仰视,只是和他笔下的人物“悲欢与共”,设身处地还原历史中的他们。

“杂音从网络上来,那我们就要从网络上正本清源。”林于暄认为他作品的最大特色是鲜活、真实、代入感特别强。就像一位读者说的:“书中的每个字,都不像是史学家总结出来的,反倒像是一个穿越者写的日记。”

“我们在读历史小说,其实最终读的并不是历史,而是我们从历史中挖掘出来的跟现代人所产生共鸣的点。如果我们能够找到这个点,找到它的现实意义所在,那么,这个文章才有它的价值。”林于暄对于当下历史类文章的写作感到乐观,因为自己遇上了很好的时代。“随着互联网的广泛运用,信息资料的来源渠道越来越丰富,网友的视野和认知能力也得到了极大的拓展。站稳中国立场,培养全球视野,讲好中国故事,相信会有更多优秀的中国新生代走向网络舆论场,发出自己的声音。”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牟昊琨)

申鹏:让更多网民从历史中汲取努力前行的力量

不少网友认识申鹏,源于知乎上一篇有关非洲发展问题的文章。题主的问题是——非洲为什么这么穷?

在回答中,申鹏引用讲述中国援建肯尼亚蒙内铁路的纪录片《我的铁路,我的故事》,展现援建非洲的意义。“基建搞好了,教育普及了,信息传播了,商品流通了,工业在当地扎根了,现代文明才会真正进入当地,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这才是真正的扶贫。终有一天,这些脱贫的地区和国家,同样会正向反哺整个现代文明。”数万点赞是网友发自心底的认同。作为曾经的土木工程师,申鹏渴望通过自己的专业知识,讲述中国“基建狂魔”称号背后的底气,以及“中国速度”背后无数人的奋斗与坚持。

在不少网民眼中,申鹏的文风犀利,针砭时弊、激浊扬清。申鹏坦言,一针见血的表达方式或许显得尖锐辛辣,但自己的思想态度时刻保持温和、理性。保持真诚,是写作最大的技巧。

在知乎“你觉得哪个国家是世界上最奇怪的国家”这一问题下方,申鹏的回答获得了数万网友点赞。在其他博主五花八门的“提名”中,申鹏的回答格外与众不同:“我们所在的这个国家就挺‘奇怪’的。”申鹏解释,“‘奇怪’,是因为我们独一无二。”写作灵感源于一次与历史的对话,在荆州博物馆参观时,申鹏发现,几千年前竹简上的文字,高中毕业的水平都能看懂几句,博物馆里还有人兴奋地念出来。“就像读千百年前的古诗,我们能感同身受一样。”折柳送给远行的亲朋,望同一轮明月寄托相思,几千年文化沉淀下的独特意象是独属于我们的“中国式浪漫”。“这说明我们的文化始终在传承,即使千百年过去,我们的精神内核没有变。”申鹏说。

从大禹治水、愚公移山的神话传说,到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重庆群众自发为消防员提供后勤保障共同扑灭山火,众志成城的背后是制度自信和强大的精神信仰。申鹏在回答中写道:“这个国家的人民很有主人翁精神,总是把大家的事当自己的事,天下的事就是自家的事,该管就得管,不能袖手旁观。他们有组织、有纪律、有决心,几千年前,他们一起治理洪水,几千年后他们一起推翻三座大山,今天,他们又一起对抗疫情。”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推动着时代变迁、社会进步,随之而来的是人们思想观念的多元化。如何让不同成长背景的年轻人共振、共情、共鸣,申鹏认为,要勾起网民们的共同记忆。“我把自己的大脑当作一个可以检索的数据库,每当社会热点事件发生时,我会思考此前有没有类似的事件发生,有何共性,事件的根源是什么,希望能为读者提供一种思路,帮助读者更深入地思考。”

媒体运营全师(网络文明建设,青年在行动)

申鹏被读者们称作高产的内容创作者。全职投入写作工作后,每天他都会花大量时间阅读各类书籍扩充知识,党史、军史是他的深耕领域。建党百年之际,他撰文《100年,只是个开始》讲述那些在黑暗中敢于照亮、在未知中敢于指引的共产党人故事。今年5月5日,他推出《中国青年,是多么“武德充沛”?》,讲述一支70%都是共青团员、全师指战员平均年龄只有18岁的红军部队——“少共国际师”的英勇事迹。网友们耳熟能详的英雄将帅,申鹏总能写出其鲜为人知的经历,党史中那些一带而过、不为大众所熟知的人物,申鹏则会翻阅不同的史书、传记,力图拼凑还原出人物的成长轨迹。

在申鹏看来,历史从不是板起脸的严肃面孔,历史人物并不平面化、标签化,他们有血有肉,有过高光时刻,也有过失意踌躇。他们是历史的创造者,历史也在塑造着他们。那些在历史上或闪闪发光或默默无闻的人物,那些被血与火淬炼的人生,那些历经磨炼的理想信念,是我们面对失意、困境时寻觅浩然正气的动力,也是申鹏创作正能量作品的源泉。

从事自媒体行业多年,申鹏坦言,最大的欣喜和成就感来源于读者的反馈。“很多读者的留言比我的文章还精彩,也有一些读者能够纠正我的错误,甚至在我写一个历史人物之后,告诉我关于人物的另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最令申鹏感到欣喜的是,他发现越来越多的读者在互联网上独立思考、明辨是非。“看我文章的那些人成长起来,比我更厉害,思考更加理性、全面,相信在越来越多理性网民的发声下,网络乃至现实社会中的分歧会越来越少。”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安俐)

马磊:在维护军人名誉的路上讲好军营故事

一位退役军人可以影响多少人?往大了说是800多万,往小了说是五六百人。

马磊是一名退役军人。2018年接触互联网后,他在网络上为退役的战友们介绍工作,讲解创业政策。接触新媒体后,他在微博等社交平台上注册了名为“-四分三十三秒-”的账号,结合自身从军经历,在网络上介绍军旅生活、解答参军疑惑。5年下来,他在全网获得了800多万粉丝的关注。

他特别重视维护军人的名誉和荣誉,多次与损害军人形象的行为作斗争。去年,某旅游博主在新疆和田地区皮山县赛图拉镇康西瓦烈士陵园内,先是踩踏刻有烈士陵园名称的石碑底座,斜倚碑身摆拍后,又到陈祥榕烈士墓前,满脸嬉笑脚踩墓碑底座,用手比作“手枪”状对着烈士墓碑再次摆拍并将上述照片发布在微信朋友圈,经多名微信好友指出照片内容对英雄烈士不尊重后,遂删除该内容。为获取流量关注,该博主再次将照片发布至今日头条个人账号。有网友私信马磊,请他谈谈对该博主行为的看法。“这简直就是在侮辱烈士名誉。”马磊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当时他非常气愤,并意识到“这是违法行为”。熟知《英雄烈士保护法》的马磊曝光了该博主的行为,并多次发声,建议对其依法处理。最终,该博主受到了法律的惩处。

“我做了自己应该做的。”马磊说,正是因为自己当过兵,看到损害军人形象的行为,就更加气愤。“为了维护战友的名誉和荣誉,我必须与不正之风战斗到底!”

马磊说到做到。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各种关于疫情的谣言充斥网络,误导网民之余,还给社会带来了恐慌。他得知一位战友在方舱医院拍摄了真实的生活场景,便迅速联系。了解核实后,在其授权下将视频发到了微博上,阅读量很快超过10亿,获得了网友的点赞和支持。

“大家看到了真实情况,恐惧的心理自然就慢慢消散了。”此后的一段时间里,他每天都通过网络征集、求证和发布信息,对网络谣言“露头就打”,常常忙到深夜。他所发布的辟谣作品多次成为爆款,登上热搜。

马磊让网友感受到退役军人的铮铮铁骨。在他的宣传和普及下,先后有五六百名青年因为看到了他的博文而受到鼓舞,投身军营。在他的带动下,十余位退役老兵也开始在网络上宣传参军政策、展示军旅生活、澄清不实谣言,与损坏军人、烈士形象的行为作斗争。

“我希望带动更多战友、网友一起讲好军人故事,传播军事好声音——老兵退伍不褪色,奉献且快乐。”马磊说。(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华锡)

任炳旭:我们一起看遍中国

“以地理的视角,专注于探索极致世界。”

在微信公众号“星球研究所”的简介里写着这样一句话。

作为科普类账号,“星球研究所”团队一直致力于地理科普传播,以“解构世间万物,探索极致世界”为宗旨,向网友讲述自然地理、人文历史、超级工程等各领域的知识。

有网友说“星球出品,必属精品”,在“星球研究所”影像部总监任炳旭看来,这不仅是一句夸赞,更是读者对“星球研究所”作品的高品质要求,这也使得“星球研究所”对发布作品的打磨愈发谨慎。一篇文章、一个视频往往需要编辑团队的学术支持、地图团队地图说明、设计团队艺术美化、图片团队高质量影像、动画团队建模呈现等多人合作、多团队协作来完成。

“星球研究所”对视觉的要求极高。从选题策划到视觉呈现再到专业审校,一篇文章、一个视频,他们可以打磨数月的时间,只为让大家有更沉浸的阅读体验。以图片为例,一篇文章大约会收到8000张左右的投稿,即使最终只会选定几十张用以文章配图,图片编辑仍会大量收集图片,只为找到更好、更合适的配图。

“星球研究所”对图片的热爱与严谨,也同样体现在文字创作上。洛阳为何能成为十三朝古都?昆明为何一年四季鲜花盛放?京杭大运河到底创造了怎样的工程奇迹?创作时,他们希望读者看到的不仅是中国美景,还有其背后所承载的数千年文明。

面对中国的广袤大地与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星球研究所”似乎从来不缺选题。作品《什么是武汉》33小时阅读量即破千万,《100年重塑山河》在视频号发布6天观看量破亿,总播放量超两亿,视频《什么是中国》全网播放量超1000万,2021年八一建军节之际在微信朋友圈投放的《我是一个兵|中国军队是这样的》点击量达7.2亿次,“爆款”不断。

而这背后,是他们与中国人内心深处爱国之情的共鸣。“星球研究所”在科普中力求从宏观解读到细节观察,将专业人士的研究转化为通俗易懂的文章,让专业的知识走进读者的生活。任炳旭说:“如果用一个词形容中国,很多人会想到‘幅员辽阔’。我们要做的是告诉大家幅员辽阔到底包含什么,它是多么的丰富多彩。大家知道中国有很多超级工程,我们的任务是,不仅让大家知道这些工程是什么,还要让大家了解,这些工程与我们的生活是怎样的息息相关。我们所在的土地、经历过的文明、无数的超级工程,都与每一位中国人息息相关。”

在任炳旭看来,“星球研究所”就像一座桥梁,连接着普通大众和专业学者,“生活中有很多对知识渴望的人,但专业的文章大家很难读懂,我们希望通过“星球研究所”的文章、视频,让大家更简单地获取知识,在繁杂的网络信息中获取正确且有价值的内容。”

希望有一天,能够看遍中国的山河、看遍中国的文明、看遍中国的城市,这是“星球研究所”团队共同的心愿。

他们在微信视频号中发布的视频版《中国从哪里来?》,用9分钟从地理角度带大家认识中国,有网友激动地留言:“在广袤的空间和无限的时间中,能成为这颗伟大行星最伟大国家的一员,何其荣幸!”

任炳旭说:“‘星球研究所’的每一位成员又何尝不感到有幸,能与这么多人分享这片土地,让这么多人了解到这片土地的伟大。”正如他们所追求的:我们一起看遍中国,这里的我们,也包括你。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玘云)

刘祺:8000万粉丝“跨文化”交流共筑网络社会文明

在短视频的窗口里,一群在中国生活的外国青年去采访、去体验、去记录、去传播,让中国当代的发展成果、独具特色的中华文化“借船出海”,在世界青年的眼中“火热”起来,并在全网收获8000万粉丝。

这,是种怎样的体验?

@歪果仁研究协会联合创始人刘祺说:“我们改变能改变的,真的慢慢改变了很多人。”

@歪果仁研究协会自2016年在北京创立以来,通过长期在网络上发布短视频、测评账户、直播带货,关心在中国生活的外国人,也帮助外国青年了解真实的中国文化生活,从而成为跨文化交流的桥梁。

刘祺表示,跨文化是@歪果仁研究协会的内容优势,“我们对它更核心的理解是,打破过去因为传播不畅给国家带来的刻板印象,破除信息茧房。比如,在前互联网时代,外国人对中国的印象大多数是熊猫和中国功夫,中国人也在单一的视角中为外国人下定义,严谨的德国人、浪漫的法国人,等等。我们现在想做的是通过‘歪研会’这个账号,用当代自媒体的方式,去除对某一群体的固化标签。”

目前,超过5000个视频在@歪果仁研究协会 的海内外平台矩阵上传播,涵盖街头采访、纪录片、Vlog等多种形式,随着团队社交媒体影响力的不断扩大,平台对内容的打造也从“有趣的生活化”向“时代的深度化”转变。

刘祺介绍,如何在国际传播中展现中国当代发展成果,是近两年@歪果仁研究协会正在探索和创新的领域,“我们发现,中国当代发展成果在国际传播比较‘冷’,不是概念的‘冷’,是传播形式和内容上的‘冷’。”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在@歪果仁研究协会的内容生产端,团队会根据每一期的主题开展“头脑风暴”,结合弹幕热点、观看数据寻找关注度较高的话题,前期进行扎实的资料调研,后期坚持深入基层走访拍摄,力求不断拓宽视频的制作形式与传播路径,让中国发展更立体、更真实地被看见、被理解。

得益于逐渐被打开的创作思路,刘祺和他的团队挖掘到了许多新奇发现。

他们聚焦中国供应链出海,将中国许昌的假发村与非洲连接在一起,“非洲85%的假发是从中国进口,只要戴假发的非洲人,一定有一顶是中国制造”;他们受到纪录片《美国工厂》的启发,自创自导纪录片《中国工厂》,驻扎在山东的铝制品厂,观察记录中国工厂的组织形式;他们与新疆的百姓同吃同住,展现新疆普通牧民家庭的真实生活。4期视频在海外平台的播放量超过200万,收获了两万余名外国网友的评论,刘祺还记得,“有一个英国小伙看了视频留言,他想放弃外卖员的工作去新疆放羊、种棉花。”

从这些视频中不难看出,在跨文化理念的推动下,刘祺和团队站在“他视角”,把目光转向外卖员、快递小哥、出租车司机、街头的小商小贩、留学生等群体,“他们在生活中广泛存在,但我们很少在海外听见他们的声音。我们始终在做的,就是把他们的真实声音补全,展示不同视角下不同人所关切的问题,希望以此打破中国人在海外的刻板印象”。

刘祺表示,跨文化交流是当代青年开放迎接世界的重要方式。他借用“镜中我”的社会学概念加以阐释,“人对于自我的定位和认知,不是单纯来自自我,而是来自外部环境的反馈,对外环境的定位是什么样的,镜子中形成的自我就是什么样。跨文化交流过程中,本身就是找到镜子中的中国是什么样的、外国是什么样的,通过外界的评价和真实体验,打破中国人对世界的刻板印象,也打破世界对于中国的刻板印象,在这样一个过程中,青年不断看到世界、平视世界,如此就形成了丰富的青年群体画像。”

在网络直播的浪潮中,@歪果仁研究协会正在构建自己的MCN机构,旗下30余位在中国生活的外国友人利用形式新颖的镜头语言,持续推进跨文化的探索和研究。

刘祺表示,网络社会文明也是全球化的,未来,@歪果仁研究协会将继续在海内外营造建设网络文明的氛围,推动中国形象的国际传播。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刘尚君)

来源:中国青年报

媒体运营全师(网络文明建设,青年在行动)

发布于 2023-02-24 20:09

免责声明:

本文由 杭州市民 原创或收集发布于 火鲤鱼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可联系本站删除。

火鲤鱼 © 2024 专注小微企业服务 冀ICP备09002609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