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保全从静态看是保持投入资本的完整无缺,它要求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成本补偿和利润分配要保持资本的完整性,保证权益不受侵蚀。企业收益的计量,都应以不侵蚀原投入资本为前提,只有在原资本已得到维持(保全)或成本已经弥补之后,才能确认收益。 即:本期净收益=期末净资产十本期派发结业主的款项一期初净资产一本期业主新投资。 式中“期初净资产”即期初业主权益,它是要求保全的对象。从动态的角度看,资本保全还包括利润分配中企业留存收益的保全。 企业留存收益,包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是下一个会计期间必须保全的净资产的一部分,也就是在确认下一会计期的收益时,要以维持它的完整性为前提。 当然,在特殊情况下,企业留存收益也可用于分配,但往往受到法律限制,如必须保持法定公积一定比例等。 实际上,企业留存收益的保全是确定下一期间经营收益的基础。资本保全又可以分为财务资本保全和实物资本保全两种概念。财务资本保全观点,是将资本视为一种财务现象,认为资本保全意味着在扣除本期的所有者分配和所有者出资后,期末净资产的财务(或货币)金额必须大于期初净资产的财务(或货币)金额,才算赚得利润。 实物资本保全观点,是将资本视为一种实物现象。资本保全意味着在扣除本期的所有者分配和所有者出资后,企业的期末实物生产能力(或营运能力,或企业达到期末实物生产能力所需的资源或资金),必须大于期初实物生产能力,才算赚得利润。 两种资本保全概念的主要区别在于企业资产和负债价格变动影响的处理。 两种资本保全概念都需要借用货币尺度表示,这是它们的相同点。
阅读全文
收起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