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产品经理发展趋势、从业挑战和破局之道
21世纪第二个十年已然过去,产品经理这个岗位在科技圈经历了从无到有,从起步到繁荣又进入回归理性的阶段。作为产品从业者,不少同行都习惯了满怀焦虑,并且随着近段时间消费互联网关停并转消息增多,很多人会觉得不需要那么多产品经理了,本篇仅以个人视角,管窥2020年产品经理发展趋势与挑战。
三个发展趋势
趋势一:增长与资本双重退潮。
2019年产品经理同行能普遍感受到的是消费互联网很久没有出爆款产品了,负责的业务增长停滞甚至负增长了。
我们看不到或接触不到的是,投资领域募资同样困难,资本更多投向消费领域或企业服务领域。这就给很多尚在烧钱的公司或业务带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业务增长不上去,也不赚钱,投资人也没兴趣接盘了。公司或组织为了断臂求生,自然会寻求关停并转,极端的情况,甚至账上有钱,先把所有人遣散,因为接下来已经没有意义。
某产品经理年初入职了当时拿到一波投资的某二手车公司,准备努力工作,正逢汽车行业退潮,正向的努力始终见不到业务达到预期,下半年企业战略调整,对业务关停并转和人员优化,这位朋友也被动选择跳到在线教育领域,悲剧的是,在线教育领域也在经历一样入不敷出的问题,VIPKID已经进行了优化,不知道这位产品经理及所在公司是否会被波及。
趋势二:C端成熟,B端方兴未艾。
消费互联网C端产品已经很久没有爆款产品出现了,前段时间在风口浪尖打下沉市场的趣头条和淘集集,并非如拼多多那般幸运,一个亏损扩大,一个已然被淘汰。
之前信誓旦旦立志做C端用户增长的产品经理,半年之内已经进入第四家公司,增长不动了,就要解决做增长的产品经理逐步成为趋势;在短视频领域孵化新产品的产品经理每天做着都没有底气的工作,开始寻找跳槽的好机会,伺机而动,C端产品经理少有表达工作顺利,对未来充满信心的。
B端产品经理也并非能一帆风顺。人人都在谈美国企业服务领域是中国未来企业服务对标的对象,人人看好B端。但只有做B端的产品经理,才能体会到从需求到产品到PMF到可售卖到批量售卖,周期长、市场教育成本高、交付难、回款难,这还都是有市场的前提下。
有朋友近期辞去产品高管职位,开始寻找新机会,主要原因在于原有医疗领域赛道被证明行业节奏慢,业务营收难起来,更谈不上利润,在创业公司虽然title比较亮眼,但不能造血没有现金牛,还是逃不开要看机会。现在其找工作首要标准是业务要有营收和利润。
趋势三:回归理性与商业价值。
商业的本质是满足需求并追求利润,这个道理在前些年泡沫期很多人都忘了,增长和故事高于利润一度盛行,如今正在科技行业正在回归理性和商业价值,对于追求商业价值的产品经理也是一种回馈。
去年工作选择上,有两个主要选择,一个薪资高,但业务需要0-1,并且也需要从头寻求资源和组建团队,做的事情也从来没有被验证过商业可行;一个能够延续职业经历,业务有一定基础也熟悉,企业文化也更加务实。
在理性与商业价值的趋势下,自然最终选择了后者,并且经过1年的验证,也从侧面验证前者并非好选择,有朋友选择了前者,由于入不敷出且企业文化不够包容,正在寻求新的工作机会。
三个从业挑战
挑战一:过往经验价值挑战。
社会需求和行业的快速变化,使得某些职业经验会快速过时。
产品经理圈内网红刘飞与唐韧年度总结最大区别是,刘飞更加理性客观看待与评估产品经理经验可复用性和随时间衰减的问题,而唐韧还处于打鸡血介绍自由职业的经历,但内容也基本限于有限的经历来回反复说,长期来看,前几年的经验能用多久,读者是否买单还是值得观察的。
圈内这两年会出现一些经验过时或水土不服的案例。
之前某租房平台在腾讯高薪引进了一位产品经理做产品总监,在腾讯做C端产品确实历练很多,风格非常“腾讯风”,追求极致用户体验。但到了这家公司做B端业务,却水土不服,追求用户体验,不如服务好小B,给小B带来流量和收益,仅靠界面的用户体验显然不足够。这位产品总监自然也没有能挨多久就被干掉了,这位产品经理对过去做C端成功的经验,形成了路径依赖,已经不能适应企业业务发展需求。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挑战二:潜在机会范围挑战。
刚毕业的产品同行可能会觉得A业务做不了换B业务做,但对于有些产品经验的从业者,会发现随着从业经验的拉长与对个人预期的提高,选择范围会逐步收窄。
面试机会多,不代表都能转化成offer,更别谈理想的“钱多活少离家近的offer”。行业的变化,之前的经验不一定能应用到新的社会需求,譬如C端炉火纯青,该做B端可能连面试机会都没有,更别提披荆斩棘将产品落地甚至成功。
刚毕业时,与某位从网易挖来的35岁产品经理做同事,汇报给当时只有27岁的的同事。这位同事自然是觉得不舒服,但设计师出身半路出家做产品经理,确实技不如人,消极怠工一阵,就灰溜溜的走了。
挑战三:坚持or改变的挑战。
环境在变,产品经理的阅历和自我预期也在变化,对于现实与预期不符时,是要坚持还是寻求改变,很多时候并不好权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