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卑的你,应该怎么自救?
来源|Hiphop村
生活中有很多人经历过被自卑心理困扰的时期。
例如,明明自己工作表现很出色,却不敢说出来,让领导意识到自己的实力。
想要与他人交往,却因为担心不被喜欢而不敢主动打招呼
生活中总是唯唯诺诺,不敢表达自己的观点。
这些人们认为再正常不过的场景,对于自卑的人来说,但却是一种折磨。
什么样才是自卑?
让我们先来看一个故事。
某公司举行团建活动,老板希望听取大家的意见。
销售总监王坤建议去海边,认为这样可以更放松。
行政总监张梅建议去山区,让大家逃离城市的钢筋水泥,体验大自然,舒缓身心。
然而,王坤立刻质问张梅,问她山区有什么好玩的。
他认为作为销售人员,每天都在与大自然打交道,而行政部的人只是整天坐在办公室,才有闲情雅致去山区体验自然。
王坤的话让张梅无言以对,她压抑着内心的委屈。
低声表示,没关系,去海边也挺好,山区确实没什么好玩的。
也许你也遇到过类似王坤这样的人,他们傲慢自大,霸道凌人,以自我为中心,不接受不同的意见,坚持自己总是对的。
这种心态常常让人感到很不舒服。
而张梅则是典型的谨小慎微,唯唯诺诺,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害怕得罪他人。
她总是给人一种老好人的印象,对别人说什么都行,只怕不小心得罪了别人。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他们只是表面上展现出的两种极端。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两种人其实都是缺乏自信心的人,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自卑。
自负和自卑是自卑状态的两种表现,是一面两角。
自卑的两种表现
自负和自卑是相反而共生的,两种心理状态背后藏着真实的你。
(1)自卑状态
一种是谨小慎微、唯唯诺诺、低声下气等等,这是我们通常想到的自卑表现。
就像上面故事中的张梅一样,用妥协和迎合的办法告诉对方,我听你的,我不跟你对抗,不给你制造麻烦,你喜欢我。
(2)自负状态
另一种是通过过度夸张和强调来掩饰自己内心的自卑,也就是自负或自大。
自负的人通过展现自己的强势,强调自己的能力,明确告诉别人自己很厉害,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和重视。
但这些自负的表现实际上掩盖了内心的脆弱和自卑。
为什么会这样呢?
自卑的人之所以有自负的表现,是因为他们不愿意承认或者不敢面对自己的自卑,不愿意看到自己内心的脆弱。
所以他们通过外在的强势来掩饰这种脆弱。
例如,王坤在故事中强调自己的业绩,让别人不敢轻视他,不敢忽视他的意见。
自负和自卑虽然看起来是两种极端的心理状态,实际上是一种心理状态的两种极端表现,是一体两面。
这两种心理的底层逻辑是一样的,都是担心别人不喜欢自己,希望能引起别人的重视,得到大家的认可,只是他们在达到这个目的的时候所用的方法不一样。
如何聪明的利用自卑?
那么,我们该如何聪明地利用自卑呢?
为什么会有自卑呢?自卑不一定是坏事吗?
我们可以从心理学的角度给出一些建议。
首先,要接纳自己的自卑心态,不要把它视为魔鬼,不要抗拒它。
如果意识到自己有自卑心态,不要自责或抱怨自己,这只会让自卑更加严重。
取而代之的是,深呼吸,允许自己有自卑感。
同时,告诉自己自卑是每个人心理的一部分,重要的是确定自己的目标,跟随这个目标去行动,从而没有时间和自卑心态纠缠。
其次,要拥抱自己内心的小孩。
每个人心中都住着一个内在的小孩,他们经历了童年的创伤,未曾被安抚好,导致内心有一种不够好的感觉。
通过想象和接纳这个内在的小孩,给予他安抚和鼓励,可以帮助我们改善自卑心态。
最后,制定计划并进行反复训练,通过成就来培养自信心。
自卑的人需要建立在有实际成绩基础上的自信。
将一个大的目标分解为可以快速完成的小任务,每天完成一项,逐渐累积成就感。
当你看到自己取得的进步时,自信就会自然而然地产生。
总结
自负和自卑是自卑状态的两种极端表现,背后都是内心对自己的不认可。
我们可以聪明地利用自卑心态,将其转化为成长的动力。
接纳自卑,拥抱内心的小孩,并通过制定计划和成就来培养自信心,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和自信。