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80后,在乌干达干工地,生活在这里的夫妻,妻子地位很低下
我80后,在乌干达干工地,生活在这里的夫妻,妻子地位很低下

我是刘健,一位地道的山东人,我爱吃东北大锅炖,为了生活,我现在在乌干达干工程测量。
烈日之下,如果看见一个晒的皮肤漆黑,头发蓬松的男人,在公路上拿着电子水准仪走来走去,然后盯着仪器一直瞄的那个人就是我。
在乌干达待了8年,我对这里一切由陌生变得熟悉,在这里也让我目睹到了别的国家与中国的与众不同,我简直惊呆了。
大家都说在国外做工程师,待遇工资特别高,但是背后付出的努力和汗水只有我自己知道。
我出生于1987年,河南周口人,家里还有个妹妹,父母都是农民出身。
小时候家里很穷,爷爷奶奶有四个儿子,父亲是家中的长子,都说长兄为父,父亲从小就学会承担了很多责任。
都说每个孩子都是父母的心头肉,父亲也想把最好的留给我,但是农村人没什么手艺,只能靠种地生活,种地看天吃饭,辛辛苦苦一年也只勉强够一家生活。
想要生活能过得好一点怎么办呢?父亲就和村里的人一起去外地浙江工地打工。
我记得那时候父亲过年回家的模样,我至今都忘不了,胡子拉碴,面黄肌瘦的,以前有的小肚子也平了,全身上下瘦的只剩下骨头了。
我简直不敢相信站在我我面前的这个男人是我的父亲,但父亲总是温柔的走过来高高兴兴的喊着我和妹妹出来,掏出一堆我们没有见过的零食。
说道:“儿子,女儿,快来吃好吃的,爸爸在火车上坐了几天没舍得吃呢,留给你们的”。
那一瞬间我有种说不出来的感觉,我哽咽住了,我只希望自己赶快长大成人,帮父亲分担分担生活的担子。
母亲为了分担家庭负担,长期在油漆厂工作的原因,身体出现了毛病,得了严重的支气管炎,于是父亲留下了,再也没有出去打工了。
两年后,父亲开始和他的朋友们组建了工程队,一开始只是在方圆十里八村哪家要盖新房子,父亲就带着自己的队伍去。
那时候我一直以为父亲干的活挺好的,不出力,听着名头也挺响,可今天我才知道父亲受了多少委屈,也理解了父亲为什么非要我上学。
记得当时我父亲给一家人干活,干完之后人家一直拖欠着不给结工钱,还找各种理由诋毁我父亲的技术,大过年的人家门口蹲点才守住对方,掰扯了一天,才要回了两万块钱。
那时我上高一,我也明白了父亲为什么要让我通过读书改变命运。
出身农村,家里也没有资源,最公平的方式是什么呢?那就是高考,对,我要改变现状。
高中那段时间是真的充实,每天两点一线,我除了吃饭,睡觉,就是在学习。
疯狂的时候到什么程度呢,我每天早上会把午饭一起买了,中午为了节约时间,吃几个包子,就开始背英语单词了。
我真的很享受那段时光,也很感谢曾经付出努力的自己。
后来我以理科623的分数考上了当时一个211的学校,考上那一刻我如释重负了,一家人都很开心。
填志愿时,问了家里上大学的大哥大姐们,因为土木属于稳定学科,毕业也算好找工作,我当时就选择了这个专业。
离开熟悉的家乡,只身一人拖着行李出发了,对外面陌生的一切既期待也有点恐惧。
坐了几个小时的火车,在丹桂飘香、丰收的金秋九月,我怀揣梦想,满怀期待地踏入了大学校园,一段崭新的学习生活即将开始。
记得刚进校园那会,我拎着大包小包迷茫的走在校园里面,热心的学长帮我拿行李,还给我带路,让我感到很温暖。
为了积极融入集体,我参加了很多社团,还有担任学生会宣传部部长,在学校里我每天过得都很充实。
俗话说:“见字如见人”,为了练好字,我加入书法协会。
这也是为了以后在工作生活中给人留下好印象,因为如果一个人书写的很好,给人就有一种标新立异的感觉。
想减轻家里负担,我在大学里面还开始做起来小生意,那时候做菜鸟驿站,挣的够自己花了,有时候还能寄点钱回家。
为什么会做菜鸟驿站呢,当时是因为学校里面有很多快递,每天去拿快递都要排队等好久,我发现了商机,然后和朋友们商量合伙开起来了。
刚开始的时候我特别不好意思,尤其碰见老师同学什么的,靠着时间的锻炼,我由一个性格腼腆内心的男孩变得可以坦坦而谈了。
那时候早上我会每天六点去快递公司分部拉货,把快递拉到学校后大概是八点左右,聘了一个阿姨帮忙拿货,我就去上课了。
每个快递盈利大概在几毛左右,一天有两三千个快递,利润维持在1000左右,除去房租,工资,水电等,我们三个人平分一人两百左右。
对于在校的我,是一份非常不错的收入。
小生意做的红红火火,可能我年少轻狂吧,把文化课的重心丢了,导致我一路红灯,挂了好几科。
等我毕业季的时候,同学们都如期毕业了,我还在补考的路上,好不容易才拿到毕业证。
毕业之后我没有特别着急的找工作,那时候我听取了家里人的意见考公。
公务员的工资虽然不如大城市的白领,但工作稳定,离家近,对父母也有所照应。
缺点是公务员考试竞争非常激烈,几十上百人抢一个岗位也很正常,为了考上,我选择了全职备考。
2010年开始备考,两年之间我参加了2次国考,两次省考,还有4次事业单位考试,最终都已失败告终。
看着身边的同学都开始买房买车了,事业发展的也逐步稳定,而我还是一无所获,我开始陷入了焦虑,决定还是先工作了。
后来我进了一家中字头国企干技术员,虽然辛苦,但是工资待遇还算不错。
近些年我国对非洲援建了很多项目,因为援建非洲的项目特别多,我也被派到了非洲工作。
我被派往的国家叫乌干达,我在乌干达干的是工程测量,这里的生活条件很艰苦。
在这里的生活没有国内丰富,没有灯红酒绿的夜晚,也没有遍布各地的商场,每天除了上班就是下班,很少有其他的乐趣。
我刚来这边最大的乐趣就是去钓鱼,工作之余,我喜欢拿着鱼杆去河里钓鱼。
在这里生活虽然比较艰苦,但是单位伙食还比较好,我吃的白白胖胖的,工资待遇也还不错,一年有20~30万左右。
生活的第6年,我认识了一位乌干达的姑娘叫琳达,她是我的同事,也是我的女朋友。
刚开始认识她的时候,我非常的害羞内敛,好在她比较热情开放感染了我。
都说非洲人生下来自带音乐细胞,每当音乐响起的时候她都会不由自主的跳起来,还拉着我一起跳。
她还有一点特别之处就是她的肤色不像其他同事那么黑,是健康的小麦色。
正是因为她肤色和我们比较接近的原因,而且又是一个大方不做作的女孩子,我对她有了一点好感。
平时没事的时候约她喝喝咖啡,聊聊天,她也很尊重我,每次见我都不会放鸽子,特意打扮一下。
大概相处了两个月后,我买了一束玫瑰和她表白了,她接受了,大方承认对我也有好感。
国内很多人对非洲的印象是落后,脏,乱,懒,和琳达相处之后我改变这种看法。
在非洲女性大多数是很勤快的,家务事都是女人的事情,而且男尊女卑的现象在非洲特别严重。
琳达告诉我,这里的女性大多数是光头,裸露上身,因为她们地位很低下,没有钱买衣服,更别说剃头了。
女性一出生就没有任何人身权利了,父亲会把她们当做物品进行买卖,相差二三十也可以,只要钱给到位了。
而且在这里实行一夫多妻制,一个男人有四物膏老婆很正常,有的甚至几十个,男人和女人单独住。
家里有一张“值班表”,女人们按顺序去男人房间“值班”,长得漂亮机会就多一点。
而且这里的女人是不能穿裤子的,因为男人觉得穿裤子不吉利,有损家风,女人们婚后相夫教子不能上班,只能依附着男人生活。
女性相当于家中的奴隶,家中所有的重活累活都需要承担,没有任何反抗的机会,如果张飞死了,除非丈夫的兄弟同意改嫁,不然就过继给兄弟做老婆。
更离谱的是妻子之间还可以买卖互换,最低价格在500美元左右,如果一个女人嫁给只有一个老婆的男人,她们会觉得是自己不幸,这个男人没有本事。
她们会用鞭打来表示对一个人的爱,这里的女人很多人身上都有鞭打的痕迹,她们认为男人打的越狠多她们爱的越深。
听了琳达讲了这些,我很气愤,这要是在国内根本不可能,女孩子不应该是用来呵护疼爱的嘛。
琳达说她很幸运遇见了我,她每天下班后都会帮我打好饭菜,吃完之后给我洗碗。
我每次和她说不用这样的,在中国都是男人干活,中国男人都很心疼老婆的。
虽然我多次提醒她,可是她就是不听,说这些都是女人干的事情。
和琳达在一起的日子真的很开心,刚开始和她交流的时候,我的英语水平有限,简单会说几句,和琳达交流有时候会比手势,可能我俩比较心有灵犀,每次都能理解对方的意思。
当地的主食主要以西马,饭蕉为主,而且他们很多人信仰穆斯林教,是不吃猪肉的,琳达就是其中一位,我也很尊重她,和她在一起的时候我也不吃猪肉。
最近我在网络看见了一位伟大的母亲,被网友们亲切的称为“乌干达妈妈”,她在24年中孕育了44个孩子。
其中有5对双胞胎,4对3胞胎,6对4胞胎,因为巨大的经济压力,丈夫直接不见人影,跑路了。
这位伟大的母亲叫做玛丽亚,家住乌干达,从小就命运多坎,母亲生下她没多久就跑了,父亲在娶,继母对她非常不好。
十岁那年继母把自己其他的兄弟姐妹害死了,唯一留下了她,将她扔给奶奶抚养。
可是没想到的是,在她12岁那年,父亲强制把她以600美元卖给了一个中年男人,男人吃喝嫖赌,根本不管家里的任何事情。
婚后生下来几十个孩子,丈夫不管不问了,找不到人影,玛丽亚一个人含辛茹苦的照顾着几十个孩子,真可谓是一位英雄母亲。
得知我们工作的地方离她们不远,我和琳达一起去看望了她,这位伟大的母亲看到我们的到来真的很热情,温柔,还特地杀了鸡招待我们。
还记得我把我谈了乌干达女朋友的事情告诉了国内朋友,他们都非常的羡慕,问我是不是在那边很容易找对象,他们也打算来这边找对象。
目前让我困惑的事情就是,我的家里人并不是很乐意让我找一个外国的女朋友,说我以后如果和黑人生一个孩子,还要带回家,实在是太丢人了,怎么和列祖列宗交代。
回头想想,父母说的话也很有道理,如果我和琳达结果,两个国家在教育孩子,生活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别,而且未来我还打算回国发展。
虽然我很喜欢琳达,但是我舍不得远在国内的父母,只能说我和琳达有缘无份了。
另外我业余时间我也在坚持着做自媒体,主要是拍拍我的生活日常,现在在抖音上也积累了十几万粉丝,也算一个小博主了。
如果自媒体发展的好的话,我会考虑回国发展的,毕竟那是我从小长大的地方,那里有我的根,有我的家人。
父母现在年纪大了,我作为家里的长子,我也想留在他们身边多照应照应。
眼下我已经三十好几了,看着身边朋友结婚早的,孩子都上小学了,而我还没有成家立业,父母年年过年催着,我自己也很着急。
但是怎么说呢,一切都得顺其自然,该来的总会来,婚姻大事强求不来。
现在我最大的愿望就是父母身体健康,一两年之内我能够回国发展事业,给父母尽尽孝心。
经过乌干达工作之程,让我明白了,人生太短,岁月太长,对于生活不要有太多的奢求,平平淡淡就好,我们生长在中国真的很幸福,我们要感谢祖国母亲给我们带来美好的生活。
最后我也祝愿所有年轻人都能找到可以陪伴自己终生的灵魂伴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