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五节、天中节等,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端午节源于自然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仲夏端午,苍龙七宿飞升于正南中央,处在全年最“中正”之位,正如《易经·乾卦》第五爻:“飞龙在天”。端午是“飞龙在天”吉祥日,龙及龙舟文化始终贯穿在端午节的传承历史中。端午节是流行于中国以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初五跳汨罗江自尽,后人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说法。端午节的起源涵盖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学等方面内容,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杂糅了多种民俗为一体,各地因地域文化不同而又存在着习俗内容或细节上的差异。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端午文化在世界上影响广泛,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也有庆贺端午的活动。2006年5月,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2008年起,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将其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端午节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2021年10月25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2022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发布,2022年端午节:6月3日至5日放假,共3天。
基本信息中文名:端午节
外文名:Dragon Boat Festival(英语)
别名:端阳节、龙节、正阳节、龙舟节、天中节等
节日时间:农历五月初五
节日类型: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
流行地区:中国及汉字文化圈诸国
节日起源:天象崇拜,龙图腾祭祀
节日活动:扒龙船、放纸鸢、挂艾草菖蒲等
节日饮食:粽子、五黄、咸鸭蛋、绿豆糕等
节日意义:传承与弘扬非物质文化
起源时期:上古时代
纪念人物:屈原、伍子胥、曹娥、介子推等
国家文化遗产:2006年5月20日列入第一批名录
世界文化遗产:2009年9月30日入选世界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