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贴》 《转贴》 《转贴》 10月31日3点整,上证指数收于5954。77点,涨幅0。98%。上证指数在10月25日大跌4。80%之后,已经连续4个交易日有了不同幅度的上涨。 李小明(化名)指着龙头股份(600630)说:“它已连续涨了4天。” 据李介绍,龙头股份是一只有着参股金融和创投概念的题材股。李在今年5月初以9。4元的价格买进。不久,5·30到来,龙头股份从最高点的11。05元一路跌到6月4日的7。83元。经过一段时间盘整后,6月20日开始继续下跌,直到6月29日收于5。62元。 “买它(龙头股份)的时候,整个市场就是题材股的天下。”李说,“如果说泡沫的话,现在的蓝筹股价格也是非常的高。也许又该轮到题材股发力了,今天市场的题材股整体表现就不错嘛。” 申万活跃指数(表现题材股的指数)显示,10月30日,收于523。10 点,涨幅2。92%;10月31日收于535。20点,涨2。31%。涨幅都超过了同期上证指数。 “解套了就抛掉。”李小明补充说。然而,李小明解套的愿望能够实现吗?类似龙头股份这些有概念但没有业绩的题材股,第四季度可能成为它们的春天吗? 私募“领导”题材股 根据公开资料,上证综指5月29日收于4334。92点,为5·30前的最高点。经历5·30后,一度跌至3404。25点(6月5日)。5个月后,上证综指收于5954。77点,不但收复了失地,在失地基础上还上涨了1620点(涨幅37。4%),爬上了更高的山峰。 相比较而言,代表题材股的指数申万活跃指数惨淡。5月29日为其最高点804。48点,经历5·30的下跌,其指数一直在500点~600点徘徊。5个月后,非但没有在其历史最高点位上取得上涨,甚至连大片的失地都没能收复。 “这是很正常的现象,因为公司基本面业绩不支撑。”渤海投资研究所分析师秦洪表示,5·30前题材股的火爆是炒作的结果。 深圳特区证券研究所(北京)研究员范兴胜也认同上述观点。他认为,炒作与5·30前的整个市场氛围是紧密相关的。具体而言这种市场氛围就是,题材股巨大的财富效应吸引了机构和散户的热烈参与。 有两个例子可以佐证。第一件事情是杭萧钢构(600477)受消息刺激,从2月12日开始,连续12个交易日封于涨停板。第二件事情,ST仁和(000650)在2006年5月份停牌,进行股改并资产重组后,于2007年3月29日复牌,当天其股价涨幅高达917。39% “龙头股份有金融概念,股价从3月份开始一路上涨,5月初我在9块多一点的价位买进。”李小明告诉《华夏时报》记者。 “我们上半年曾经做过这只股票(龙头股份)。”韩冬告诉记者,“9块多钱,正是我们拉高后出货的时候。”韩冬此前的身份是一位在私募工作的职员,现在已经转行。 “机构和散户的区别在于,机构领头,承受的风险比较小;而散户大多数则为跟风者,在机构获利出货的时候接了筹码,因此往往承受了较大的风险。”韩冬表示。 那么,哪些机构才是上半年炒题材股主力资金? “我不知道谁是主力,但可以肯定的是基金绝对不是主力。基金会参与其中的某些题材股,但不会成为主力。”华夏基金管理公司首席分析师张后奇表示。 “私募主力,基金配合,共同套牢散户。”范兴胜笑着说。 本报记者得知两只私募基金在5·30之前的收益都达到了80%以上,都远远高于公募基金的收益。 巧合的是,代表了题材股股价走向的另一指数申万微利股指数也远远高于代表蓝筹的沪深300。两个指数这段时间内的涨幅分别为254%、100%。而蓝筹股正是基金上半年的重仓。 “我们主要配置的是大盘蓝筹股,对题材股参与很少。”海富通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基金经理如此告诉《华夏时报》记者。 私募不在“家” “题材股是不能长期持有的,不具备投资价值。”海富通上述基金经理表示。也就是说,一旦没有资金过度炒作,这些题材股就将会向其自身价值回归。 没有回到5·30前的价位,除前期过度炒作外,还与“三季度资金的结构变化有关系”。“大量资金去买基金了”。银河证券分析师秦晓斌说。 韩冬告诉《华夏时报》记者,正是因为炒作,5·30对韩冬所供职的小私募公司的冲击几乎是致命的。 “客户拿不到收益,更愿意去相信大的基金公司,所以很多资金都赎回了。我的很多同事都被迫辞职离开了。”韩冬告诉《华夏时报》记者。 而对于流传的很多私募“不在家”——私募基金或出于A股市场风险考虑觉得H股价格相比较低,或提前预测或得知“港股直通车”消息,所以在7、8月份转移资金去了香港——韩冬表示,在他的朋友圈子里也听到过类似消息,但是更具体点的信息则不清楚。 “这也是非常有可能的。”众多分析人士一致表示了赞同。这些人除了上文中涉及的人士外,还包括国泰君安研究所港股策略分析师戴涛、华安基金研究员张嘉辉、鹏华基金研究员张俊生。 事实上,自8月20日,中国外汇管理局提出内地投资者可以直接投资港股的消息之后,恒指当日就劲升了1208点。截至10月31日,恒指收于31355。83点,两个多月的时间内,涨了11969。11点。比此前四年多(2003年4月25日达到近几年最低点位8331点)的时间涨的点位还要多。 “港股的上涨,从资金上说,国际资金毫无疑问是占主导作用的,但中国内地的资金也是一个重要的推动力,而这其中,私募又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戴涛评价说。此外,本报在新第16期的封面文章《一万亿人民币拉动恒指10000点》(详情请见10月15日出版的《华夏时报》)里也曾提到,截至10月初,私募和个人大户资金规模应该在2000亿左右。 第二点,对散户而言,投资理念的改变,8月份新股密集发行,也使他们疏远了题材股。 “5·30带给我的教训是,尽量少去碰题材股。”李小明表示,“买有业绩支撑的大盘蓝筹股,跟基金走,虽然可能相比翻好几倍的题材股,收益可能少点,但是同时风险也小多了。” 实际上,自三季度以来,真正支撑大盘指数继续上涨的正是大盘蓝筹股。据大智慧数据显示,银行股指数这段时间内涨幅达到了92%,券商指数涨幅超过了100%,煤炭石油指数涨幅超过了100%,有色金属指数涨幅90%以上,钢铁指数涨幅也达到了50%以上。 此外,三季度流行的是炒新股和央企整体上市。特别是8月份新股密集发行,炒新往往带来更大的收益。因此,又刮起了炒新风。 从某种意义上讲,“无论是炒新情结、整体上市还是炒作题材股,都是市场运行某个阶段的流行元素而已。”范兴胜如此概括。 总而言之,无论从哪一方面来说,在主力资金撤离这些缺乏业绩支撑、缺乏成长性的题材股后,散户也不再跟入。因为缺乏资金的流入,从而使这些题材股在大盘收复失地上涨热闹的同时,显得格外门庭冷落。
阅读全文
收起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