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互联网营销(40余年风雨沉浮,PC行业的回顾与展望)

kevinyang
kevinyang 这家伙很懒,还没有设置简介...

0 人点赞了该文章 · 49 浏览

pc互联网营销(40余年风雨沉浮,PC行业的回顾与展望)

虽然IBMPC5150的Intel8088处理器只有477MHz,64KB内存,而且还是单色显示器,但配合微软开发的MS-DOS操作系统、文字处理和电子表格等软件,已然能对当时不少公司带来生产力提升。

40余年风雨沉浮,PC行业的回顾与展望

pc互联网营销(40余年风雨沉浮,PC行业的回顾与展望)

2023年5月20日,为大家提供了24年的IT行业服务的“太平洋电脑网”(PConline)正式启动品牌升级计划,以全新的“太平洋科技”向大家见面,致力于构建“垂直+平台化”的全方位科技媒体内容服务。回望“太平洋电脑网”这20余年的飞速发展,同样也是见证了国内个人电脑(PersonalComputer,PC)行业的蓬勃与变迁,从42年前第一台PC诞生,到现在中国10亿网民,PC的发展同样是改变国内很多人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即使在现在手机如此流行的今天,很多人依然是用电脑的时间更长。今天这篇带大家回首下PC行业的繁荣兴衰,抛砖引玉探讨下PC的未来路在何方。

说道人类的历史第一台通用计算机——“ENIAC”,已是1946年的产物,诞生于宾夕法尼亚大学,占地170平方米,重达30吨,在当时为二战的炮弹研究应运而生。而直到35年(1981)后,全球第一台个人计算机——IBMPC5150才正式推出,“个人电脑”(PC)这一术语,也正式确定下来。虽然IBMPC5150的Intel8088处理器只有4.77MHz,64KB内存,而且还是单色显示器,但配合微软开发的MS-DOS操作系统、文字处理和电子表格等软件,已然能对当时不少公司带来生产力提升。随着后续更高性能的IBMPC推出,使个人电脑开始流行于商务市场。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但这时的PC依然动辄二三十斤,带出去就像个“手提箱”,所以“手提电脑”这词自然流传开来。直到1985年,日本东芝生产的T1100正式问世,它采用现代笔记本电脑的翻盖式设计,整机重量2.9kg,已经可以放进背包。东芝T1100的出现意味着真正意义上的笔记本电脑正式诞生,虽然性能有些不足,但开创了PC的一个全新形态,并开始吸引更多一线厂商加入笔记本的市场。

↑图片来源于网络

而时间再拉进到PConline成立的1999年,大家都称作是“电子商务元年”,因为那年阿里巴巴B2B成立、马云带着国内企业做黄页走出国门;同年成立的还有当当、携程、51job、易趣等等,并且那时搜狐网、新浪网、OICQ等都已初见雏形,中国的PC互联网阶段已然拉开大幕。网吧开始如雨后春笋般冒出,个人电脑开始走进千家万户,笔记本电脑也开始进入一个全新的加速发展时期。

比如英特尔在2003年推出的“迅驰”无线移动计算技术,宣称其可以兼顾“高性能、长电池寿命、无缝的无线连接以及时尚创新的轻薄外形”四大要求,正式引领“迅驰本”时代,也是当年被市场吹捧的“上网本”热潮,毕竟大家对于笔记本电脑的印象更加强调轻薄便携,易于办公。因此“迅驰本”在当年被认为是笔记本电脑市场的行业标准,同时让无线上网成为人们现代化的生活方式,让笔记本开始演变成“轻薄本”与“游戏本”的区别局面。

而游戏本也在华硕ROG的带领下,在2006年推出首款旗舰产品ROGG1/G2,终结了笔记本电脑无法畅玩3A游戏大作的历史。而2年后,乔布斯从信封中取出了当时世界上最轻薄的笔记本电脑——MacBookAir,更是将笔记本的工业设计水准提升一个台阶。

台式机方面,那个10年,相信是不少DIY玩家怀念的时光,没有挤牙膏,也没有挖矿潮,英特尔和AMD轮番斗法,AMD与NVIDIA的红绿大战也未曾休止。每当出现一个新品,大家都会想尽心思去折腾来去提升性能,比如那时同样一款AMDFX-8320E处理器超个全核4.5GHz玩游戏,GTA5的游戏平均帧率就能从60提升到80,涨幅比例可达30%。Intel的酷睿2处理器还能同样魔改触点,让家用主板使用上针脚不一样的服务器CPU,或是解锁CPU的超频限制,获取更高的性能提升。然而后面随着AMD的低谷期到来逐渐也造就了英特尔的长期挤牙膏,不仅每年新品性能提升幅度小,且“刀法精准”,玩家再也难通过折腾获取足够的性能增益,DIY也逐渐开始成为小众玩家自营地。但对于普通百姓来说,买电脑装机还是只能去电脑城等线下卖场,任由卖场销售推荐/宰割。

与此同时,PC也开始针对消费者的应用场景,诞生更多形态的产品。比如说电脑一体机,将主机和显示器结合,并整合摄像头、无线网线、音箱、蓝牙、耳麦于一体,比台式机简约,又比笔记本使用舒适,直到今天也依然是很多企业用作员工办公机的首选。而那时开始崭露头角的掌上电脑则没有这么幸运了,虽然能为用户带来极致的便携性,但终究是被手机和平板取代。

而被手机和平板取代的更是大家的以往用PC工作和娱乐方式,2010年起,随着3G移动网络,智能手机,平板的出现,我们迎来了互联网的第二个阶段:移动互联网。此时,内容的载体已逐渐从网站升级为APP,大家逐渐习惯用手机去完成工作和生活方面的事情,开始觉得不必要就不开电脑。同时,自媒体行业蓬勃爆发,信息传播量爆炸,京东天猫等电商发展也让PC行业价格变得透明,PC市场的销售也更加正规起来。电脑硬件也进入了平淡期,玩家们饱受厂商“不思进取”之苦。

直到2017年,AMD卧薪尝胆推出Ryzen7系列处理器,再度杀回高性能处理器市场,让英特尔措手不及。英伟达的老黄,也为游戏玩家带来了“核弹”TITANV,再度拉伸显卡性能的天花板。加上内存,SSD固态硬盘降价和普及,让很多人的电脑性能配置升级了不少。但好景不长,随着电脑硬件各种无厘头的涨价,以及矿潮来袭,让众多玩家和普通消费者都打消了更新换代的想法,叠加4G手机/平板行业的热浪,PC行业再次进入寒冬。

2020年,始料未及的新冠席卷,学生网课和居家办公的需求让萎靡已久的PC市场开始回暖,市场出货量迎来反弹。美国国际数据公司(IDC)披露2020年,全球PC出货量达到3亿台,相比2019年增长了13.1%。虽然疫情三年期间,电脑硬件不乏新品频出,但这也是矿潮最火爆的3年,要不是还有《PUBG》《赛博朋克2077》这样的热门游戏大作,可能很多人都还用着2018年的配置,可是这魔幻的市场已经让显卡贩子赚得盆满钵满。所以说玩家毕竟是少数,更多人购买PC主要是为了学习和办公,这自然也开始引领PC厂商们对于“移动办公”需求的思考。

尤其是以华为、小米为首的手机厂商,入局笔记本市场后,将做手机的经验代入,开始追求细分市场的用户体验。比如华为Matebook系列笔记本,以“两根手指就能轻松夹起”的极致轻薄设计和以“多屏协同”为关键的多设备无缝衔接体验,开启实现“轻薄化”与“智慧化”的双重进化,从而实现国内笔记本电脑市场份额第二的佳绩。可是笔记本不像口罩是快消品,经过疫情导致的短暂爆发期后,加上全球经济低迷,PC市场再度陷入萎缩——2022年全球出货量下降16%,尤其是第四季度,更是下降29%,且行业预估这样的艰难环境预计将持续到2024年下半年。

当然PC厂家们也不会坐以待毙,都会联合零售商通过大幅折扣活动刺激消费者支出,尽管略有成效,但都不足以带动销量大幅增加。于是厂商也是想尽法子吸引用户,首先就是推出高性价比产品,如小米推出的新一代RedmiBook14,采用上一代标压12代酷睿H45处理器与现在主流13代酷睿笔记本错位竞争,性能稍逊一点但成本降低不少,配合高素质屏和高规格存储空间,售价仅3699元起,确实诚意十足。

pc互联网营销(40余年风雨沉浮,PC行业的回顾与展望)

其次继续深耕细分领域用户,为不同画像的用户打造针对性强的产品,比如把高性能的酷睿i9处理器和RTX显卡塞进轻薄本,让轻薄本再也没有性能焦虑;还有二合一笔记本,平时是平板形态,便携易于展示,需要办公时接上键盘,提升打字效率;还有近期接二连三有厂家推出的NUC迷你主机,机身只有巴掌大,得益于处理器性能和散热效果的提升也能有不错的办公性能,放在家中非常省地。

对于游戏玩家来说,近期推出的RTX40系游戏本确实提升明显,尤其搭配13代H55酷睿和Zen4架构的7000系锐龙,DLSS3一开,确实游戏帧数能提升不少。并且也是因为新一代显卡和处理器能效比提升,发热量降低,更是能使得游戏本的使用体验有所进步。但也有一部分玩家会去选择游戏掌机,这里不是说索尼PSP、Switch之类,而是配备了PC端处理器,运行Windows系统玩端游的PC掌机,比如目前热门的SteamDeck、OnexPlayer、AYANEO等品牌,分别都搭载了AMD提供的APU,在户外也能拿着玩《艾尔登法环》《赛博朋克2077》这样的3A大作。但玩家对此体验褒贬不一,先不说本身Steam的软件服务在这小机器上不好折腾,小屏的观感和羸弱的续航更是与台式机/游戏本的体验相差巨大,虽然说确实能解决随时随地玩3A的问题,但也终究还是小众玩家的玩具。不过据悉AMD已为掌上PC游戏机打造出了旗舰级高性能处理器锐龙Z1Extreme,并由下月13日发布的ROG掌机首发,ROG称已与AMD、微软及游戏开发商达成密切合作,搭载完善且高兼容的Windows11系统,可支持Steam、EpicGames、Xbox、GOGGalaxy2.0等等主流游戏平台,并且也能通过如腾讯手游助手来实现畅玩部分安卓手游,确实非常让人期待,但考虑到ROG的定价,emmm还是买台游戏本吧……

在“后疫情时代”,PC厂商没有等来“消费复苏”,面对难以增长的存量市场,确实需要花比以前更多的心思和精力。回望PConline成立这20多年,也覆盖了个人PC行业在国内快速发展的20年,起起落落,风雨沉浮,硬件性能早已天翻地覆,但似乎产品的主流形态依然还是原地踏步,并没有像现在的智能手机和当年的大哥大差别那么大。

但我们相信随着软硬件技术的发展,消费级PC更呈小型化、多样化,多场景的趋势发展,不再是冰冷的机箱,而是各种各样的形态和功能,可以满足不同用户的娱乐、办公、学习等需求。比如在2019年时,联想就已宣布推出折叠屏电脑,让笔记本能兼顾大屏显示与便携,虽然技术不成熟,但展开时如看书般的优雅,相信每个商务人士都难以拒绝。而随着面板技术的进步和折叠铰链的成熟,近期推出的华硕灵耀XFold、联想ThinkPadX1Fold2022等依然已具备一定实用能力,不过与折叠屏手机一样,产品成本、软件适配、设计寿命等问题仍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依然期待未来的笔记本能兼顾便携性和大屏化。

所以更加成熟的二合一笔记本将可能是当下更好的解决方案,我们在2022年已发现不少厂商又开始推出二合一平板电脑,如微软SurfacePro9、XiaomiBook12.4英寸二合一、华硕无畏二合一OLED触屏笔记本、ROG幻X、华为MateBookE等,其中大部分不仅有配套键盘,甚至还有专属手写笔。虽然以前的二合一电脑受限于体积导致性能羸弱,加上Windows系统对触摸优化不足,让大家都觉得这类笔记本只能用来看看剧或轻办公。但现在酷睿处理器性能的大幅提升,以及Windows11操作系统针对触控操作的优化改进和增加对安卓应用的支持,让用户能享受轻巧便携的同时,也能游刃有余地应付现如今的工作强度。甚至新款的ROG幻X2023,在这1.2kg/12.9mm的机身塞进了13代酷睿i9和RTX4060,已然能吊打市面绝大多数台式机,再次为大家证明这惊人的硬件堆叠能力,也让我们看到了未来轻薄笔记本的性能希望。

之前一直在争论的“云”电脑,也同样是期望满足客户端高性能的计算需求。“云电脑”的计算、存储都在云端,支持无限扩容,用户无需购买昂贵的工作站电脑,也不需要付出相应的空间压力,仅需付出一定服务费,即可随时享受到企业级的高能算力。但这也面临的最大问题:网络带宽和稳定性,根据我国工信部统计,目前我国千兆宽带用户占比达到15.6%,虽然发展迅速,但还不算普及。且云服务的使用成本和设置难度对于普通家庭来说确实不合适,所以这“云电脑取代普通PC”的愿景还只能在部分企业才能有。

软件的发展推动硬件的进步(如热门游戏推动显卡大卖),硬件的提升也为软件的迭代提供基础。就如上文所说,手机厂商的“搅局”,为笔记本市场带来更多创新。不仅有高性价比的打法,还有基于软硬件协同和底层创新,对现有架构和体系实现升级,通过“万物互联”等功能,做到比较便捷的手机、平板与PC之间的协同体验;同时在办公场景多元化的时代里,除了传统性能配置的注重,也洞悉了消费者办公场景的使用痛点,尤其是使用移动PC重度办公的商务人士,这点华为的MateBook系列确实是个标杆,如智慧会议、超级中转站、超级终端以及智慧语音等功能,带来软硬一体的智慧化办公新体验,让用户办公更舒服,这点确实值得其他PC厂商去学习和完善。

提到软件也不得不说下AI,其实“AI算力”也是近几年才开始在PC处理器领域有存在感:自11代酷睿系列开始,Intel的移动和台式CPU,以及它们内置的核显也全都加入了AI加速指令集,也正是从那个时候开始,诸如“AI麦克风降噪”、“AI摄像头识别”、“AI视频超分”之类的功能,开始大量出现在PC上。而今年的AMD锐龙7000系移动版处理器才开始有原生AI加速计算的能力。如果用在AI生产力,显卡的作用则大得多,如近期爆火的AI绘画,就是玩家利用显卡的算力通过stablediffusion等引擎来训练出AI人物形象或者设计物品,经过太平洋科技的评测,确认RTX40系列显卡AI算力较前代有不少长进,并且功耗优越。软件层面则需要依靠微软进行推动,有消息称大概率将会在Windows12中,开始推广基于AI的交互体验、智慧响应,以及性能调度功能,但考虑现在Win11都不算普及,就当微软在画饼吧。

另外对于ChatGPT热潮,目前大家对其的定义还是聊天机器人,虽然说GPT-4、文心一言等AI模型可以自动完成文本生成、翻译、摘要、问答等任务,并且称将接入Office、Adobe等套件提高办公效率,但实际上操作依然还是有很多进步空间和隐私问题。当然我们非常期待未来它将作为一个数字化工具来快速帮助用户实现内容输出,高效检索,辅助创意等工作,甚至能成为智能助手的场景,比如说几句话就能帮做出一套精美的PPT,绘制数张精美海报,制定全套完整策划……然后我就可以下岗了:)

可以看到,在这“PC硬件性能有点过剩”的2023年,人们的换机欲望确实已越来越低,可能未来单纯靠堆硬件配置来换取消费者的青睐,已不再是厂商们破局的上策。不过现在对于消费者来说,矿潮结束,国产硬件崛起,PC价格确实也有点香了!

或许之后厂商不仅需要注重“卷”硬件,更会去注重“用户体验”,打造出更多类似于“智慧办公”“万物互联”“AI助手”等软硬结合的优化,又或许能迎来折叠屏技术的新突破,让PC、平板和智能手机的边界逐渐消失。届时PC将不再是纯粹的生产力工具,更是高效的随身助理,帮我做好工作娱乐甚至生活。

我还期待,用一台100%国产硬件组装的个人PC,打着一流国产3A游戏的那天。

pc互联网营销(40余年风雨沉浮,PC行业的回顾与展望)

发布于 2023-06-30 14:17

免责声明:

本文由 kevinyang 原创或收集发布于 火鲤鱼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可联系本站删除。

火鲤鱼 © 2024 专注小微企业服务 冀ICP备09002609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