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RRR模型拆解:Retention 用户留存
随着互联网行业的发展,许多产品都实现了从0到1的过程,渐渐地,很多产品的重心,都转移至如何实现从1到100,到10000的过程。而AARRR模型作为一个经典的增长漏斗模型,也时常被人所提及讨论,本系列文章将对各个过程拆解,深入讨论。
当用户来到我们的产品,被我们所激活,体验了我们的核心功能,接下来的事情,就是尽可能地让用户持续使用我们的产品,形成一种信赖与依赖,最终离不开我们的产品。这样下来,才会有更多的故事发生。这也就是AARRR模型的第三个阶段,Retention(留存)要做的事情,将用户留在我们的产品中。
讲留存,首先得看,怎样的用户,才属于留存用户,用怎样的指标,才能有效地评估产品的留存水平。目前市面上,普遍存在有两种计算方式,来计算产品的次日留存/7天留存/30天留存,评估一个产品的留存情况。
第一种是第N天计算法:
- 次日留存:统计日新增用户次日仍然使用产品的用户数量占总新增用户数量的比例;
- 7天留存:统计日新增用户第七天仍然使用产品的用户数量占总新增用户数量的比例;
- 30天留存:统计日新增用户第七天仍然使用产品的用户数量占总新增用户数量的比例。
第二种是N天内计算法:
- 次日留存:统计日新增用户次日仍然使用产品的用户数量占总新增用户数量的比例;
- 7天留存:统计日新增用户7天内,再次使用产品的用户数量占总新增用户数量的比例;
- 30天留存:统计日新增用户30天内,再次使用产品的用户数量占总新增用户数量的比例。
从两种计算方式中,我们可以看出:
- 第一种计算方法强调第N天,其反应的结果也就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留存用户逐渐减少,而行业上也存在着对应较为权威的基准 4-2-1 基准,也即40%/20%/10% 为此计算方法下,较为合理的一个水平。
- 第二种计算方法强调N天内,其反应的结果就是30天留存>7天留存>次日留存,更多的是表现一个产品的活跃水平。
但从留存本质上来看,这两种计算方式,都存在着可以改进的地方:
针对第N天计算法,存在这样的情况:次日留存相对准确,但7天留存跟30天留存,往往存在数据偏差;比如用户在第六天和第八天使用了产品,第七天未使用产品,这种情况下,这个用户属于一个七天留存的流失用户,这明显是不合理的。
故此可以引入使用间隔时间,做这样的计算:
改良后第N天计算法:
- 次日留存:统计日新增用户,再次使用产品的时间间隔小于24小时的用户所占比例(T+2出数据指标);
- 7天留存:统计日新增用户,再次使用产品的时间间隔小于7个自然天然填的用户所占比例(T+8出数据指标);
- 30天留存:统计日新增用户,再次使用产品的时间间隔小于30个自然天然填的用户所占比例(T+8出数据指标)。
改良后的第N天计算法,可以准确地反映新增用户的留存水平,避免特殊场景造成的数据指标影响。
针对N天内计算法,由于计算方式反映的更多是产品的活跃水平,并不单纯针对新增用户,产品的迭代过程中,往往会有很多核心功能/用户体验等的改变,想要真实观察产品迭代过程中的留存活跃情况,应当将用户群体进行扩展。
改良后N天内计算法:
- 次日留存:统计日活跃用户中,次日再次使用产品的用户占比(T+2出数据指标);
- 7天留存:统计日活跃用户中,往后7天内再次使用产品的用户占比(T+8出数据指标);
- 30天留存:统计日活跃用户中,往后30天内再次使用产品的用户占比(T+8出数据指标)。
改良后的N天内计算法,更能清晰/完整地表现所有用户的活跃留存情况。
搞清楚了留存指标的计算后,我们必然关心一个问题,就是怎样的留存水平,是一个合理的留存水平,我们改如何去提升我们产品的留存水平。
针对留存水平的标准,许多产品/运营人员往往直接套用4-2-1基准,但其实,每个产品往往因为行业性质的不同,用户的合理使用频次也是不尽相同的。所以制定留存标准时,更多地是应该结合自身产品所处的行业、产品形态以及自身产品定位进行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