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建国:新国资运动加速蚕食市场经济成果 据11月18日《羊城晚报》报道,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深化中央企业改革”课题组近日发布报告指出,国有企业特别是大企业借助规模、资金等优势,开始了新一轮跑马圈地式的“新国资运动”,特别是在一些垄断领域的竞争性环节,国有经济的比重由下降转为上升,不少地方重现新一轮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在国有企业内部人控制、预算软约束和低效率等问题仍客观存在的情况下,这种盲目扩张可能暂时掩盖国企低效率的本质,如果忽视进一步的改革,国企暂时的繁荣或导致体制的复归。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的这个报告可谓振聋发聩,但我们并不觉得陌生,石油零售环节民间加油站因难以生存而不断减少、中石油花20亿元人民币买下珠海商业银行绝对控股权、大国有企业争相开办银行或保险公司等都是注脚。这种现象,必须引起国家的高度重视。 “新国资运动”直接导致与民争利。国有企业垄断的行业,控制的都是公众不得不购买的生活必需品,如电、水等,还有公众选择范围狭小的行业,如银行、保险公司等,这当然都是最赚钱的行业;剩下的都是生产公众可买可不买的非生活必需品的行业。如在旅游业等服务业,几亿民间商人都挤到这里,过度竞争使他们的生存日益艰难。如果民营企业允许与国有垄断企业公平竞争,民营企业的生存环境必然大大改观。按照市场经济的逻辑,垄断企业应该越来越少,垄断的范围应该越来越小,可现实的答案却恰恰相反! “新国资运动”使国有企业的弊端不断得到扩展。在计划经济时期,全国没有一家民营企业,国有企业因缺乏竞争和有效监督,长期管理不善,造成全国基本消费品严重短缺,国人连火柴都买不到,穿衣服还得用布票限制。改革开放后民营企业一出现,大批国有企业轰然倒闭。就现有垄断国企来说,和民营企业相比,他们机构重叠、人浮于事,公款浪费严重,滥发福利,腐败层生,如果民营企业能够参与竞争,他们也一样会倒闭。可就是这样的企业,多年来却不断扩大地盘,增设下属企业,跨行业经营,这等于是在无限延伸他们那些难以治愈的弊病,让他们的劣迹进一步撕裂政府和民众的感情。 垄断企业进一尺,民营企业就退一尺,如果放任不管,总有一天会将民营经济压缩到无足轻重的地位,其结局不言而喻:导致体制的复归,即国有企业不断蚕食我们用几十年时间艰难突围获得的改革开放成果,逐步回到令人恐惧的计划经济时代。。
阅读全文
收起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