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的艺术·理论篇—诺曼·情感化设计
通过本能层、行为层和反思层的设计,增强产品设计中的情感体验。
要成为一名出色的设计师,仅仅了解用户的反应是不够的,你还得了解为什么用户会做出这样的反应。为什么有些用户会对这个界面感到愉悦,而其他用户却不高兴?为什么我们修改了配色后,转化率变低了?为什么有些用户会去分享他们的体验,而其他用户不会?
在《情感化设计》一书中,Don Norman探讨了三种不同层次的设计:本能、行为和反思。告诉了我们用户是如何在情感上与事物发生联系。
愉悦
“愉悦”是本能、行为和反思在情感化设计的交叉点(我们将进一步探讨)。至关重要的是,设计师要理解这些情感反应不是偶然的,它们可以通过以人为本的设计方法来培养和创造,提供持久和印象深刻的价值。
首先,在用户使用产品的过程中,必须让用户获得一些预期的价值。如果用户跟产品的第一次见面,就感受到了产品的价值,那么用户会更乐意去使用它,产品的留存就会高。所以产品设计一定要突出核心价值。
然后,在我们培养这些情感体验之前,必须满足一套先决条件,即产品的可用性和易用性。
最后,如果体验能引起积极的本能、行为和反思性的情绪反应,人们会喜欢这个产品并分享给其他人。
现在,我们将探讨这些层次的基本知识,以及它们如何应用于产品设计的例子。我们还将从认知科学的角度来构建这些层次。
情感化设计元素
情感化设计可以将功能性产品转化为难忘和持久的体验。
这通常表现为4个方面:
情感记忆链接-情感会不停地在我们的记忆中发酵,超出了产品的基本功能价值。我们会记得让我们有某种感觉的事情。
美观的可用性效果-美观增强了可用性,增加了用户学习和适应的意愿。
说服性情感(直觉)-情感使用户能够做出直觉和快速的决定。我们用认知来理解和解释我们的世界,但是我们的情绪会加快我们的决策。
所有权效应-用户将花更多的精力在其感到有主导权的地方,就像产品是他们自己的延伸。所以要让用户参与到产品中来,让用户可以一起建设产品。
在任何设计中,本能、行为和反思这三个不同的层面都是互相交织的。没有一种设计能完全独立于这三个层面之外。——诺曼,《情感化设计》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情感化设计的三个层面:本能、行为、反思。
一、本能情感设计
本能反应是由最初的感官体验触发的。正是这种第一印象决定了用户将要探索其他一切功能的心情和最初的框架。
MacBook Pro开箱强烈而积极的本能反应有以下好处:
- 他们为每个后续的交互创建了一个积极的环境。
- 如果最初的体验是非常积极的,那么用户更容易原谅错误。
- “一见钟情”将更易于引导用户分享产品。
本能设计包括用户的意识状态、产品的最初吸引力和用户的整体感受。
二、行为情感设计
行为反应是我们沉浸在产品体验中的感受。这就是我们如何对产品交互做出反应,继而从产品中获得价值,也就是常说的可用性。
从情感的角度来看,当交互是流畅的、熟悉的、符合预期的,那么用户就会从产品的可用性中获得快乐和满足。
行为设计包括可用性、产品功能、性能和使用效果。
捷豹气温控制系统强有力和积极的行为反应有以下好处:
- 它们让用户感受到一种控制感。
- 通过在用户的行为和预期价值之间建立直接的联系来培养信任和可靠性。
- 我们应鼓励重复的反应,因为人们更倾向于再次体验那种快乐。
三、反思情感设计
反思性的反应是用户沉浸在某种体验后的感受。用户会记住这个体验给他带来的感受,它决定了用户是再次体验,还是回避它。
强烈而积极的反思反应有以下好处:
- 他们鼓励用户与他人分享他们的体验。
- 通过使用延伸到产品本身之外的情境来唤起一种自豪感和认同感。
总的来说,反思性情感设计捕捉到了产品的意义、思想的影响、体验的分享以及文化的影响。
情感化设计技巧
为了创造愉悦的体验,设计师必须掌握情感化设计的技巧。以下是情感化设计技巧:
- 个性化和定制-个性化用户体验,让您的用户感受到主导权。允许用户将体验定制为自己的延伸
- 富有表现力的图像-使用用户可以与之产生共鸣的图片、插图和动画-视觉效果本身可以展示情感并帮助用户移情。
- 正面惊喜-通过让你的用户惊喜来引起正面的情绪反应。
- 人性化口吻-使用更人性化的口吻与用户交谈。通过对话表达情感、同理心和鼓励。
- 幽默-笑声和欢乐是非常强烈的积极情绪,可以减轻恐惧和不确定性,同时唤起一种快乐的感觉。
- 讲故事-有助于人们理解体验的历程,构建他们的互动框架,甚至在使用产品后也能回忆起他们的体验。
- 微交互-微妙的暗示使界面更加活跃和有趣,更能促进互动。
总结
本能的、行为的和反思性的情感设计创造了持久和愉快的产品体验。
情感化设计三层模型设计师必须了解情感设计是如何涵盖整个体验的,从最初发现产品到使用产品,再到产品使用后的思考。
仅仅用“一见钟情”来培养体验是不够的。这种爱必须是永久的、持久的和可分享的。
本篇文章偏理论,意在先树立情感化设计的意识和理论基础。我还会再写一篇文章,更加具象化的阐述如何进行情感化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