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找工作一定要尽量远离“家庭式”作坊?
前不久看到一位网友的分享,她在一家由老板和老板娘共同掌控的“家庭式”小公司上班。
老板和老板娘有一次吵架,作为公司财务的她,竟然被问,老板和老板娘分开干,她要跟着谁?
这个问题堪比“你是喜欢爸爸多一点,还是妈妈多一点?”让人难以招架,没办法两全其美地回应。
在这种形式不是家庭,但“核”是家庭的小作坊公司工作,很容易遇到这种“分家”式问题。
作为职场人,还是尽量避免进入“家庭式”作坊,一言不合就“分家”,三观不合就“吵架”,劳心劳力,最后还吃力不讨好。
01 新人容错空间小 信任难建易崩塌
小樊毕业后在朋友的介绍下,进入了一家小的家族企业。
入职后,他发现从事的工作内容和专业并不对口,反而成了“杂务班”班长,不仅干人事,还要干后勤,还要搞财务。
因为事情众多,自己又没有相关的工作经验,导致出了几次错。小樊很快就受到了老板的嫌弃,觉得她能力不行,最终在老板的质疑之下,她辞职了。
好的公司,对新员工都会有一定的容错率,而“家庭式”企业,对新加入员工往往都比较苛刻,越是小的公司,对新人的容错率也会越低。
一些大企业,有制度流程作为管控手段,新人只要按照规定的流程和工作步骤做事,出错率就会低。相比之下,小的公司,对新员工则显得苛刻和严格。
工作出现一丝纰漏,作为掌控大权的老板或老板娘,就会对你“刮目相看”。
02 核心岗位越疏远 晋升机会越难取
几年前,我曾在一家“家庭式”小公司工作。当时应聘的是财务核算岗,但入职之后,我并没有做与钱打交道的工作,而是做起了行政。
老板美名其曰,让我从办公室这块干起,能尽快熟悉公司各个部门的人员,也能帮我和各个部门的同事处好关系。
还说后续等我适应得差不多了,再把我安排到财务部门。
但当我在行政岗,待了大半年后,去找老板谈转岗。老板给我的回复却是:你干行政干得不错,不如继续干这个得了。
听到老板这样回应,当天我就提交了辞呈。
对于这种小公司,特别是家庭式企业,很多关键岗位暗地里打着“不流外人肥”的标签。核心岗位都会优先安插自己的亲戚,避免外来人接管,即使你再有能力,很多公司仍然把你放在核心圈之外。
接触不到核心工作,难以进入到核心圈,升职的机会更是渺茫。
03 多线汇报处境糟 内斗易为替罪羊
王华在一家小公司上班,老板特别器重他,私下也经常和他说起决策层的一些事,还让他帮忙出出主意。
老板是有意培养王华,对他来说看起来是好事一桩,但他却高兴不起来。
因为每次他和老板汇报完工作,过后老板娘又会找到他,让他做工作总结和汇报。
这让他产生了一个大的疑惑:到底自己所做的工作,真正汇报的对象是谁?这家公司真正拍板做决定的又是谁?
一旦出现这样的问题,说明这家公司的控制和掌控权不明确,这样的公司产生内斗的可能性会大,内斗滋生,往往受到牵连的便是职场新人们,稍不注意就容易让自己成为内斗的牺牲品,背锅侠,接盘人。
很多家族企业发展很好,成为规模化发展的大公司后,也有了公开透明的人才晋升机制、健全的内部机制。但很多小的“家庭式”企业,却始终在上演着权利的游戏。
遇到这类企业的时候,多留心,从源头上杜绝自己入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